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一只目前a股中短长期都最值得拥有的股票!!!

20-02-29 18:31 2665次浏览
国信五一中路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目前的行情很纠结。一方面a股的内生上涨需求随着新一轮特殊背景之下的大放水欲望强烈。但同时怡情的不断扩大,又在动摇着大家持股的信心。所以我最近也一直在思索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上周其实就有答案了,但目标股的位置比较尴尬,同时亿情也还未明了,所以一直未动手。
可随着上周后半段的下跌,以及目前亿情全球扩散的的趋势。我终于动手了,很高兴告诉大家,到上周五我建仓完毕!是满仓!对就是满仓。
可能马上有人要说你这不就是买完吹p嘛。天上不会掉馅饼!我没建仓为何要义务宣传???而且此股上周五收在阶段低点,周一甚至可能更低,你们打开看看,就知道,我绝对是良心吹p。
1、此股对标高德和大力,但走势差异大家可以自己看。都是红外测温的核心标的,差异巨大!高德和大力盘子和位置的原因,不太可能成接下来的龙头。但绝对的中军!目前板块的金盾颇有龙头像,因为它除了红外测温还有更主业的空气通风系统。这个也很牛!但红外它还不够核心,我不考虑!而睿创如此的核心概念却不涨,事出反常必有妖!我仅代表个人希望主力也是和我一样,是在耐心等待下盘大棋!
2、接下来说说为什么红外测温绝对可做!特别是睿创拿着稳赢!*我未必确定红外测温是中长期题材,因为当时国内亿情逐渐控制,尽管复工最最需要的除了口罩就是红外测温,这个基本大中小型企业都是标配,然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甚至各大商场超市。。。。。。应用场景自己想。一句话:都需要!!!需求缺口巨大!!!但当时考虑:以我guo的强硬措施大概率短期控制甚至消灭新冠病毒。炒股炒预期,一旦预期变化,那尽管你一季度甚至二季度业绩再牛,预期不在,那么走大波段的借口也没了。但到现在情况发生了巨变,全球扩散的亿情给了红外测温目前补国内巨大缺口的理由之外,又有了将来国内控制住后,红外测温产品大量出口的巨大想象空间!!!这点其实从口罩再掀涨停潮已经可以明显看出来了。山东和日韩的关联度自不必说,睿创山东企业从目前海外亿情最严重郭嘉受益的可能极大!!!而国外的控制亿情的手段大家可以明显感觉力度差很多!所以很大的可能抗疫将会变成长期的过程。sars至今没有特效药!疫苗至少一年后!美国这样的最发达国家政府公开称没法保证将来的疫苗人人打得起!
3、目前红外测温的现状。睿创的主营属于上游核心的红外MEMS芯片、探测器。*就是近三年国产化也才20%,还是主要靠大量的进口。而且国内技术只在三家核心企业手上,睿创是其中之一,而且产量最大!原本对睿创不太有把握,也觉得郭嘉的区域封锁放开后,大量的红外测温企业可以进口核心芯片,睿创的优势未必那么大。但现在郭嘉间的区域封锁未必那么快打开,而且在各国都急缺红外测温设备的前提下,这个东西的进口难度可想而知!所以能组装红外测温仪的厂家可能不少,但缺了核心芯片出不来!!!!这点已有实证:1月23日,华中数控 多个渠道发布物资紧缺公告。他们为紧急生产红外测温仪采购的物料,缺少了1000只美国ISSI公司的内存芯片,公司董事长陈吉红不得不求助朋友圈。
4、目前的睿创的红外测温已经被纳入了国内怡情储备物资!国家兜底!不考虑卖的问题!卖不出去郭嘉照单全收!可问题是这个东西不比口罩技术门槛低,别的企业目前有这个想法但想立刻转产做不到!!!特别是核心芯片需要多少年的技术储备!别说几个月,几年都未必行!红外测温其他的材料随着复产复工马上产能上来,而睿创手握核心红外MEMS芯片、探测器,接下来的业绩会不可思议的爆发!另外作为抗疫物资,山东特批三亿低息贷款给睿创要求其扩大生产线,特事特办新的设备已经到了,产能马上就落地了!不考虑睿创其他产品的产能,睿创今年单靠红外测温这一块业绩就已经不可想象了。翻倍是不可能!是翻几倍的问题!!!
5、极端情况的假设:对于抗疫情物资的极端假设不是疫情更严重!而是,明天你一睁眼怡情消失的干干净净!没了!!!口罩?!拜拜!再也不见!你原来做什么接着做什么。睿创也一样。可问题是睿创的核心是那些口罩生产企业没法比的啊!芯片香不香???军工精确制导香不香???无人驾驶香不香???物联网香不香???医疗检测香不香???手握红外热成像核心部件的国产替代的睿创在疫情结束后扑面而来的大牛市中会是什么样的一番光景,各位你的想象力够吗???!!!
(全文发了几遍没发出去,我试试分段发 )
打开淘股吧APP
4
评论(46)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小白you

20-02-29 19:44

0
那么问题来了,现在价格都50块一股了,谁去炒作呢,不要这样忽悠人吧,哎
国信五一中路

20-02-29 19:40

0
国信五一中路

20-02-29 19:39

0
国信五一中路

20-02-29 19:39

0
英菲感知与艾睿光电一样,也是红外龙头企业睿创微纳的全资子公司,据了解主要提供经济型红外热成像及测温解决方案和产品,目前可提供基于氧化钒探测器的无挡片热成像模组、低成本热成像测温。 (我只是搬运工)
国信五一中路

20-02-29 19:38

0
位于烟台的艾睿光电默默无闻,但其下游厂商海康威视、宇视科技却鼎鼎大名。艾睿光电春位于烟台的艾睿光电默默无闻,但其下游厂商海康威视、宇视科技却鼎鼎大名。艾睿光电春节无休,其主打产品红外体温检测仪在这次疫情中成了公共场所防疫的“第一道防线”,被工信部纳入疫情防控重点物资。根据赛迪顾问报告,目前全国共有30家红外体温检测仪生产企业,艾睿光电进入TOP10之列。
国信五一中路

20-02-29 19:13

0
秦皇岛迎宾路

20-02-29 19:08

0
红外测温随着复工复学的来临需求肯定会爆发,而且现在不止中国,全世界都需要!最重要的是客单价比口罩可高多了,业绩提升会很明显
国信五一中路

20-02-29 19:01

0
复工了,测温仪够用吗?
新浪财经
02-28 11:50新浪财经官方帐号
关注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杨杨
九安医疗(002432.SZ)最近持续被投资者问到:什么时候能在京东上买到他家的红外测温仪?
对此,九安医疗的回复是,“争取在三月中上旬开始将线上订单按顺序发出”。这些订单来自京东、天猫旗舰店以及线下的商业渠道,总数已经超过14万台。但眼下,他们暂停了一切商业渠道合作,先“尽全力保障防疫需求”。
这是整个行业的一个缩影。
在机场、火车站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外,随着全国范围的陆续复工,无论是小区、超市,还是银行、地铁等场景,都催生了大量测温防疫的需求。
尽管行业内的主要生产商已经在尽力释放产能,但和此前吃紧的口罩类似,红外测温仪还在追赶复工潮。
赛迪顾问最近在一份报告里说,除了短时间内需求暴增外,“部分核心材料供给不足、春节期间人员召集难”影响了产能的恢复。
这种情况很可能在3月份得到改善。
随着产业链的整体复工,红外测温仪从2月11日前后进入产能暴发期。赛迪顾问预测,相关产业链企业复工率100%的话,全自动红外测温仪和手持设备每天能生产1500台和15000台,大约1个半月就能满足市场需求。
1个月用掉1年的产量
随着各地复工潮陆续到来,红外测温仪的需求随之暴增。体温检测是新冠疫情的第一道防线。
目前的红外测温仪有全自动和手持两种。全自动红外测温仪不用接触,短时间可以远距离测量多人体温;手持式设备则应用更灵活,价格也只有前者的1/200。
数据显示,截至2月2日,国内各地对两种测温仪的需求分别是2万台和超过30万台。而2019年,全国生产的两种测温仪分别也只有2.98万台和30万台。
也就是说,2020年1个月的需求,就和去年全年齐平了。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
工信部原材料司司长王伟此前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预计今年全国对红外测温仪的总需求将超过60万台,其中全自动的需求为6万台,手持式则需要55万台。
由此催生出的,是一个几十亿元的新市场。上海证券认为,国内仅交通运输领域对测温仪的需求就有41亿元的市场空间,其中地铁站、汽车站分别有17.8亿元和13.3亿元。
受此刺激,红外测温仪的上市公司受到了追捧。春节后第一周的交易日,高德红外的涨幅就高达34.79%。大立科技同期则走出了三个涨停板,一个月内股价累计上涨47.85%。
中国有完整的红外测温仪产业链。处于核心地位的是30家生产制造企业,其中有7家是上市公司,艾睿光电则是睿创微纳(688002.SH)的全资子公司。不过,要想消化目前的需求,整个行业还需要时间。
高德红外在给《财经国家周刊》记者的回复中提到:生产进度上,预计本月会交付超过1万套全自动红外测温仪。相比之下,目前大立科技和华中数控的月产量分别还只有2000套和1000套。
以这三大主力军目前的产能总和,要满足6万台的需求,需要超过4.6个月。
产能已经开始恢复
这已经是整个春节相关企业“轮轴转”下的结果。
不同于其他一些领域,红外测温仪的主要企业早早就复工了。华中数控、高德红外、海康威视等从1月23日起就恢复了生产,艾睿光电、大立科技等也在大年初四复产。“假期无休、生产和服务24小时轮岗”是这些企业的共同状况。
不过根据记者调查了解,目前的产能仍然受到一定影响。
首当其冲是春节假期和疫情的叠加影响下,这些企业同样遭遇了“员工到岗复工难”。
工信部2月2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当日全国温测企业的复工率为50%。对应的生产数据是,全国一天生产的全自动红外测温仪只有800台。
到2月13日,高德红外称复工人数已经达到1500人,占总量的70%。这已经是整个行业比较高的水准了。
另一个影响产能的因素,是配套企业复工率不足,导致很多原材料缺乏。王伟在上述新闻发布会上说,这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
红外测温仪产业的链条非常长。这个看似简单的仪器包含众多零部件,从镜头、体温探测器、传感再到信号处理、显示输出,上游还涉及芯片设计、生产、封装等环节。因此需要多个产业、企业的协同配合。
由于此前需求稳定,生产厂商一般都不会多备货。一家制造企业人士告诉记者,“红外测温仪都是定制化生产,之前每年的产量也就几百台”。需求暴增,“很多地方的卫健委、医院都打电话来(要货)”,他们手里的原材料不够了。
但在当时,上下游配套企业也都还没复工。生产企业只能向关联企业“紧急求援”。联创光电华天科技就是在华中数控、鱼跃医疗的求助下紧急开工的,赶工红外测温仪的连接线和封装芯片。
这种情况在1月30日已有所改观,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医疗物资保障组紧急通知,要求组织做好红外测温仪及配套零部件生产企业复工复产的工作。随着上下游产业链在2月10日陆续复工,预计红外测温仪的生产能大幅度提速。
还需要支援芯片
不过,核心组件紧缺仍是一大问题。红外测温仪的核心部件是红外的体温探测器,相应的芯片技术又是其中的核心。
2016年11月前,探测器和芯片都要依靠进口,直到烨映电子掌握核心技术。赛迪顾问在前述报告中说,我国的温测产业在关键物料上仍然无法自给。电子行业中的专家判断,红外测温仪的国产化率为20%左右。
只有少数几家公司没有芯片困扰。
艾瑞光电、高德红外此前都曾公开表示,无论是芯片还是探测器,库存和产能都相对充足、能满足生产需求。高德红外的芯片储备还有3万片。它们都是少数派,既有芯片、探测器,甚至还能做组件和成品的。大立科技近期也表示,对此有独立研发和量产的能力。
不少企业仍在为此发愁。作为核心供应商,烨映电子储备有限,到1月23日它的库存就空了。即使紧急复工,扩产的难度也很大,这时候成本更贵、原材料也受限。
临时从外海采购也不太现实。据相关企业方说,至少需要半年时间才能到货。不仅因为有报关、物流等问题,原厂、大代理商可能也并没有现货。
红外测温仪此前的需求稳定,上游厂家不会多产。“即使有储备,也大多是为专门客户准备的,不一定能调拨。”硬之城创始人李六七说,这类产品多是定制的,不同企业的规格也不尽相同。解决办法除了与供应商协商之外,就是寻找各种替代方案。
国内红外测温仪生产企业缺的“芯”,还不止这一种。典型事件是1月23日,华中数控多个渠道发布物资紧缺公告。他们为紧急生产红外测温仪采购的物料,缺少了1000只美国 ISSI 公司的内存芯片,公司董事长陈吉红不得不求助朋友圈。
需求的持续攀升下,各类芯片、相关组件的紧张问题也待解。“半导体行业中的个人、我们这样的平台,都在想办法帮忙。”李六七说,无论是用朋友圈关系,还是调用供应商网络,都在努力对接可能的资源。
国信五一中路

20-02-29 18:59

0
论坛“daotui”不能打???这个词那么可怕吗???
国信五一中路

20-02-29 18:55

0
终于知道卡在那句话了。改一下补上:
睿创的主营属于上游核心的红外MEMS芯片、探测器。这个牛在往前数三年全靠进口!!!就是这几年国产化也才20%,还是主要靠大量的进口。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