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打卡上班了兄,今天更新俩篇呗~
0
早
0
有情怀不一定能做得好期货股票,但没情怀完全冲着钱去也甚无意思
1
57
公司业务不好不坏,盘面上有几个票,活跃度也不高,现在的重点就是怎么拉人进来。
业务部讨论分红模式,其实就是一级一级的利润分配,再往上返利。
f总率先提出反对意见,他一看就明白其中的风险,这是碰了红线的,返利超过三级就是违法,追究起来是要进去的。
他首先提出,你们搞,我不参与不签字,和我没关系。c总也说了不签字。那既然这样,我也不签字。这样一来整个风控就通不过。一个项目,风控部不点头基本就作废了。业务部立马联系软件服务商更改,只返利两级。一天晚上,风控部所有的人开会,大家都不发言。基本没人愿意承担这个风险。有命挣没命花,不值当。
f总对于这个项目基本就不参与,平时就待在小办公室抽烟,我隔着玻璃可以看到他,有时候下午坐哪儿睡着了。
中午天气热,吃完饭大家吹着空调休息。我下楼散步。围绕着绿化带挑有树荫的地方走。锻炼身体,继续力量。老是坐那里瞧着一堆琐碎事儿心情郁闷。我顶着太阳走,让身体出汗。让积攒的负面情绪随着汗液出来。坐着工作,思考各种问题,产生多少垃圾积压各种情绪,假如图舒服吹空调,等于往体内压,不舒畅。
走了半小时,累了就坐凉亭里休息比在上面吹空调舒服多了。想今后该怎么办。想交易上还能怎么去完善。
一天下班,我和y一起等电梯。y和我说c总让我别做交易了,太难了。我一听就懂了,一定是他最近做的不顺了。我和他可不一样,想法不同,信念不同。
我坚持下去是基于认定这里可以长期驻守,稳定获利的信念。
而c总却多次和我说这里根本不可能稳定的获利,做期货稳定盈利是个伪命题。
既然抱着这样的认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大多数人重仓短线捞一把就撤退的交易模式了。要么大赚要么大亏,惶惶不可终日。
为此我没有兴致去争辩。只坚持自己的信念,做出成绩。对于理念不合的这个市场主流思想,曾经我也很郁闷,因为没有人理解,甚至觉得我傻。在别人眼里看起来,我这样根本就不能算做期货,如此的小心翼翼,谨小慎微。
重仓出击,把握机会,快意恩仇,快速翻倍。这才是期货人该有的样子。
见识多了,我也一度怀疑自身的价值。我这样有意义吗?时常在上下班的路上边走边思考。我这样,无疑就是期货市场的异类。稳定?这里的人不需要稳定,只需要神话故事,只谈暴利。期货就是创造神话的地方。
这样的想法才是期货市场的大势,难道是我
逆势了吗?我这样轻仓中线的模式同行轻视,这么少的盈利塞牙缝都不够,还不如存银行。对于期货公司也没有价值,因为我手续费少的可怜。机构更是喜欢炒单做短线。重仓频繁做,拿手续费返佣。
自己就算稳定的盈利了又怎样?感受不到自身价值,更没有社会价值。
也有人说,做期货就做期货,赚钱就是,想那么多干嘛?还扯上价值观了,有病吧?
我这么想也不是一时头脑发热或者被雷劈了,也是有个积累过程。
小学时候正处于八十年代,学校里教育五讲四美三热爱,社会上大家学雷锋,整个环境都是很理想主义,这个就从小深入骨髓了。
为人一世草木一秋,发光发热,惠及他人,总要做出一番事业。
再一个,父亲从事文艺工作搞音乐,艺术就是给别人带来美感,自身发现美创造美,进而传播美,感染他人点缀社会。由此产生价值,也是强调一个价值输出。
后来接触交易,埋头赚钱却屡次深受打击,除了技术,理念方面的完善,我隐约感觉做交易假如不根除贪婪之心,就永远走不出心惊胆战,最终亏损的死循环。
于是在当时也采取了一些方法去克制自己的贪念。比如发了工资全数上交给老婆,反正自己也不买什么,自己手里不留钱,做交易不为赚钱,只是单纯的做一件事。那会儿做的顺利,每年底把当年盈利的钱交给老婆的时候,我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为家庭尽责做贡献。
自从那次摔筷子吵架之后,我对曾经骄傲的价值观产生了怀疑。对某个人,对一个家有价值?对方不是出于理解,而是因为我赚到了钱,这不是我想要的价值。
那么自身价值体现在哪里呢?c总也说了资管市场的一些现状,我以前也是想着去机构。但是后来发现大多数机构都是抱着重仓短线,炒单赚手续费返佣的套路。和我的想法完全两回事。
我现在只需要大资金合作就能打开一番天地。那么我所做的和机构其实是一回事。
那么我就意识到该从一个纯技术人员研究技术向市场人员去转变。把眼光投向整个资管市场,这块三万亿规模的大蛋糕。
市场很大,客户群体很多,应该并不是所有资金都要寻求暴利的。
一定有和自己理念一致的资金在等着我。哪怕一百个人中只有一个。专注寻找属于自己的客户群体。
经过这么多年交易,自认为理念达到了一定的深度,逐步破解了市场迷雾,并有信心有能力一直走下去。要做更大的事情,产生更大的价值。在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上同步取得丰收。
我问y:你现在还有理想吗?
y说:除了还房贷和车贷,没有任何想法。
我说:我有,我要在交易这个领域做一番事情。你会看到我是怎么做的。
有一点我坚信,做交易没有理念支撑的交易模型持续不了。做事情,在有了价值观的指导之下可以披荆斩棘,永不言败。
既然目前期货市场的主流理念是高风险高收益捞一把就跑,重仓短线炒单子为主要手法。那我就做好自己,开辟一个新的市场。吸引1%理念,价值观一致的资金合作。共同打造一个持久不败业绩长红的常青树。以稳健的风格独树一帜,成为一个新的市场标杆。
0
阶段性过程中的状态,不要大惊小怪
0
留名。慢慢看。
1
0
不是吧?真离了?气话喂,夫妻本是同林鸟,为了孩子,人活着就为尽一份责任,没有责任了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1
56
在我为自己的点滴进步而欣慰时,另外的打击接踵而至。
一天吃晚饭时,老婆问最近怎么样,不想瞒她,就实话实说,今年又亏了30%。她气的怒目圆睁,大声呵斥:年初你不是说今年没问题的吗,最近你不是说盈利了20%吗?!接下来一堆埋怨的话来了。我睁大双眼看着她嘴皮子上下翻动,她一气之下把筷子摔桌上,筷子都断了。
我哑口无言,十分委屈,一切辩白都苍白无力。事实上我就是亏损了嘛。女儿在旁边默默扒饭,一句话不说。让她承受争执的紧张氛围,我觉得很可怜。想起了小时候父母吵架时,我也是很紧张的。
面对对方愤怒失望而涨红的脸,一瞬间感觉非常的陌生。我知道说什么也没有用,说了对方也不懂。当时就这么看着她呵斥自己,惊讶,委屈,绝望,心灰意冷。甚至极端的想放弃。太累了,我这么奔着一个目标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了周围人的期待?曾经在顺利的时候我也为自己得到他们的赞扬而自得,多有成就感啊。现在觉得无论褒奖贬低都显得那么的虚。
都只不过是利益关系而已,愤怒是因为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损失而已。
一瞬间所有的压抑委屈也爆发了,我盯着她说,不满意是吗,离吧。然后摔门而出。
只有出去走走,才能松弛下来。不需要讲道理,道理谁都懂。角度不同,各有委屈。
我仿佛一个司机,和乘客说远方有个公园我去过了很美,也带你去啊。乘客也不懂,相信你,你开车我睡会儿。半路车翻了,不怪我怪谁呢?尽管我知道原因也有了对策,但是有几个人老是给你机会呢?
活在旁人的期待里好累,从那次以后我变了。以往,有责任感,想做出一番事情让周围人沾光。现在,下半辈子我只为自己而活。不想为一个目标而奋斗,只活在今天。
人到中年,不勉强自己,不强求他人。
做到这两点,会好过很多。不给自己过多的压力,舒适就好。不苛责他人,不好为人师。假如对方和你没有任何的利益关系你还会在对方的失败而恼火吗?关你什么事?!
别人怎么活,怎么做是他的仔油,有关系不等于你可以随意的去干涉。可以劝劝,不听拉倒。各有各的生命剧本不是你所能强求的。合则相聚不合则散。关系是相处融洽而不是互相束缚折磨。何必呢,人生苦短。空把精力耗费在这些事情上。
从那一刻起,我仿佛又一次从绝望中重生了一回。这一切的转变都指向了一个目标:自强。
无论外界如何评价褒贬,我只埋头行走的自己的路上,坚持自己的事,坚持自己的信念,做大做强自己。
不争辩,只埋头做。不纠缠,爱咋地咋地。无所谓,地球离开谁还不转了。
从此以后,我的世界里大致分成四类人,
1认同我的合作者,亲人
2朋友,我欣赏的人
3否定我看不惯我的人
4我看不顺眼,价值观相左的人
我把精力热情投入前两类人,后两类人屏蔽远离。问题简单化人,际关系简单化,不勉强自己,率性而为。就活在单纯的世界里,爱我所爱。简单简单再简单,纯粹纯粹再纯粹。没有必要照顾所有人的情绪让所有人满意。我只负责把自身搞好,吸引投缘的人。
自身都精力分散顾此失彼的,什么都做不好。
自强,只为自己而活听起来自私又冷酷无情。但是也只有这样才能在短时间里迅速的恢复自己,找到方向。先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必要矛盾忽略。
乐嘉曾经说过,有方向感的人大多冷酷无情。对此我深感认同。在战场上磨砺的冷酷决绝,容不得有半分的犹豫不绝。
好处是冷静客观做事有效率容易成功,给他人指引方向。坏处是容易机械死板,毫无情趣。
我暂时还做不到撒胡椒面儿一样的有情,只能选择以无情来排除一切杂音专注做好自己的事。把一件事做好,惠及一部分人,取得小范围的成功就足够了。
我没那么伟大,谈不上有多大的价值观。只做个自在的普通人,在一个领域里做到极致,做出成绩。自己舒适,输出价值,双方共赢,让旁边人舒适,一起分享美食,一起玩乐,体验生活中的各种美。 56
在我为自己的点滴进步而欣慰时,另外的打击接踵而至。
一天吃晚饭时,老婆问最近怎么样,不想瞒她,就实话实说,今年又亏了30%。她气的怒目圆睁,大声呵斥:年初你不是说今年没问题的吗,最近你不是说盈利了20%吗?!接下来一堆埋怨的话来了。我睁大双眼看着她嘴皮子上下翻动,她一气之下把筷子摔桌上,筷子都断了。
我哑口无言,十分委屈,一切辩白都苍白无力。事实上我就是亏损了嘛。女儿在旁边默默扒饭,一句话不说。让她承受争执的紧张氛围,我觉得很可怜。想起了小时候父母吵架时,我也是很紧张的。
面对对方愤怒失望而涨红的脸,一瞬间感觉非常的陌生。我知道说什么也没有用,说了对方也不懂。当时就这么看着她呵斥自己,惊讶,委屈,绝望,心灰意冷。甚至极端的想放弃。太累了,我这么奔着一个目标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了周围人的期待?曾经在顺利的时候我也为自己得到他们的赞扬而自得,多有成就感啊。现在觉得无论褒奖贬低都显得那么的虚。
都只不过是利益关系而已,愤怒是因为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损失而已。
一瞬间所有的压抑委屈也爆发了,我盯着她说,不满意是吗,离吧。然后摔门而出。
只有出去走走,才能松弛下来。不需要讲道理,道理谁都懂。角度不同,各有委屈。
我仿佛一个司机,和乘客说远方有个公园我去过了很美,也带你去啊。乘客也不懂,相信你,你开车我睡会儿。半路车翻了,不怪我怪谁呢?尽管我知道原因也有了对策,但是有几个人老是给你机会呢?
活在旁人的期待里好累,从那次以后我变了。以往,有责任感,想做出一番事情让周围人沾光。现在,下半辈子我只为自己而活。不想为一个目标而奋斗,只活在今天。
人到中年,不勉强自己,不强求他人。
做到这两点,会好过很多。不给自己过多的压力,舒适就好。不苛责他人,不好为人师。假如对方和你没有任何的利益关系你还会在对方的失败而恼火吗?关你什么事?!
别人怎么活,怎么做是他的仔油,有关系不等于你可以随意的去干涉。可以劝劝,不听拉倒。各有各的生命剧本不是你所能强求的。合则相聚不合则散。关系是相处融洽而不是互相束缚折磨。何必呢,人生苦短。空把精力耗费在这些事情上。
从那一刻起,我仿佛又一次从绝望中重生了一回。这一切的转变都指向了一个目标:自强。
无论外界如何评价褒贬,我只埋头行走的自己的路上,坚持自己的事,坚持自己的信念,做大做强自己。
不争辩,只埋头做。不纠缠,爱咋地咋地。无所谓,地球离开谁还不转了。
从此以后,我的世界里大致分成四类人,
1认同我的合作者,亲人
2朋友,我欣赏的人
3否定我看不惯我的人
4我看不顺眼,价值观相左的人
我把精力热情投入前两类人,后两类人屏蔽远离。问题简单化人,际关系简单化,不勉强自己,率性而为。就活在单纯的世界里,爱我所爱。简单简单再简单,纯粹纯粹再纯粹。没有必要照顾所有人的情绪让所有人满意。我只负责把自身搞好,吸引投缘的人。
自身都精力分散顾此失彼的,什么都做不好。
自强,只为自己而活听起来自私又冷酷无情。但是也只有这样才能在短时间里迅速的恢复自己,找到方向。先优先解决主要矛盾,必要矛盾忽略。
乐嘉曾经说过,有方向感的人大多冷酷无情。对此我深感认同。在战场上磨砺的冷酷决绝,容不得有半分的犹豫不绝。
好处是冷静客观做事有效率容易成功,给他人指引方向。坏处是容易机械死板,毫无情趣。
我暂时还做不到撒胡椒面儿一样的有情,只能选择以无情来排除一切杂音专注做好自己的事。把一件事做好,惠及一部分人,取得小范围的成功就足够了。
我没那么伟大,谈不上有多大的价值观。只做个自在的普通人,在一个领域里做到极致,做出成绩。自己舒适,输出价值,双方共赢,让旁边人舒适,一起分享美食,一起玩乐,体验生活中的各种美。
1
55
我现在遇到这么个坎儿还和往常一样,停下,冷静,反思。
老方法,再次拿出一张白纸,先写下整个过程,然后一步步倒推,寻找失败的原因。
这次的失败暴露了技术层面的一些问题:
1,仓位控制
永不重仓,永不重仓!再次提醒自己。
2,交易中的确定性问题
一开始,都在寻找确定性大概率事件去做,精准狙击被我看做是交易的最高境界。有点像武侠小说里描写的一剑封喉的剑客。要么不动,动则必胜。一击不中则全身而退。别的不做,只做确定性的机会,重仓去做。
曾经这也是我的阶段性交易理念。但是现在我不这么想了。市场里,不确定性才是最大的确定性。抱着寻找确定性事件这样的执念会让自己越来越自信,一旦发现这样的机会就会惯性的重仓,随着一次次的重仓成功获得短期暴利,从而形成了固执强大的我执。我看的准,我,没错。假如市场是个人,他一定很开心你这样,从战术上叫防守反击。先一味退让使得你在一次次的成功中狂妄自大,最后等你飘了再给你来个意外,一枪挑下马。你不重仓吗?让你成功十次,资金翻倍再翻倍,投入再投入,最后一次让你全部归零。就这么可怕!
所以我始终提醒自己,再好的机会,再完美的图形,过去哪怕从没有失败过的,也不意味着这次就必胜。没有确定性,自己不相信有确定性,也不寻找追求确定性就能让自己避免由此产生的盲目自信,一直谨慎的控制好仓位。
从寻找确定性,精准打击到承认市场不确定性才是常态,不谈确定性,只谈概率相对大小,以更宽容放松的心态去面对。
3单次交易中的仓位管理问题
这里谈的是仓位一致性,用这个去应对概率黑天鹅。
假如一个图形胜率很高,十次机会里能赢七次,输两次,平一次。那么在每次开仓均等的条件下最终这个模型能产生正收益。
十次交易中的输赢间隔不等,有可能是连续赢再连续输,有可能是赢三次输一次这样的频率。
那么好多人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赢的时候懊悔自己仓位轻了,下一把加大仓位,恰恰是下一把输了,由于仓位不一致,把前面的盈利一下子吃没了。也就是说命运就这么奇怪,赢的时候恰好的轻仓,输的时候偏偏是重仓。
还是个思维方式问题,你是看单次的盈亏,还是看整体,一组十次或者一年时间段。
对于我来说,我看一年。一个模型一年可能十次交易。开仓恒定一致,只要最后盈亏相抵结果是正数就是有效的交易模型。
只要图形符合标准,不管每次结果如何,会不会反走,我都毫不犹豫的控制好仓位去跟,无条件不加思考的去执行。没有任何的幻想,无论盈亏也不会产生多少心理波动,只是去做,因为概率在我这边。
4不同模型之间的仓位配比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在2014年就遇到过。我的策略是把手头不同的交易模型分主次,并严格仓位配比。
比如,我就是靠中线模型来完成年度收益的,那么盘中一旦出现短线机会怎么办?那肯定做呀。关键在于这个短线操作一定要放在次要位置,做着玩,验证模式概率为目的,而不是靠这个去完成年度盈利目标。表现在仓位上就是开仓要轻,要能控制住自己对盈利的渴望。
短线就是配角,仓位恒定,控制在中线模型仓位的三分之一。否则,随意重仓很容易由于单次盈亏波动过大而影响了别的模型操作。造成整体操作节奏紊乱,进而失控。
比如你定好了一年的盈利目标是20%。某次短线操作由于重仓几天的盈利就30%。那么你就会产生幻觉,就会算账,市场机会那么多,假如每次都这样一年下来~~假如加大投入~~
不好意思,这就是市场最大的陷阱!让人把单次偶然的暴利当成了常态。
为什么说期货短期盈利容易长期难呢?短期可以靠运气一把赚个暴利,这个概率是50%,很容易。而长期盈利靠是是对交易节奏的控制,对自身的控制,平稳的去运行。
一个月账户资金翻倍容易,重仓碰运气就是了,时间跨度增加到一年的话,你就要面临一个自我控制的问题。
市场每天机会无数,怎么在十二个月的长度中让自己不失控,这是大问题也很不容易。涉及方方面面,是综合素养的比拼。
这次就是因为单次做短线没有控制好仓位而导致中线盈利一下子全没了。这和打高尔夫球一个道理,胜利是靠每一杆平稳发挥,数次积累而来,而不是单次一杆打多远。
每次大败,都能从中有所收获,从而更细腻的去完善系统,这成了一种惯,一种正向的循环。只不过,付出的代价,承受的冲击都很大。从另一个方面讲,这些重大挫折极大的提高了自己的毅力。一次又一次的打击都扛过来了,并且有所进步,那我还怕什么,无所畏惧任何的打击。这样的自我修复能力不是看看书懂一点理论知识就能得到的,必须要在实战中去磨练。你以为看了几本书,理论知识一堆就怎样了?没用的。
交易是战场,是刺刀见红。实战历练是根本。靠毅力坚持下去,最终满身的伤痕是市场授予你的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