83
在头条上有时会推荐一些交易方面的文章,视屏。有一天,我看到一个年轻女生,打扮的漂漂亮亮的来到一家公司的交易室。在一个摆着四个屏幕的办公桌前坐下做交易,一边对着镜头介绍交易员的生活。手指点几下,笑着欢呼:牛逼,我赚了两个点。一会儿又到旁边座位上和另一个做交易女生闲聊,嗨,你今天做了几笔,有的赚吗?那女生抱怨:不好做啊。 这情景像极了两个没复就去参加考试的学生。
感觉好轻佻。交易成了闲极无聊找刺激的消遣。
还有的博主,一脸苦大仇深的面对镜头,严肃的告诫观众自己做交易有多不容易,这里水多深,做了好多年除了满身伤痕一无所获。仿佛男版祥林嫂。痛苦往事成了菜鸟面前的资历,自己成了资深业内,拿着自己的所见所得告知后人,别玩儿,我是为你好。并以劝退他人为己任。成了一枚市场里的意见领袖。这种人算不得一个真正的交易者,因为他们只是埋怨不会去解决问题,没有实战成绩,只是停留在某一个阶段,靠着自己对市场的一点点个人浅薄见解和旁人打嘴皮官司。争来辩去的就是不动手,不敢动手。
要么轻浮,要么偏见,两种极端,就是不会理性严肃的去看待交易这件事。
交易和现实中的其他技艺没什么两样。只是更多的面对人性,更严厉的磨砺自己。都得用理性去解决前进中的各种问题。都必须落实到实干上。哗众取宠,各种非理性情绪化都不正常。分析,总结,实战,都是很严谨的环环相扣。
在初期术的层面,把一套战术运用的熟能生巧并反复执行,在战术风控上精益求精。
在后期更深的层面上,去平衡好自己,控制好节奏,防范失控,永离风险。这才是真正的上路了。
小时候看电影《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
这儿可以借用一下里面的场景阐述一下我自己的交易理念变迁历程
1开始发现了市场,宛若一个装满财宝的山洞。洞口写着规则:不得借助任何工具作弊,必须用自己的双手去拿,想拿多少拿多少。
2在门外徘徊,看到理念闪烁着财宝的金光更多的是白骨累累,惨叫连连,进去捞宝的人基本没人出来过。心里矛盾不敢进去。
3慢慢的发现了一些规律技巧,并大胆的跨门而去。并开始凭借着技巧从洞中不断的把财宝往外拿。
4随着力气越来越大,往外搬的财宝也越来越多,我发现山洞里的宝贝也越来越好。直到某一天满心欢喜的带着宝贝往出走的时候却发现大门在缓缓关闭,只剩下一人宽的缝隙了,于是赶紧把手里东西扔掉飞快逃出去,捡了一条命。
5至此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就算拿到里面再好的东西,如果人出不来,不能全身而退被关在洞里,饿死了,一切毫无意义。
6可是比较去过洞中,见识了财宝真实的存在,不去拿不甘心呀。怎么样既能拿到财宝又保证自身安全呢?于是我想了个办法,坐在门口,手往里够着往外扒拉。
7慢慢的又发现,越好的东西越在理念,靠近门口的不值钱。于是探身往里尽量手伸长。直到有一天,大门忽然关闭,手里抓着东西来不及撤退,被夹断在里面了。好在人在门外总算命保住了。
8经过此事,彻底明白了。相对于寻宝,保护好自身才最重要。于是门在搭一凉棚,放上一把躺椅,一个茶几。再也不往珠光宝气里的山洞里张望,干脆就断了跨门而入进去捞财宝的念想。就躺着椅子上乘凉摇蒲扇。就捡一捡洞口偶然涌出来的几两碎银子。聚沙成塔,年底还是有一些的。够过日子的了。关键是这样人逍遥自在,再也不会为了进去捞财宝而被关在里面了。永绝后患。
时常有胆子大的络绎不绝的进去捞财宝。看着在门口摇扇子纳凉的我不解的问道:里面这么多好东西,你干嘛不进去拿?这人真傻!
哈哈,傻。也是一种生存智慧嘛。眼光不同,追求不同。
你说洞里有没有财宝,那肯定是有。没看到时常有人满心欢喜的拿东西出来嘛。问题在于你能拿多久?能否活着出来?
财是生存之本,人人都需要。君子爱财,轻取而不贪,知足而长乐。久而久之,自己有自信,别人也认可。创造价值,利他共赢。
贪心无度者必被无限放大的欲求之火煎熬,惶惶不可终日,说不定哪天就被关在洞里,奔来忙去,虚幻一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