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黄光欲出来的第一个动作

20-07-03 19:47 744次浏览
第七人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出狱归来后,对于黄光裕能否带领国美,重新找回曾经的荣光时刻,质疑或是力挺,外界各种声音不一。
  
要知道,这些年里,不论线上还是线下零售,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黄光裕重掌国美后,会率先打出哪张牌来迎接眼前的挑战,市场保持高度关注。
  
谜底揭晓了,从生鲜领域寻找突破口。
  
近日,国美在北京通州开出首家社区超市——美+生鲜生活超市,主打生鲜商品,商品多为散售形态,商品价格也很“亲民”。此外,该店还推出了“到家服务”,满59元可免运费。
  

国美零售CFO方巍表示,美+生鲜生活超市定义为社群店,打磨成功后会发布开店计划,未来主打造500到800平方米的社群店。
  
国美的基本盘一直是家电,突然切入生鲜这一高频品类,这背后黄光裕有怎样的盘算?
  
当下生鲜市场,俨然是巨头混战的格局,受疫情影响,行业今年整体迎来高速发展,未来能脱颖而出的关键又在哪?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在本文中探寻答案。

国美第二次试水生鲜
  
线下零售的市场份额不断受到线上蚕食,这几乎是不可逆的趋势。
  
国美的老对手苏宁,这些年虽然也在不断进行新的尝试,包括与阿里联姻,在策略重心上逐步往线上倾斜等,但从效果来看不尽人意,重资产模式、经营成本和流量等问题始终制约着传统线下零售巨头的转型。
  
同样在主营业务走下坡路的国美也深知这一点,所以选择更高频次的生鲜品类,可以看做是寻找全新的流量入口,为国美的APP和小程序等线上零售引入私域流量,从而打通线上和线下完成华丽蜕变。
  
事实上,这并不是国美首次试水生鲜超市。早在2018年,国美就在在沈阳落地5家青云里生鲜超市,门店面积在150~200㎡。而据大众点评显示,目前青云里生鲜超市已无营业门店。
  
再次切入生鲜领域,国美除了看重它“高频次、高需求、大规模、新流量”的品类优势外,还因为受年初疫情影响,线上下单买菜刺激生鲜电商迅猛发展,居民尤其是中老年群体线上消费的惯正加速养成,现在入局成功的可能性大幅提升。
  

唯有扫码才能通行,这样全国统一的防疫措施把不少大中城市里的中老年用户群体逼着学会并适应了使用互联网 服务。
  
数据显示:阿里本地生活春节期间,“60后”用户线上买菜的订单量翻了四倍;每日优鲜今年1月23日至2月23日期间,40岁以上用户增加了237%;美团“60后”、“70后”用户分别以36.7%、31.5%的占比成为外卖新客增长的主力;饿了么平台外卖生鲜的50岁以上的用户,环比节前增长了2.3倍。
  
而在家电零售领域,国美与后来居上的电商巨头们较量已无太大胜算。未来,一旦美+生鲜店这一业态打通,而后便可大规模复制扩张,国美就有可能由低频的家电品类过渡到中高频的社区生鲜行列中来。
  
在这条新赛道上,行业格局暂未定,明显存在更大机会。
  
当然,生鲜是“自营+自采+损耗自担”的经营模式,与国美过去的“联营+租赁+损耗供应商承担”模式有着明显差别,这对国美管理层来说也是不小的挑战。

巨头涌入,盒马鲜生成“黑马”
  
目前,国内生鲜市场主要以农贸大厅、批发市场和街边水果蔬菜摊位组成,是高度分散化和原始化的市场,这种传统的商业形态在互联网数字化进程中必然会被升级优化和取代。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调查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市场交易规模约为322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9.4%。预计到2020年底,中国生鲜电商行业市场交易总额将突破4600亿元。
  
如此庞大的蛋糕自然吸引众多互联网巨头涌入,从阿里巴巴 的盒马鲜生、京东 的7FRESH、苏宁的苏鲜生、美团的小象生鲜加上最近国美的美+生鲜,很少有行业像生鲜领域这般热闹非凡。

疯狂烧钱堆技术,圈用户,这是互联网大公司玩跨界的常规打法,这也让行业门槛越来越高,最后变成只有巨头才有资格玩的资本游戏,众多中小玩家被加速淘汰出局。
  
据统计,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迷你生鲜、妙生活、吉及鲜、安鲜达等多家生鲜电商或因资金链断裂、或因运营问题相继破产倒闭。
  
由此留下的市场份额缺口,便由巨头们蜂拥而上顺势填充。在这里重点说说盒马鲜生。
  
  6月29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了“2019年中国超市百强”报告。其中,华润万家以951亿元的销售规模位居榜首,大润发以947亿元的销售规模位居榜单第二,这都不出奇。
  
引人瞩目的是,在超市百强中,盒马鲜生成为年销售额增长最快的“黑马”。
  
自2016年问世以来,盒马鲜生仅用了三年多时间,便跃居中国连锁百强榜单第47位,它的打法和思路确实值得说道。
  
作为以生鲜为主打特色的新零售模式,盒马一直秉承供应链能力是制胜关键的发展思路。
  
生鲜的标准化、规模化和品牌化,是生鲜电商普遍面临的难题,而盒马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从农产品 产业链上游切入,这不仅能保证供货渠道稳定,还可通过自主品牌形成溢价效应。
  
近期,盒马在四川丹巴县、湖北仙桃、上海崇明、甚至非洲卢旺达等多地都建立起专供自己的“盒马村”,意图打造生鲜商品的护城河。
  

“盒马村”是盒马自有品牌的蓄水池。不同于传统商超,盒马的自有品牌是按照品牌商的逻辑来做,在线上线下进行全渠道销售。
  
截至2019年年底,盒马自有品牌的产品数超过1000种,销售占比在10%以上,正成为构筑护城河的一大利器。
  
盒马鲜生,作为阿里在新零售领域的首个尝试,经过短短几年的摸索,不仅定位和经营思路越来越清晰,凭借独到的模式正成为行业黑马,非常有参考意义。
  

得冷链者得生鲜天下
  
生鲜市场竞争的本质依旧是供应链的竞争,在新零售的风口里更是如此,需要在仓储、冷链物流、品控、技术等诸多环节进行高成本投入,尤其是冷链技术的打造至关重要,业内有句话叫:“得冷链者得生鲜天下”。
  
目前,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规模从2012年的1100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3035亿元,年复合增长19%,其中生鲜电商交易规模约为1947.8亿元,近五年复合增长率为72.7%。
  
中物联冷链委最新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对冷链的总需求量已达23308万吨。

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与冷链物流相关的企业有4.2万家,近十年来相关企业注册量呈现不断增长趋势:
  
其中2017年注册量突破0.5万家,2019年注册量突破1.0万家,实现两年翻一番。
  

进入2020年,发展势头更加迅猛,单单2020年第二季度,我国冷链物流相关的企业注册量高达3656家,相比今年第一季度环比上涨102.9%,相比2019年第二季度同比上涨52.0%。
  
冷链发展势头虽然迅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冷链仍有充足发展潜力。
  
2018年我国的冷藏车保有量为18万台,较上年增加4万台,同比增长约28.6%;2019上半年冷藏车销售量约为2.3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6.7%,而美国的冷藏车数量约为我国的5倍。

还有,我国冷库总量虽与美国冷库总量持平,但人均占有冷库的数量仅为美国的1/4。
  
另外,新增冷链企业数量如此庞大,也很大程度反映出国内冷运市场分散,市场参与者主要为众多区域性或地方性的冷链企业等问题。
  
冷链物流市场的竞争者可以分为四类,分别为:由传统物流企业转型,生产商自建自营的冷链部门,专业冷链服务商,国外冷链巨头联手国内企业设立的合资企业。
  

从巨头布局冷链物流来看,电商巨头和快递巨头正加速布局冷链物流领域,比如京东和顺丰都动作颇大。
  
顺丰是国内首个初步建立全国性冷链网络的物流公司,网络覆盖具备绝对优势,主要客户有:大希地、绿雪生物(卡士酸奶)、小南国 、朴诚乳业等。
  
京东早在2016年开始便积极布局冷链物流。2017年7月,京东宣布在冷链领域与日本物流巨头雅玛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截至2019年底,京东物流已在全国10个主要大城市建成13个冷链仓,B2C网络覆盖超过300个城市。
  

小结

生鲜赛道成长空间巨大,国美二次试水也寄托了黄光裕重回巅峰的不老雄心。但在如今巨头环伺下,国美不论是资本还是技术的较量上都讨不到明显好处。

可能性或许在冷链这一环。目前,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势头正猛,但冷链产业毕竟起步晚,其发展成熟度距离国外的冷链运输网络仍有不小的差距,冷链物流的各个环节目前“断链”问题依然严峻。

如果国美,能把它在传统家电领域,深耕多年的供应链管理优势和运营经验,进一步拓宽到生鲜领域,这个胜算或许会大很多。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