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是零和博弈还是正和博弈,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决定了短线盈利的来源到底是来源于别人的口袋还是股票的内生价值的增长。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假如一个国家的货币量保持不变,那么股票交易不管怎么操作,你口袋的钱,他口袋的钱,我口袋的钱,最终加起来都是保持不变的,无非是从我的口袋转移到他的口袋,或者从你的口袋转移到我的口袋罢了。但很明显,对于一个经济处于增长的经济体而言,由于其生产总值在不断的增加,为了保持物资——货币之间的固定对应关系(物价水平),那么货币量也是不断增加的,在这种情况下,你口袋的钱未必就来源于别人的口袋,而可能来源于企业(上市公司)生产所获得的利润,当央行降息降准时,由于货币量增加,同样也会导致股票的估值提升和股价上涨(但如果降息没有促进经济生产,生产量落后于货币量的增加,那么就会导致物价上涨,这是央行希望避免的结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就能更好的理解为什么美股能够如此的长期保持上升趋势了,美股的企业,比如
苹果 、
微软 、
芯片 等等,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因此具有较高的定价权和毛利率,其盈利来源于全球各地的消费者,美股的长牛是建立在全球各地消费者之上的,除了高科技产品的竞争力,还有美元霸权、美国军事手段作为护航。相比之下,中国股市之所以长期横盘于3000点,除了指数编制上的问题外,更多的还是产品的竞争力与定价权相对较弱(好一点的科技企业要么港股上市要么美股上市了,比如腾讯、美团、阿里、
京东 等等),在全球的产业链中,主要占据的是较低端的利润率较低的生产环节,当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正迈向高技术产业,美国之所以不断挑起摩擦,正是因为感受到了这种危机(比如华为的全球产业链)。未来的A股,假如能够有力的向上突破3000点的话,其逻辑支撑或许就来源于技术的提升。
从微观的角度来看,买卖股票的时候要学会思考股价短线向上爆发的逻辑是什么,比如政策利好、比如业绩超出预期、比如重组并购形成巨头、比如关键技术突破,这一切的一切或许都会导致股票实际价值的增长,那么赚取这种实际价值增长并不需要建立在别人亏钱的基础上。割人者人恒割之,假如交易股票的目的就是掠夺别人的财产,那么总有一天你也会被别人掠夺财产,股票的盈利最终还是来源于对于价值的发掘,对于人性的纠错(作手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