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f总还是走了。
客服部总监代表老板和我以及手下两个小兵谈话。说f总走了,风控部领导位置出现了空缺,希望我们三个努力,这个位置会从我们三个中产生。
我听着内心翻腾起来,这什么意思,羞辱我吗?一年前是我在台上给全体人员开会。现在让我和年轻手下竞争职位?!
c总找我谈话,说我工作状态不行,听着听着我开始不耐烦,也许是因为f总的离开,也许是在这里起起落落的像个木偶,也许是因为业务模式的混乱,也许是因为在这里完全是以自己的短处浪费时间。做着自己并不擅长的事,在一个貌似领导的位置受夹板气。曾经那么骄傲的自己现在在这里混日子。瞬间我无比的厌恶行真体系。在这里的一年多时间,是自己最压抑的阶段。特么老子以前的日子多么的自由自在,无论是摄影师工作还是做期货。而在这里谨小慎微装孙子,带着面具做木偶。我要回到属于自己的草原。只有在期货领域我才舒畅擅长有实战经验,有成熟的理念,这里是让我充满自信的世界。
电影《头文字D》里有句话:人最重要的是找到属于自己的世界。
那么我在这里做着所谓的风控是干嘛呢?简直就是胡闹?!这里做的业务和真正的交易半毛钱都没有。
特么家里委屈,在这里委屈,一瞬间感觉所有的压抑控制不住了。我不再低着头听c总说话,而是直视对方,把自己所有的心里话都说了出来:c总,你也知道做交易的人是什么样的脾气,过去我什么样你知道的,现在在这里做着和自己核心优势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棋子一样的搬来搬去,我早就受够了。过去的我眼里有谁啊,在交易领域是绝对的自信,只不过遇到了坎儿而已。在这里做小卖乖受够了。
我做这么久交易,只不过暂时在这里歇歇脚而已。一旦养好伤,我有这能力自己去寻找资金合作去。
辞职,不干了!立刻,马上!
哪怕死掉,也要死在自己的草原上。
哪怕舒畅一天也是好的,不想在这里伪装了,对这一切感到无比的厌倦,我要重新回归骄傲自信的自己。去发挥自己的优势,去创造价值。
c总惊讶的看着我,明显没有准备,我这样的决绝,义无反顾。对的,豁出去了,管它呢。他对我说这事得我自己和w总去说。
我走进w总的办公室,说自己不能胜任这个职位,请公司另派他人。w总疑惑的看着我问:你要辞职?好好的为什么呀?
好?好不好也只有我自己心里清楚。
你来公司的时候,业务还没有搭建起来,是你带着一批新人由菜鸟到熟悉,现在公司业务起来了,收获果实的时候,你却要离开.
w总说着说着眼圈红了。
我说私营企业不养闲人,我现在对公司没什么价值了,这里的业务我也弄不懂,就不占用资源了。
好说歹说,我还是选择离开。话说出去了就没有了回旋余地,最后说好公司赶紧找替代的人,我做最后的留守,一旦人员到位我立马离开。
从那天起,我开始为自己打算,工作基本交给下属,就日常流程签字。平时就琢磨自己的事。开始考虑市场。自己的发展方向,自己的客户群体这些问题。
觉得面对如此庞大的资管市场,需要拿出一个打动人的商业模式。去攻占垂直细分市场。以更完善的资金管理模式去彻底化解市场风险,超越死循环,让客户的资金在我的管理之下无风险的持久获利。
那一刻,我的想法变了。从一个交易人向一个市场开拓者转变。在整个
金融市场里交易只是局部的环节,做到了稳定盈利,还需要好的商业模式,好的销售方式,正确的销售理念最终和资方携手共创辉煌。
合适很重要,理念的合适是基础。世上有各种各样的人,也有各种各样的资金。找到属于自己的市场,不再委曲求全。
做市场,好的技术,稳定的业绩就相当于为市场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商品。可光有好的技术还不够。但凡优秀的公司所做的产品并不一定是市场一流,只不过,它把自己的产品带给了合适的群体。
在回顾了自己这么多年的市场经历,以及大多数人活不过几年,失败率如此之高的市场现状之后,我开始重点思索为什么大多数人走不出死循环?包括我自己,做来做去,最终仍然逃不过黑天鹅的袭击。
忽然想起2004年在碧聊里那个叫鲨鱼的中年人说过的关于交易正金字塔模式。
也就是先买入股票作为底仓,直到趋势走出来,然后在上升趋势中逢回调分批加仓,比如底仓50%,途中每次回调至二十天线就加仓10%,这样直至加满仓。到最后行情做顶时底仓加仓部位一把全扔掉。
这个思路给了我启发,不是说技术方面。而是对于整个的资金安全层面的深度反思,关于交易者战略性风险控制。
一个交易者要交易,首先是要把银行卡里的现金打入
保证金账户(或者股票账户)然后开始用账户里的钱买卖交易。这个过程和D场里赌客上赌台把钱换成筹码有什么区别?
也就是说,对于做交易的人,保证金账户里的钱其实就相当于筹码。既然是筹码,那么别看在你账户里谁也拿不走,可是你在不断的交易。当你买入合约或者股票的时候,这个筹码其实就是公众的,有可能输掉的。
我猛然发现,几乎所有的交易者都在不断的用现金打入保证金账户,将钱变成筹码。输了想翻本,赢了继续投入扩大效果。
这样的话等于是不断投入的倒金字塔模式。不断的在累积风险。
举个例子,初始投入十万
1不断亏损
那不用说肯定是越来越亏的多
2持续盈利(以理论顺境)
第一年年终十万变二十万
第二年追加二十万。总资金四十万开始。年终变成八十万
第三年追加八十万,总资金一百六十万。
黑天鹅降临,一百六十万只剩下五十万。
算下来,交易三年因为中途增加资金一百万,三年辛辛苦苦,最后反而倒亏五十万。
尤其是大牛市,这样中途大赚最后大亏的人很多。好多人因为前期顺利后期借高利贷欠下巨债。
那,前期的所谓顺利不就像个绞索吗。诱惑你追加投入。包括市面上的理财项目,都一样不断的追加资金。
黑暗,吃人不吐骨头。市场充满这样的谩骂。有没有想一想是自己的贪婪导致悲惨结局呢?
我虽然也栽跟头,但是从来不抱怨市场。都是自己错了,没做好风控,或者执行不好。始终保持信念,只要不断的改正,终有一天会让我找到在市场长存的圣杯。那我现在不正在一步步的靠近吗?感觉自己已经到了揭开市场神秘面纱的最后一步了。
问所有人一个问题,假如你去一个场子玩,进门人家就和你说,在我们这里玩,只能进不能出,最后无论你赚多少钱都不可以带有。你还玩吗?
在交易市场没有这样荒唐的规定,出入金随意。问题是觉大多数人没有这样的意识,自己的贪念仿佛一双有魔力的手就不让你出金,把筹码换成现金。赢了还想赢,输了要翻本。这样致使觉大多数人下场悲惨,包括那个投机天才利物莫。这就是交易者的死循环。做来做去最终都是个死,这是市场最恐怖的地方。包括我自己也死掉好几回。绝大多数人死了就绝望了,从此心灰意冷,咒骂市场。然后以过来人的身份规劝别人,这里多可怕,多黑暗。
而我的思维方式在经历历次毁灭性打击之后形成的惯性深入研究失败原因,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正向的积极的,吃了亏要搞明白。坚信必然会有解决方法。
先死而后生。只有经历过绝望,才会有新的更高的认识重新构建自己的整个体系。
既然99%的人都是这么走向失败,那么我反其道行之试试看。
你们不断的把钱变成筹码,那我不断的把筹码变成钱,出金。你们一心想赚钱,我把风险控制放在首位。
拿自己过去五年的盈利经历反推,假如以一个恒定的初始资金开始,后面不再追加投入。从第一年开始就不断的撤出本金,直至初始本金全部撤出,后面的黑天鹅就伤不到我了。
我把这个叫做战略风控资金管理模式
举例:小李作为甲方投资一百万,我作为乙方负责管理操作
第一阶段:单利增长阶段
第一年盈利20%。账户余额120万。当年盈利20万全部出金。
第二年账户仍旧以100万开始,年底又盈利20%。账户余额120万. 当年盈利20万全部出金
第三年账户以100万开始,年底还是盈利20%。账户余额120万. 当年盈利20万全部出金
第四年账户以100万开始,年底还是盈利20%。账户余额120万. 当年盈利20万全部出金
第五年账户以100万开始,年底还是盈利20%。账户余额120万. 当年盈利20万全部出金
经过了五年时间,这个账户合计出金100万。等于把初始投入本金全部撤出了市场,投资者已经没有了风险
接下来开始进入第二阶段:复利增长阶段
第六年 ,账户以100万开始,年底盈利20%。账户余额120万。出金利润的一半10万,另一半留在账户滚动发展。往后年年如此。
在B模式下,投资人小李不但本金已毫无风险,往后还每年有固定的收益
只要有年年稳定盈利的能力背景,在此模式下理论上不就是完全规避市场风险了吗?
只不过大多数人贪婪,被主流的市场高风险高收益的观念所误导。
其实,无论做股票还是做期货归根结底不就是钱生钱嘛。交易者始终抱着清醒的头脑,来这里不单单是赚钱,更重要的是把筹码变成钱出金。这样才是正确的交易思维,最大的风控理念。持续稳定的从市场把筹码转换成钱存起来,让钱从这个风险市场过一道完成财富增值再流出来放入银行最终毫无风险。这就是我破解交易死循环的终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