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中芯国际19日上会,中芯火速回A启示录

20-06-17 21:49 1257次浏览
大将粟裕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近日,上交所官网显示,芯片 制造巨头中芯国际将于6月19日上会。从申请科创板到上会仅18天,进展之神速大超市场预期。

本次回A,中芯国际欲募资 200 亿元。回归国内资本市场融资,对公司是持续进行高投入的先进工艺研发的重要举措之一。
打开淘股吧APP
1
评论(12)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zhangyt321

20-06-18 08:57

0
中国加油!
大将粟裕

20-06-17 22:32

1
据Counterpoint数据显示,2020年4月份,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6937万台,同比减少41%。华为这次在市场份额排名当中,占比为21.4%,而三星占比仅为19.1%,首获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销售额第一!  这次三星市场占有率下降主要是由于疫情爆发,其最大用户市场——印度,封锁城市导致销量下降。而且疫情迫使三星在印度的大量工厂不得不停产,影响了三星的供货能力。再者,因为美国对华为的抵制和不公平待遇,激发了不少中国人的爱国之心,纷纷抢占先锋,高举华为旗帜,力挺华为。
大将粟裕

20-06-17 22:29

1
中芯国际连创历史新高
大将粟裕

20-06-17 22:21

1
招股书披露,这 200 亿元,40% 会用于12英寸芯片SN1项目,承载 SN1 项目的主体是中芯南方,成立于 2016 年 12 月,是中国大陆第一条 FinFET 工艺生产线,规划月产能 3.5 万片/,已建设月产能 6000 片。招股书提到,截至 2019 年 12 月 31 日,中芯南方仍处于开办期,其运营的 12 英寸先进制程产线处于试生产阶段。融来的钱,就是填补这个研发的窟窿的。
此次融资的 40% 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主要是为了改善公司资本结构,提高抗风险能力,中芯由于研发投入较大,短期内的偿债压力也不断增大,需要公司需逐步优化负债结构,降低短期负债比重。
大将粟裕

20-06-17 22:20

1
关于财务
此次中芯国际登陆科创板,拟发行不超过 16.86 亿股(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之前),占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 25%,募集资金总额 200 亿元。
200 亿元,在科创板已经算很高了,已经超过此前中国通号的 105 亿元,创下了科创板融资的新纪录。 
 
大将粟裕

20-06-17 22:18

0
今日,南下资金净买入中芯国际6.40亿港元,净买入腾讯控股1.73亿港元,净买入阅文集团2.48亿港元,净买入建设银行(6.310, 0.00, 0.00%)2.30亿港元。此外,南下资金今日净卖出小米集团4.69亿港元。
数据来源:华盛证券
大将粟裕

20-06-17 22:13

1
当前,中芯国际火速获批回A上市的这一笔,其实并不浓厚,但至少达成了一个共识,来改变过去的一些常识,甚至是谬误。只有不惜一切代价花钱在*技术研发和突破上,长远来说,所付出的总代价才是最少的。
正如《西虹市首富》的王多鱼说的那句话:“钱是王八蛋!我们要尊重梦想”,不是一代人几代人的那种,是整个民族命运的那种! 
 
大将粟裕

20-06-17 22:11

1
未来中芯国际14nm的收入占比将远高于28nm,对整体的ASP及毛利率会有较大改善。盈利有利于反哺研发,形成良性循环,为中芯国际的发展和迭代续航。

2020 年公司启动新一轮资本开支 43 亿美金,相比 2019 年 20亿美金同比增长 115%。背后有国家资本的支持,有了14nm的突破,这些都支撑中芯国际的资本开支及资本投资密度或会持续提升。2017年-2019年,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16.72%、19.42%及 21.55%,是其他头部晶圆代工厂的两倍有余。而这个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还在逐步拉开,成为追赶其他竞争对手的重要武器。 
 
 在“举国之力”的决心下,中芯国际基本已经达成14nm的胜利,那么7nm、5nm、3nm还会远吗?国产替代的历史性机遇已经开启,中芯国际的黄金时期或许即将到来。
大将粟裕

20-06-17 22:09

1
可是FinFET 结构制造难度加大,一直是一块非常难啃的硬骨头,把世界上绝大部分的企业拦截在外。但是一旦攻克,先进的FinFET工艺便可以持续用在7nm、5nm。
目前,在“ 3nm”节点上,三星宣布了一个名为“ Multibridge”的GAA HNS,该工艺是FinFET的改良升级,而台积电仍在继续使用FinFET。即使到了3nm,FinFET结构仍能发挥重要作用。不同于28nm,中芯国际攻克FinFET,是一举攻克14nm至3nm的关键结构。 
 
 

另外,14nm对中芯国际的盈利能力的改善远胜于28nm。28nm在技术上的意义很大,但对盈利的贡献并不大。在中芯国际28nm 产能爬坡时,全球28nm产能已经十分充沛,市场的需求端却放缓增长,呈现供过于求。整个市场28nm存在普遍的低利用率问题。而低利用率意味着高额的均摊成本,另一方面台积电为了争夺客户对28nm展开了激烈的价格战,使得中芯国际28nm产品的价格受压。因此,中芯国际的28nm的产品毛利率较低,收入占比也低。

 
 
图:台积电的28nm是其最不能满产的制程,资料来源:Gartner

但是14nm完全不一样。供给端来看,能生产14nm的晶圆厂寥寥无几,联电更是放弃了大规模14nm扩张而关注于28nm等成熟支撑。14nm的竞争格局相较28nm的有明显改善,价格战可能性较小。另外,14nm的产能在2020年以来呈现供不应求。以台积电来看,2019年Q4其12/16nm产线已到达满产,22/28nm产能利用率才仅为60-65%。
大将粟裕

20-06-17 22:06

1
2011年-2018年,中国芯片设计的收入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5%,近两年更是保持超过30%的年同比增长率中芯国际在国内重要的客户包括海思半导体、格科微、兆易创新、紫光展锐、中兴微电子、华大半导体、全志科技豪威科技、思立微这些优秀的公司。在国产代替的机遇下,这些公司均呈现出高成长性,未来将进一步保持高景气度,缩短与国际厂商的差距。产业链下游的发展,无论是对公司订单,还是技术共同发展皆大有裨益。 

另外,作为半导体产业链的永远的制高点——材料和设备领域,芯片制造设备的国产替代进程也在加速。例如在刻蚀机领域,有中微公司,PVD、CVD方面有北方华创,清洗设备有盛美半导体、至纯科技。由于产业链上下游的高度支持和配合,设备公司缩短了从研发到成功投入生产的时间,这些“默契”将成为中芯国际的坚强后盾。

14nm将成为关键转折点

中芯国际在2019年下半年实现了14nm的量产,前已量产14nm 麒麟 710A 处理器,并在积极推荐 N+1 / N+2 FinFET 工艺。14nm的产能还有待爬坡,在2019年取得贡献的收入尚少,占总收入仅1%。

很多投资者以为,14nm和28nm类似,都只是中芯国际向前突破的一个节点。多年以来,28nm对公司盈利状况的改善有限,另一方面公司因处于加快扩张的投入阶段,高额的折旧会进一步拖累中芯国际的盈利。因故,不少投资者还认为,中芯国际向前持续投入,会变成一场难以回本的烧钱游戏。港股市场上,对于中芯国际这只票,已不止一次,出现多空激战的局面。

但实际上,14nm芯片对于中芯国际的意义、对于中国芯片产业的意义全然不同。


技术上,14nm是中芯国际追逐第一纵队的关键一步。以往在28nm以上的制程,晶圆制造采用的都是传统平面MOS结构工艺。而14nm不一样,是开启半导体3D结构的历史性节点。14nm短沟道效应明显,业内多年研发,最后达成共识,唯有采用FinFET结构(鳍式场效应晶体管)才能克服。FinFET通过将栅极形状改制形成 3D 结构,从而增加接触面积,减小栅极宽度的同时降低漏电率,大幅提升晶体管空间利用率。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