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估值的逻辑是参照信达生物-B(711亿港币)。考虑A股的科创板议价,我毛估估神州的应该在值1000亿以上。
,目前
神州细胞还没有任何销售,这个让我看到这笔投资估值的弹性。
通过对比,1:神州的管线资源要优于信达:2 神州创始人的技术资历要强于信达,3 团队实力弱于信达(上市后,会的提高对高端人才的吸引力)
在进行横向对比之前,=先说一说神州细胞的“亏损” 。亏损是因为神州至今没有产品销售。没有销售,哪里来的利润?
那么应该如何对这种没有利润的企业进行估值呢?我选择的逻辑就是“存在即合理”
按照可比原则,检查了一下现在港股上市企业的市值
康宁生物:港股 166亿市值 ,复宏汉霖,港股 282亿
百奥泰,科创 235 ,
泽璟制药,科创,184亿市值,神州细胞,科创 318亿市值(截至6月22日收盘)
所以结合他们的管线资源对比来看,我个人的判断是,如果要在这一波无利润上市(港股+科创)的
生物医药 企业里做风投,神州细胞是最
值得买入的。
在我看来,真正能和神州细胞对标的应该是信达生物,以下是和信达生物的一个简单对比,哪里考虑不周,请各位业内资深大咖多多指点,不胜感谢!
信达生物-B: 有包括20个品种在内的研发管线,3款生物类似药
神州细胞: 21个
创新药物,2个生物类似药,7个品种已经获得北京市的《药品生产许可证》
信达生物的团队:公司创始人俞德超先生曾在美国和中国多家生物制药企业担任高管职务,参与发明或领导多个新药上市。核心管理团队来自
礼来、罗氏、
安进、
辉瑞、
百时美施贵宝、迈瑞等大型医药企业。
神州细胞的团队:
1996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 ,博士期间共发表SCI论文十篇,首创以化学计量模型控制的动物细胞高密度流加培养工艺技术,1995年将单克隆抗体产量提高到2400毫克/升,比当时文献报道最高水平提高10倍以上,该技术通过麻省理工学院生物技术中心的产学研联盟(consortium)向联盟付费会员提供无偿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在生物技术产品的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于1996年加入美国
默克公司(Merck & Co., Inc),从事病毒疫苗的研发工作,负责开发了三个全球上市疫苗产品(Varivax;,Proquad, Zostavax;)的生产工艺,拥有发明专利3项。
领导建立了全球领先的腺病毒载体艾滋病疫苗生产工艺,该工艺目前仍是人用活病毒疫苗全球规模最大的细胞培养和病毒生产工艺,并在2000L规模下实现cGMP生产,工艺验证能够放大到15000升。(注意陈薇院士的新冠疫苗就是腺病毒载体)
依托核心技术,神州细胞独立或牵头承担了29项与公司创新药研发技术或业务相关的重大科研项目。其中,包括全人源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单抗的临床前研究、制备抗体和融合蛋白药物的动物细胞大规模高密度流加培养关键技术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