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投机江湖二十年回忆录(原创连载)

20-03-13 15:19 10800次浏览
负担青年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前言

这次疫情让绝大多数人被动的在家隔离。从某种角度来看,也促使了对自身的一个反思,回顾。在阳台上晒着太阳,不由的回忆起自己这么多年在投机市场的经历,一幕幕的片段走马灯似的闪回。
人生如茶
最初开水冲进水杯,茶叶翻腾,热闹
最终,一片片的茶叶沉入杯底,死寂
过往的一切喧闹到头来均化作夕阳下独自的追忆
心头念起,遂成此文

——————————

在中国,除去偏远省份,起码五分之一的人接触过股票,几乎每个家庭都有至少一个人有过股票交易经历。

在这个神秘的市场里,传奇很多,奇迹不少。有让人热血沸腾的爆赚故事,也有令人扼腕的悲惨故事。有的人一进场莫名其妙就大赚,然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最终却是亏损累累,要么被深套要么亏光出局。不但自己深受打击还连累家人跟着担惊受怕。由于绝大多数市场参与者的最终结局吧不好,股票期货被人扣上了赌徒,不务正业的负面标签。这成了主流的认识。

然而事情真的是这样的吗?这里究竟有没有出路,有没有生存的办法呢?

凡事均有两面性,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已。在一个98%都是失败者的市场里,当觉大多数人都形成一致看法的时候,有没有人想过反其道行之,试着站在2%的另一个角度看问题?有没有可能会是个截然相反的结论呢?

在绝大多数人眼里竞争激烈恐怖异常的红海市场,反过来看就是极少数人眼里的蓝海市场。二八定律适用于任何行业,在股票期货市场,这个比例更低。

本文以一个历经二十年交易,并至今坚持走下去的实战者角度,描述自己一路走来充满酸甜苦辣,最终苦尽甘来的心路历程

本文以笔者在股票期货市场二十年的真实经历为背景,一路回忆,包含着一些的交易感悟。
以通俗直白,甚至口语化的文风谈交易,谈经历,更谈感悟。都是笔者经历:摔跟头-总结-再摔跟头-再总结。最终得出来的宝贵经验。至于说对不对,适合自己并取得成就的就是对。对与错,时间来证明,实战成绩来证明。这一行如武林,一直擂台上站着的就是对。不是慢悠悠的书写锦绣文章,来不得半点虚的。

交易之路漫漫,一路走来不易,外行看个热闹,内行看看门道。

————————————

淘股吧这个地方,还是在2003年混闵发的时候听说的。好像那时候也注册了,随后进来看了看就没有再来。
如今,一晃17年过去了,自己也一直在投机市场摸爬滚打,坚持至今。
今天再一次回到这里,感慨万千。

这篇自传体文章,就是为所有有过股票期货经历的人而写。也许曾经有过类似题材类似风格的文章出现。但是这一次,我所切入的角度,思考的深度可能会有所不同。毕竟,这是我长期实战得来的,属于我自己在历次起落中通过思考凝练出来的。比较独特。不能理解的话当个故事看好了。
交流不是争对错,你有好东西,我也有好东西,大家拿出来,共欣赏,对双方有益处,能促进各自的成长,这才是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交流。
网络上所有同名帖子都是我写的,可能在连载的篇幅内容上会有一些出入,只要能对观者有所益处就行。
最后,我希望借助这个帖子,能对大家有价值
打开淘股吧APP
22
评论(235)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负担青年

20-05-21 11:35

0
60

 从研究技术,完善交易体系到琢磨市场环境
从在市场里自己搂钱做发财梦到分析市场需求,客户群体的需求进而提供服务
从埋头为自己挣钱到用自己的能力为他人服务
从注重利润到研究整体风控,怎么最终无风险获利。
我感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过去相比整个发生了一个质变。从一个局部环节过度到思考钱的最终归宿,怎么最终留住财富,怎么构建一个崭新的商业模式,自利利他,合作共赢,持久生存。
自然而然的,就和一般做交易的人没有什么好谈的了。整个的思维模式,价值观都不在一个频道上。同时,对于追求胜率,市场此起彼伏的机会产生了厌倦。只愿意待在自己的交易体系里,有一份不错的年收益就足够了。更多的是想如何驾驭一个模式做大市场。日常放弃操作精细化,更多的去享受生活。
为他人提供服务,研究市场需求,建立和谐的合作关系,构建皆大欢喜的共荣局面。
平时更多时间去追寻自己的乐趣,去大自然里呼吸新鲜空气寻找光影之美。
生活状态是各人选择的结果,有人喜欢钱,名誉,地位,那必然就要承担这些背后的东西。
我喜欢简单的日子,喜欢自在,不愿意去为这些去累心操劳,所以我就适应自己的个性搭建一个半自动化的交易体系,让其自动的运行。搭建一个好的商业模式,让利给他人,自己宁愿少拿点,得一份闲暇舒适。就像回到宁静的八十年代。八小时之外专注自己的兴趣爱好,工作时间就认真工作,下班了玩自己的,没有压力。
既然开始为自己的事情做准备,我就全部精力去投入。既然自己的风格是以风控为主轻仓中线做出连续业绩,那么这样的低频低回撤的平稳风格肯定有适合的资金和市场。我想起了C曾经对我说的话,说我的风格适合做基金。我灵光一闪,对呀,就走超大资金的路子。
没有废物,只有放错位置的天才。一个人,总归有其个人特色,只要找对适合的领域,凭借自己的与生俱来的天赋就能做出一番事业。一个产品,东边滞销,西边就可能畅销,关键在于找对合适的市场。
一年20%的收益在期货市场里几乎没人愿意看,哪怕真正做的到没几个也不愿意达成这样的目标。机会遍地,要放弃那么多,大多数人做不到的。
可是假如转换思维,一家银行说有年20%的定期产品,大家还不抢着去啊。
我觉得就是个思维方式问题,假如以资产管理的长期经营去做,这个年盈利目标并非做不到,只不过太多的人管不着自己的手。不管股票还是期货,还不是让钱来生钱嘛。别管利润多少,年底有正向的盈利不就行了嘛,假如在这个过程中我还不劳心,多轻松的事呢。
既然小资金瞧不上这样的收益,那么换超大资金这个市场。听说国外大基金(亿万级别)对于年盈利的标准,每年有个4%就很满意了。那么理论上,只要你有连年稳定盈利的本事就不愁吸引不到资金。
于是我开始试验,把自己的交易模式用在超大资金上进行模拟测试。
这个惯也是工作中培养出来的。在大盘启动之前,我们 对系统的方方面面进行了严格的测试,各种测试内容寻找系统漏洞,前台软件,后台软件,结算模块,各个环节的配合度,各个模块之间的运行,发现漏洞就让软件公司整改。
这样的工作惯让我以后在交易方面做什么新项目都要有个前期的详细模拟测试阶段,这个阶段就是找漏洞。那么在交易上,我有了个新思维方式,关于交易的意义。对于我来说,交易的目的不是直接指向赚钱,而是在交易中发现自身的各种弱点。每当发现一个我就开心,因为这离完善的交易系统又走近了一步了,发现一个解决一个,记录下来改正,这样不知不觉中错误越来越少,自然而然,成绩越来越稳定,钱也就来了。
而大多数人是一心想着去赚钱,尽量别失误,一旦有了亏损就捶胸顿足懊恼不已。哪怕短期赚了钱也忍受不了账户的盘整。恨不得账户曲线笔直向上,容不得丝毫回撤和稍微时间长一点的盘整。这样人为的让自己处于焦虑之中,自己给自己施加压力。这样的话,再好的系统也要变形的。
市场是由无数的人组成。除了我之外的无数交易者都是我的对手方,既然他们有这么多的缺点,我看出来了并逐一去解决,反其道而行之,从理念,技术,心态,风控,自律,自我修复能力等各方面都高出对方一大截,积累小优势到最终的大优势,这仗就是必胜的。
我把虚拟账户标的放在五十亿这个极端标准,计划年度目标收益10%。清盘线10%。
测试在这样庞大的资金量之下,怎么去分配仓位,单个品种的仓位对市场流动性是否构成影响,以及用什么样的方式进出场。测试结果是完全没有问题,合作多年的三个主力中线品种,按资金比例分仓,最多的一个也就恒定仓位五万多手,理论上一天之内不影响盘面的情况下轻松从容的分批建仓,平仓。
由于是合作多年有实际数据支撑的的成熟中线操作模式,一年也就十几次的开平仓机会,所以测试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进出场,只要这方面没有问题就基本差不多了。
这个结果让我再一次看到了希望。屡败屡战,永不言败。回首那些让我崩溃的时刻,很感慨同时又感谢这些坎儿,没有它们,我怎么进步。
 远方的花园,我又一次收拾好行囊向你走来,上一次来住了一段日子,结果干粮没带足,让你踢出去了。这次我准备好了,打算一直住下去了。
负担青年

20-05-21 11:34

0
o(* ̄︶ ̄*)o呵呵  方头方脑的不要
牛飞机

20-05-21 09:04

0
为头圆的人创造价值
负担青年

20-05-20 14:18

2
59

 自从提出辞职以后,我开始积极的准备接下来的事项。一方面是身体健康,好好吃饭,早睡早起,坚持锻炼,把自己的状态保持好。另一方面,除了继续完善自己的交易体系外更多的琢磨市场,系统商业模式。
更加的没有兴趣去讨论技术方法,讨论市场行情。因为整个的思维方式已经完全不一样了。大多数人想的是怎么在市场赚钱,我考虑的是用一套成熟的方法,以长期资产管理的思路扎根于这个所谓的高风险市场,留住财富。
《穷爸爸富爸爸》的作者曾经谈到一个资产的概念。
不用操心,稳定的年度收益。我就是要在这个看似高风险的场子里开辟一条新路。
创立一个越做越没风险的个人交易模式。
创立一个让资本可以接受的长期管理模式,合作共赢。
我开始研究市面上的各类资金流向,发现也就离不开几类归属,
1无风险低收益-银行储蓄4%年收益
2高风险高收益的个人投资领域-股票,期货,外汇
3高风险高收益的资金托管领域-p2p,各类实业投资,许诺的年利息20%甚至更高。为什么说高风险,因为你的钱是打入对方平台的,理论上假如平台资金链断裂,你的投入本金有血本无归的风险。
4基金,银行理财产品,不保本,收益不确定
纵观各类资金流向归属模式,除了储蓄。没有一个是可以给投资人带来稳定收益以及资金安全一揽子规划的成熟方案。因为都在赌,金融交易没有绝对的事情。
这话没错,投资最起码得有输得起的心态。
那些既要高收益又想要保本的资金属于幼稚不成熟的资金,直接可以略过。
作为资产管理方为资本方寻求一个稳定的方法,达到资本稳定增值,这是最起码的。更重要的是得有一套投入本金战略退出方案。让客户的本金永远脱离风险。这才是成熟的负责任的解决之道。目前我还没有看到市面上的理财产品能做到这一点。
一个小吃店,里面老三样,,油条,烧饼。人们没得选择。那我就做个开胃酸辣汤,不管有没有人喜欢吃,起码,我提供了这么个可选项。
我把这个项目叫做聚宝盆。在轻仓中线稳定年盈利的基础上,分阶段完成出金计划,先单利再复利,不断的化解资金风险。最终达到本金早已退出市场,只用利润不断的产生新利润,继续不断出金的良性循环。
对于个人交易者,这样的模式可以最终超越死循环
对于个人,机构投资者,这样的商业模式可以让自己收获一份安全可靠的资产项,不断的产生年度现金收益,还没风险。
市场上流传着各种的暴利神话,短期翻倍。对此我认为阶段性是完全有可能存在的。我不羡慕,只按照自己的节奏去走。盲目的去追求只能让自己失去内心平衡,猴子掰玉米一样的去不断寻找更快更有效率的方法。
控制好自己,不被这些东西所诱惑,保持自己的内心平衡,专注的走自己的路,这对于个人交易者是个长期的考验。
这山望了那山高,抱着这样想法的个人或者资金都是不成熟的,太过短视。
自从把人群分类之后,我开始摆脱了最初不被理解的焦虑。化繁为简,只专注垂直目标。只和成熟资金合作,只和思维成熟的个人交易者交流并给予一些交易方面的正向建议。我自己能做到在交易这个领域善终,一路走下去,长期稳定。无论业绩还是个人状态都摆在那里。假如交易方面有困惑,我可以用自己的实战经验解释。
对于幼稚天真不懂行的资金直接略过不废话,更不要说委屈自己去迁就对方。如今市面上寻找稳定项目归宿的资金多的是,而稳定盈利的人屈指可数,谁更稀有呢。
对于成天追寻交易秘籍的人,想着一夜暴富,怀着争斗心态和你比理论高下,比谁的短期收益率更牛逼。神神叨叨的,不知道自己正在悬崖上舞蹈,这样永远走不出死循环直至个人破产。
对于这类人我躲,不争论不辩解,闭口不言。不是一类人嘛。只和自己投缘的人交流,只活在自己单纯的小世界里创造价值。
外面再纷乱浮躁,我把一切复杂简单化。
交易模式简单化,人际交往简单化。整个人都简单。不干涉他人强求他人也不勉强自己。
从今往后我就重点两件事儿,1为投缘的人创造价值,2享受生活享受每一天
 这样的化繁为简也能更好的保持自己的交易状态。凡事合则聚,不合则散,不强求。
负担青年

20-05-20 14:17

0
我只是举个例子
是建立在有成熟系统可以稳定连年盈利的人的基础上的。一般低级别选手这一辈子也可能遇不到黑天鹅这样的生物。因为他连稳定盈利都做不到。遇到的让其栽跟头的只是市场正常的波动而已,算不得严格意义上的黑天鹅。
一百万投入本金在连续五年都是年盈利20%的吧背景下,不就是本金加利润达到200多万了吗。取出一百万,不就是剩下利润在市场搏杀吗。
只有本金撤退后用利润操作才谈的上真正的交易
悲伤海岸

20-05-20 10:48

0
有点疑惑,为什么你不断加仓的时候第三年就遇到黑天鹅了,不断取钱的时候就遇不到黑天鹅?而且五年后取出一百万就是五年前的一百万?
负担青年

20-05-19 15:32

1
58

 f总还是走了。
客服部总监代表老板和我以及手下两个小兵谈话。说f总走了,风控部领导位置出现了空缺,希望我们三个努力,这个位置会从我们三个中产生。
我听着内心翻腾起来,这什么意思,羞辱我吗?一年前是我在台上给全体人员开会。现在让我和年轻手下竞争职位?!
c总找我谈话,说我工作状态不行,听着听着我开始不耐烦,也许是因为f总的离开,也许是在这里起起落落的像个木偶,也许是因为业务模式的混乱,也许是因为在这里完全是以自己的短处浪费时间。做着自己并不擅长的事,在一个貌似领导的位置受夹板气。曾经那么骄傲的自己现在在这里混日子。瞬间我无比的厌恶行真体系。在这里的一年多时间,是自己最压抑的阶段。特么老子以前的日子多么的自由自在,无论是摄影师工作还是做期货。而在这里谨小慎微装孙子,带着面具做木偶。我要回到属于自己的草原。只有在期货领域我才舒畅擅长有实战经验,有成熟的理念,这里是让我充满自信的世界。
电影《头文字D》里有句话:人最重要的是找到属于自己的世界。
那么我在这里做着所谓的风控是干嘛呢?简直就是胡闹?!这里做的业务和真正的交易半毛钱都没有。
特么家里委屈,在这里委屈,一瞬间感觉所有的压抑控制不住了。我不再低着头听c总说话,而是直视对方,把自己所有的心里话都说了出来:c总,你也知道做交易的人是什么样的脾气,过去我什么样你知道的,现在在这里做着和自己核心优势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棋子一样的搬来搬去,我早就受够了。过去的我眼里有谁啊,在交易领域是绝对的自信,只不过遇到了坎儿而已。在这里做小卖乖受够了。
我做这么久交易,只不过暂时在这里歇歇脚而已。一旦养好伤,我有这能力自己去寻找资金合作去。
辞职,不干了!立刻,马上!
哪怕死掉,也要死在自己的草原上。
哪怕舒畅一天也是好的,不想在这里伪装了,对这一切感到无比的厌倦,我要重新回归骄傲自信的自己。去发挥自己的优势,去创造价值。
c总惊讶的看着我,明显没有准备,我这样的决绝,义无反顾。对的,豁出去了,管它呢。他对我说这事得我自己和w总去说。
我走进w总的办公室,说自己不能胜任这个职位,请公司另派他人。w总疑惑的看着我问:你要辞职?好好的为什么呀?
好?好不好也只有我自己心里清楚。
你来公司的时候,业务还没有搭建起来,是你带着一批新人由菜鸟到熟悉,现在公司业务起来了,收获果实的时候,你却要离开.
w总说着说着眼圈红了。
我说私营企业不养闲人,我现在对公司没什么价值了,这里的业务我也弄不懂,就不占用资源了。
好说歹说,我还是选择离开。话说出去了就没有了回旋余地,最后说好公司赶紧找替代的人,我做最后的留守,一旦人员到位我立马离开。
从那天起,我开始为自己打算,工作基本交给下属,就日常流程签字。平时就琢磨自己的事。开始考虑市场。自己的发展方向,自己的客户群体这些问题。
觉得面对如此庞大的资管市场,需要拿出一个打动人的商业模式。去攻占垂直细分市场。以更完善的资金管理模式去彻底化解市场风险,超越死循环,让客户的资金在我的管理之下无风险的持久获利。
那一刻,我的想法变了。从一个交易人向一个市场开拓者转变。在整个金融市场里交易只是局部的环节,做到了稳定盈利,还需要好的商业模式,好的销售方式,正确的销售理念最终和资方携手共创辉煌。
合适很重要,理念的合适是基础。世上有各种各样的人,也有各种各样的资金。找到属于自己的市场,不再委曲求全。
做市场,好的技术,稳定的业绩就相当于为市场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商品。可光有好的技术还不够。但凡优秀的公司所做的产品并不一定是市场一流,只不过,它把自己的产品带给了合适的群体。
在回顾了自己这么多年的市场经历,以及大多数人活不过几年,失败率如此之高的市场现状之后,我开始重点思索为什么大多数人走不出死循环?包括我自己,做来做去,最终仍然逃不过黑天鹅的袭击。
忽然想起2004年在碧聊里那个叫鲨鱼的中年人说过的关于交易正金字塔模式。
也就是先买入股票作为底仓,直到趋势走出来,然后在上升趋势中逢回调分批加仓,比如底仓50%,途中每次回调至二十天线就加仓10%,这样直至加满仓。到最后行情做顶时底仓加仓部位一把全扔掉。
这个思路给了我启发,不是说技术方面。而是对于整个的资金安全层面的深度反思,关于交易者战略性风险控制。
一个交易者要交易,首先是要把银行卡里的现金打入保证金账户(或者股票账户)然后开始用账户里的钱买卖交易。这个过程和D场里赌客上赌台把钱换成筹码有什么区别?
也就是说,对于做交易的人,保证金账户里的钱其实就相当于筹码。既然是筹码,那么别看在你账户里谁也拿不走,可是你在不断的交易。当你买入合约或者股票的时候,这个筹码其实就是公众的,有可能输掉的。
我猛然发现,几乎所有的交易者都在不断的用现金打入保证金账户,将钱变成筹码。输了想翻本,赢了继续投入扩大效果。
这样的话等于是不断投入的倒金字塔模式。不断的在累积风险。
举个例子,初始投入十万
1不断亏损
那不用说肯定是越来越亏的多
2持续盈利(以理论顺境)
第一年年终十万变二十万
第二年追加二十万。总资金四十万开始。年终变成八十万
第三年追加八十万,总资金一百六十万。
黑天鹅降临,一百六十万只剩下五十万。
算下来,交易三年因为中途增加资金一百万,三年辛辛苦苦,最后反而倒亏五十万。
尤其是大牛市,这样中途大赚最后大亏的人很多。好多人因为前期顺利后期借高利贷欠下巨债。
那,前期的所谓顺利不就像个绞索吗。诱惑你追加投入。包括市面上的理财项目,都一样不断的追加资金。
黑暗,吃人不吐骨头。市场充满这样的谩骂。有没有想一想是自己的贪婪导致悲惨结局呢?
我虽然也栽跟头,但是从来不抱怨市场。都是自己错了,没做好风控,或者执行不好。始终保持信念,只要不断的改正,终有一天会让我找到在市场长存的圣杯。那我现在不正在一步步的靠近吗?感觉自己已经到了揭开市场神秘面纱的最后一步了。
问所有人一个问题,假如你去一个场子玩,进门人家就和你说,在我们这里玩,只能进不能出,最后无论你赚多少钱都不可以带有。你还玩吗?
在交易市场没有这样荒唐的规定,出入金随意。问题是觉大多数人没有这样的意识,自己的贪念仿佛一双有魔力的手就不让你出金,把筹码换成现金。赢了还想赢,输了要翻本。这样致使觉大多数人下场悲惨,包括那个投机天才利物莫。这就是交易者的死循环。做来做去最终都是个死,这是市场最恐怖的地方。包括我自己也死掉好几回。绝大多数人死了就绝望了,从此心灰意冷,咒骂市场。然后以过来人的身份规劝别人,这里多可怕,多黑暗。
而我的思维方式在经历历次毁灭性打击之后形成的惯性深入研究失败原因,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正向的积极的,吃了亏要搞明白。坚信必然会有解决方法。
先死而后生。只有经历过绝望,才会有新的更高的认识重新构建自己的整个体系。
既然99%的人都是这么走向失败,那么我反其道行之试试看。
你们不断的把钱变成筹码,那我不断的把筹码变成钱,出金。你们一心想赚钱,我把风险控制放在首位。
拿自己过去五年的盈利经历反推,假如以一个恒定的初始资金开始,后面不再追加投入。从第一年开始就不断的撤出本金,直至初始本金全部撤出,后面的黑天鹅就伤不到我了。
我把这个叫做战略风控资金管理模式
举例:小李作为甲方投资一百万,我作为乙方负责管理操作
第一阶段:单利增长阶段
第一年盈利20%。账户余额120万。当年盈利20万全部出金。
第二年账户仍旧以100万开始,年底又盈利20%。账户余额120万. 当年盈利20万全部出金
第三年账户以100万开始,年底还是盈利20%。账户余额120万. 当年盈利20万全部出金
第四年账户以100万开始,年底还是盈利20%。账户余额120万. 当年盈利20万全部出金
第五年账户以100万开始,年底还是盈利20%。账户余额120万. 当年盈利20万全部出金
经过了五年时间,这个账户合计出金100万。等于把初始投入本金全部撤出了市场,投资者已经没有了风险
接下来开始进入第二阶段:复利增长阶段
第六年 ,账户以100万开始,年底盈利20%。账户余额120万。出金利润的一半10万,另一半留在账户滚动发展。往后年年如此。
在B模式下,投资人小李不但本金已毫无风险,往后还每年有固定的收益

 只要有年年稳定盈利的能力背景,在此模式下理论上不就是完全规避市场风险了吗?
只不过大多数人贪婪,被主流的市场高风险高收益的观念所误导。
 其实,无论做股票还是做期货归根结底不就是钱生钱嘛。交易者始终抱着清醒的头脑,来这里不单单是赚钱,更重要的是把筹码变成钱出金。这样才是正确的交易思维,最大的风控理念。持续稳定的从市场把筹码转换成钱存起来,让钱从这个风险市场过一道完成财富增值再流出来放入银行最终毫无风险。这就是我破解交易死循环的终极手段。
负担青年

20-05-19 15:31

0
会的
负担青年

20-05-19 15:31

0
哈哈,每天我可能比你早
负担青年

20-05-19 15:30

0
有能力是做事的基础,情怀必须建立在能力之上,才可以走的更远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