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77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前两天关于股市实施单次⎧T+0⎫的讨论甚嚣尘上。简单说就是当天买入后还可以再卖出。卖出后可以继续卖入这一点没有发生改变。从周一的情况来看,市场解读为利好,券商上涨逻辑是没有问题的,也带领大盘走出了一波上涨。但本人作为浸淫市场20多年的老韭菜,对于单次T+0旗帜鲜明的反对,原因有一下几点。
第一,实施单次T+0上涨时会增加市场的卖盘,而买盘并未增加。举个简单的例子。当天某只市场的小盘股横盘换手率为40%。后来股价上涨8%,换手率增加到60%。在T+1的市场当中,这支票的卖盘已经逐步衰竭。虽然理论上还有40%可卖盘,但实际交易中就算新股的换手率超过90%的也不多。所以就算是新股大约还有30%的可卖盘。而实施单次t+0之后,理论上的卖盘则还有100%,相较之前的30%可卖盘。抛压增加了三倍多。当然在实际的交易过程当中,很可能有人在3% 、4% 、5%就进行了抛售,股价根本无法达到T+1市场中的6%。或许只能涨到3%。严重打压股价上涨的热情。一个不赚钱的市场,如何能提升市场的吸引力呢。
第二,其实下跌原理也是一样的,由于下跌趋势的形成有可能会造成买入盘再次割肉卖出的情况,肯定是增加了卖盘,如果科创板依然还保留涨跌幅限制的话,很有可能会加速股价跌停,在跌停板上的恐慌性抛压将会成倍的增加。如果碰到之前股灾的那种情况,这个单次T+0制度更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第三,一个国家的一个国家的证券交易系统应该是非常审慎严肃的。是关系到国际民生的大事。在制度上一定要维持相对的稳定。频繁改动交易制度只会造成交易者的无所适从,市场之前经历过熔断制度的改革,现在又改革涨跌幅限制,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还未可知,现在就考虑退推出T+0制度是不是太激进。
第四,中国证券交易市场的问题从来都不是交易制度的问题。而是上市公司质量的问题和这个市场对好公司的吸引力的问题。管理者应该多从保护投资者的角度出发,对市场中的内幕交易、造假问题、投资者赔偿问题去多做有益的探索。增强市场对优质公司的吸引力,让中国证券市场也涌现一些世界级的伟大公司,这才是市场管理者应该多去考虑的方向,让需要资金的好公司在这个市场上拿到钱,而让投资者赚到钱。
有理由相信,如果市场真的实行所谓单次T+0制度,很可能让科创板成为一个僵尸市场。给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到最后难逃被废止的命运,在中国证券市场诸多笑话中再添上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