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华夏大健康贺一海的文章~5月22日,证券市场周刊发布了一篇文章《
鱼跃医疗 高增长暗藏隐忧》,激起了鱼跃关注者的强烈反响。一海看完这篇文章后,发现里面大部分的所谓“隐忧”都是主观猜测,当然,也有一些问题是真正值得担忧的。
文章中主要提了几个鱼跃医疗的隐忧:
1. 业绩持续性问题。 2020一季度,鱼跃医疗营收同比增长15.80%;净利润3.83亿,同比增长55.16%。其中净利润增幅远高于收入,文章认为原因是:费用端的减少是一次性的,其中财务费用同比减少1500万,信用减值损失减少900万,营业成本减少约5000万。呼吸机、消毒感控、额温枪等产品的出货量大幅攀升,业绩高增长完全得益于极端条件下导致的供不应求,没有持续性。
对于这个问题,一海认为这并不是一个真正的隐忧。
首先,不管是什么原因,只要是正当经营,企业赚了钱不是好事吗?赚了钱还需要担忧吗?当下赚的钱越多,就越能推动企业的未来发展。
其次,文章里列的是一季度的数据,然后就对未来增长担忧了。可是二季度鱼跃业绩更有爆发力,不仅国内常规产品的市场快速恢复,出口国外的产品也是爆发式增长,连央视都报道了出口数据。疫情在巴西等发展中国家依然很严重,不排除下半年出口继续增加的可能性。
最后,谁都知道明年鱼跃不太可能保持今年这样50%以上的业绩高增长,但对于鱼跃明年后年的业绩增长,该对比的应该是常规年份而不是今年。而鱼跃前几年的业绩一直是稳步增长,当前各个业务板块都呈现良性发展的态势(这方面具体可参见一海几天前发布的《鱼跃的股价凉了吗?还有下半场》)。
2. 鱼跃的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尤其收入占比最大的家用医疗器械,竞争更加激烈,2020年大卖的还有红外额温枪、血氧仪等产品,这些产品的生产门槛相比呼吸机更低,在疫情之下大量企业蜂拥而入,未来可能会一地鸡毛。文章中还拿迈瑞和鱼跃做对比,认为迈瑞的研发投入远大于鱼跃。
对于这个问题,一海认为确实存在,但不是个大问题。
首先,鱼跃的产品技术含量不高,尤其是家用医疗板块的产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鱼跃的产品没有竞争力。美的、九阳、
苏泊尔 的小家电技术含量很高吗?鱼跃的重点是家用医疗器械,核心竞争力在于产品质量、产品体验度、品牌、销售渠道。迈瑞的重点是医院用医疗器械,核心竞争力在于研发技术。
其次,文章中提到鱼跃2019年研发投入占收入的比例为5.07%,而
迈瑞医疗 研发投入占收入的比例为9.96%,得出结论是鱼跃的研发投入强度很低。但实际上,鱼跃的营收有大概30%是手术耗材、针灸用针、消毒液、洗手液等、轮椅等简单的产品,这类产品的研发投入自然没法和迈瑞那种动辄几万几十万的医疗器械比了。而且,鱼跃医疗越来越重视研发投入,2019的研发投入同比增长了54%。
最后,疫情收益产品中的红外额温枪、血氧仪、呼吸机等产品是否未来会有大量竞争对手挤压市场呢?可能会,但影响并不会很大。疫情期间匆忙开辟生产线来抢着生产这些产品的厂家,在技术、品牌、渠道积累方面,都没办法和鱼跃相比,形成不了多大威胁。而产量方面,我相信市场自然会调节供应量,不用多久就能消化掉多余的产能。所以长远看,这个问题不大。
3. 商誉问题。2019年年末,鱼跃医疗的账面商誉7.36亿元,其中中优
医药 6.21亿元,上械集团5838万元。文章中提到,上海中优三年净利润完成值仅比承诺值多出来261万元,完全属于踩线达标。2016-2019年,上械集团收入分别为5.99亿元、5.9亿元、5.67亿元、7.1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242万元、7010万元、6958万元、3902万元。文中,作者质疑了上械集团的净利率波动大。
一海认为,商誉这个问题纯粹是作者的主观猜测,没有实际证据表明鱼跃的商誉会有减值的迹象。
首先,收购价格不贵。上械集团收购价为7亿元(完全控股),按这几年的净利润算,大概就是十来倍的市盈率,形成的商誉只有5000多万。中优医药的收购总价为14亿,根据这几年的净利润,市盈率大概是12倍,作为医院感染和控制领域的第一品牌,中优医药这价格是不贵的。
其次,中优医药业绩表现优秀,2019年营业收入6.25亿,同比增长19.35%,实现净利润1.59亿,同比增长31.21%,2020年就更不用说了,必然业绩大爆发,2020年完全没有商誉减值风险。而上械集团实现营业收入7.13亿,同比增长25.73%,公司称手术器械业务恢复显著。
4. 高额预付款疑点。文中提到了,2019年支付给了创艺卫生用品(苏州)有限公司的预付款9773万元,该公司主要生产各类无纺布清洁巾、清洁刷、纸巾等各类卫生用品,产品主要销售欧美、日本各大超市。
对于这个问题,确实存在疑点,公司在投资者问答中回复是:创艺卫生用品(苏州)有限公司是公司全资孙公司上海
联众 医疗产品有限公司所经营外贸业务的长期合作供方。由于公司2019年有3亿多元的外贸收入,由此联想,会不会是上海联众找创艺公司代工生产一些医疗清洁用品,然后销售到海外,所以预付款是原材料采购费用?
这个问题公司也没有详细解答,所以大家都只能猜测。但是起码并没有证据证明这个预付款有问题。
5. 关联交易问题。文中提到,鱼跃医疗2019年向关联方丹阳市华一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苏州日精仪器有限公司采购金额分别为2.8亿元、4271万元。然后文章作者质疑了苏州日精的高roe高利润率,并提出华一医疗是否也有类似情况?
一海认为这个隐忧纯粹就是猜测了。作者从苏州日精的期初净资产为584万,净利润342万这两个数据,就质疑该公司roe高达59%不正常,言下之意是该公司可能是皮包公司。如果苏州日精是负债率很高的公司不行吗?假设这家公司总资产是5584万,总负债为5000万,净资产就是584万。5000多万总资产的公司,承接鱼跃4000多万的业务,也是可以的吧?
更离谱的是,在没有任何数据的前提下,作者最后来了一句:“与鱼跃医疗关联交易额更大的丹阳市华一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是否也存在类似情况呢?”这是典型的捕风捉影。
6. 鱼跃医疗实际控制人吴总的历史污点。2018年,吴总曾因在2015年和2016年违法买卖股票和利用内幕信息交易的被证监会处罚。
这个问题,是整篇文章唯一没得洗的黑点。一海认为,这也是前几年一直压制鱼跃医疗股价的重要原因,是鱼跃不受机构待见的重要原因,是鱼跃最大的隐忧。吴总非常热衷于资本运作,虽然多笔运作都做的很成功,但是毕竟内生发展才是最重要的。
一海不奢望鱼跃可以成长为伟大的公司,但是起码今年鱼跃的业绩高增长是非常确定的,而未来一两年的稳健发展也是大概率的。
补充一下:考虑到目前鱼跃的短线散户还很多,所以估计还会有一段时间的震荡,建议大家控制好仓位,不要追高。几个月前我在公.众.号 “大健康产业研究” 里发布了一篇鱼跃医疗的基本情况介绍,刚接触鱼跃的朋友可以去看一看,也欢迎大家关注,多多交流!
发表于: 鱼跃医疗吧阅读 67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