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降解塑料现状:尚处发展初期阶段 中国替代传统塑料空间巨大
降解塑料是指一类其制品的各项性能可满足使用要求,在保存期内性能不变,而使用后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能降解成对环境无害的物质的塑料。可降解塑料在土壤中3-6个月内就能降解,同时其他微生物吃掉这种生物塑料以后还能繁殖得更快,使土地更加肥沃。
降解塑料主要分为光降解塑料、生物降解塑料、光生物降解塑料。光降解塑料需要充足的光照才能降解,带来了很大局限性,所以光降解塑料的推广并不好。生物降解塑料成为目前主流的降解塑料种类。
可降解塑料按降解方式分类及优缺点介绍
生物降解塑料根据原材料来源不同又可分为生物基生物降解塑料和石油基生物降解塑料。生物基可降解塑料包括聚乳酸(PLA)、聚羟基二甲酯(PHA)等,以生物质资源制得的可降解塑料,能够减少传统
能源消耗,但存在与人争粮的问题;石油基生物降解塑料包括聚己内酯(PCL)、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等,主要原材料包括 PTA(3758, 58.00, 1.57%)、乙二酸、丁二醇等油基或煤基化工产品。
根据欧洲生物塑料协会数据,全球生物降解塑料产能合计约为107.7万吨,以淀粉(2398, -4.00, -0.17%)基降解塑料为主,2019年淀粉基降解塑料产能为44.94万吨,占全球生物降解塑料产能的38.4%,PLA、PBAT分别占 25.0%和 24.1%,位居二、三位。投资建设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的企业很多,但能规模供货的企业有限,主要的厂商包括 BASF、Natureworks、Novamont 、Corbion-Purac 以及
金发科技等。
近年来中国国内企业积极布局生物降解塑料,但推广较缓,产能利用率仍较低。2018年国内可降解塑料产能达到45万吨,产量为13.5万吨,产能利用率仅为30%。相对于国内塑料产量1.08亿吨,国内生物降解塑料占比仅为0.13%,若推广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
2020年1月19日发布的《意见》中对于替代品是做如下规定的:推广应用替代产品。在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推广使用环保布袋、纸袋等非塑制品和可降解购物袋,鼓励设臵自助式、智慧化投放装臵,方便群众生活。推广使用生鲜产品可降解包装膜(袋)。建立集贸市场购物袋集中购销制。在餐饮外卖领域推广使用符合性能和食品安全要求的秸秆覆膜餐盒等生物基产品、可降解塑料袋等替代产品。
可降解塑料无论从环境保护、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还是合成特殊性能的高分子材料出发,均符合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受高成本以及技术壁垒较高的影响,可降解塑料仍让处于推广阶段,未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加强,以及相关政策引导,预计可降解塑料发展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