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股市能使人致富。人们在加入这个市场前只看到了这一点,原来交易这么简单,涨了就买,跌了就卖就可以赚大钱,取最高价和最低价算一下如果自己满仓去做会赚多少钱,然后自己让自己算出来的数字感染的兴奋不已,激动异常,这么简单,然后信心十足的投入市场搏杀。这个时候的人不知道
金融 投资市场并不是他眼中屏幕上的图表那么简单,不知道进入金融市场需要掌握什么样的知识,眼中只有买和卖,开始也许会尝点甜头,初战告捷自然信心大增,满仓进满仓出,渐渐的他发现这个时候市场怎么老跟自己过不去,卖了就涨,买了就跌,而且反向入场点位时机均佳,好像市场反向的动力就差他自己那几手交易。这就是交易市场的魔力,赚大钱甚至是连续几次赚大钱十分地容易,而要保住利润,长久地保住利润却万分地难。每个人都有过赚钱的经历,不少人还有过在一段时期内连续多次赚大钱的经历,但有能力保住利润的却少之又少,最后的结果确往往使他们大失所望,这个结果就是市场只有少数人能够从中获利,甚至是暴利
市场是如何让你犯错的?是什么信息让你的痛苦回避系统起了作用?如果你相信任何事都会发生,你不必知道下一步如何都能赚钱,那么你就会永远正确。你的期望和市场状况一致,有效地中和了精神痛苦的概率。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真的相信交易就是概率或数字游戏,那么一系列亏损的是如何形成消极的影响的?如果你的优势概率很大,那么一连串的亏损后,你赢的概率就大了。一旦你相信了,你对于亏损的交易就不再会有消极的情绪。
不管是什么变数定义的优势,赢亏间的分布是随机的。如果每一次亏损让你离赢利更加接近,你就寻找下一个优势,准备好不保留,毫不犹豫地跳进去。另一方面,如果你还相信交易就是靠分析或靠正确,那么当你亏损后,你就会提心吊胆地去寻找下次机会,心里还在想会不会成功。如果你害怕错过机会,不怎么害怕亏损,那么你就要自己找信心。如果你害怕亏损,不怎么害怕错过机会,那么你就要收集反面的信息。不管是哪种情况,你的思想状态都无法实现持续一致的收益。
优势就是一件事发生的概率比另一件事发生的概率大。要想实现持续一致性,就要完全接受这个观点,交易不是希望、憧憬、收集信息以决定交易是否有效。你唯一要收集的证据就是一个定义优势的变数,它在任何时刻都有用。当你使用“其它”信息时,你就给你的交易系统添加了一个随机变数。变数多了,就很难决定哪个有效,哪个没效果。如果你的优势让你感到不确定,你就没有太多自信。不管是什么程度,只要没有自信,你就会体验到恐惧。讽刺的是,你会害怕随机的,不持续的结果,却没有想到你就是害怕随机的,不持续的方法。
另一方面,如果你相信优势就是比较高的概率,对于任何优势,赢亏都是随机分布的,那你为什么要收集“其它”证据来反对这笔交易呢?对于有这两个信念的交易者来说,收集“其它”证据没有实际含义。或者让我这么说:收集“其它”证据和10次掷硬币的结果是反面,现在决定下一次是积极,还是反面,是一个道理。不管你的证据如何说明下次是积极,还是有50%的机会为反面。同理,不管你交易的证据是多么充分,这个世界上只要有一个交易者反着做,你的证据就失效了。重点是,没有必要这么做!如果市场给你提供了优势,衡量风险,然后交易。
记住成为赢利的交易者是一个旅程,而非目的地。世界上并不存在只赢不输的交易者。试着每天交易的更好一些,从自己的进步中得到乐趣。聚精会神学技术分析的技艺,提高自己的交易技巧,而不是仅仅把注意力放在自己交易输赢多少上。
只要按照自己的交易计划做了应当做的交易,那么就祝贺自己,对这笔交易感到心安理得,而不要去管这笔交易到底是赚了还是赔了。
赚钱了不要过于沾沾自喜,赔钱了也不要过于垂头丧气。试着保持平衡,对自己的交易持职业化的观点。
不要指望交易中一定会这样或者那样。你所要寻求的是对事实的深思熟虑,而不是捕风捉影。
如果你的交易方法告诉你应该做一笔交易,而你却因没有执行而错过了一笔赚钱的机会,这种痛苦要远远大于你根据自己的交易计划入市做了一笔交易但是最后赔钱所带来的痛苦。
自大和因赚钱而产生的骄傲会让人破产。赚钱会让人情绪激昂,从而造成自己对现实的观点被扭曲。赚的越多,自我感觉就越好,也就越容易受到自大情绪的控制。赚钱带来的快感是赌徒所需求的。赌徒愿意一次次的赔钱,只为了一次赚钱的快感。
永远牢记,无论赢输,一人承担。赔钱为你提供一个机会,让你能够注意到交易中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
成功的交易者对风险进行量化和分析,真正的理解并接受风险。从情绪上和心理上接受风险决定你在每次交易中的心态。个体的风险容忍度和交易时间的偏好,也使得每个交易者各有不同之处。选择一个能够反映你的交易偏好和风险容忍度的交易方法。
交易者需要去聆听市场。要想有效的聆听市场,交易者就需要对自己的交易方法加以注意,同样,也要像关注图表和市场一样关注自身。交易者所面临的挑战是:去了解自我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然后有意识的去培养那些有利于自己交易成功的品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林肯也说过,"我如果要花八小时砍倒一棵树,那么我就会花六小时把自己的斧子磨的锋利。"在交易上,这一格言可以理解为:研究和学同样重要。往往为了交易所做的准备,所花费的时间要超过下单和看盘所花的时间。
绝大多数交易者都不如市场有耐性。有句古老的格言:市场会尽一切可能把大部分交易者气疯。只要有人逆势而为,市场的趋势就会一直持续。
1、如果总是做显而易见或大家都在做的事,你就赚不到钱。对于理性投资,精神态度比技巧更重要。
(1)投资需要 独立思考,杜绝盲目从众心理。独立思考是投资的一项必要素质, 也是巴菲特确立自己接班人的三项投资者必备素质之一。
(2)独立思考与兼收并蓄、广泛学的态度并不矛盾。
(3) 投资需要一定的反向操作。
巴菲特说过 :“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
反向操作是需要非常深入地分析和极为准确的把握的,不是简单地与大众对着干;
风险不可能避免,但如果清楚地将其牢记在心,我们可以成功地减少风险。
(1)风险无法避免,但是可以人为地减少风险、控制风险或者规避主要风险(或毁灭性风险);
(2) 在投资的过程中,要始终将“风险”二字牢记于心 ,要始终想到将风险降到最低、降到零风险。事实上,低风险、高收益的情况是能够存在的,是能够通过认真科学地分析把握的。
主要与证券类型相联系的准则没用了,而那些与人性和人的行为相联系的准则生存了下来。后者类似于陈腐格言,但是相当有用。以其中的三个为例:
①如果投机,最终你将(可能)失去钱。
②当大多数人(包括专家)悲观时,买;而当他们相当乐观时,卖。
③调查,然后投资。
投资中亘久不变的是关于人性的规律。在投资前,要洞悉人性和社会心理。在投资中反复出现的人性规律有:
①人有投机的惯性和冲动
格雷厄姆此书中的另外一句名言 :“在投资者的潜意识里和性格里,多半存在着一种冲动,它经常是在特别的心境和不同于常规的欲望驱使下,未意识到地去投机、去迅速且够刺激地暴富。”
② 人有快速获取财富(暴富)的贪欲(贪婪)
③ 人有在投资损失或者股价暴跌时的恐惧心理,损失所带来的压力是盈利带来的感受的两倍。(损失的痛苦倍强于盈利喜悦);
④ 人有旅鼠的本性,喜欢从众,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
⑤大多数人投资股票非常轻率,缺乏严谨和风险意识。
⑥ 人在投资中容易过分情绪化而失去冷静和理性。
要投资而不要投机。投机有可能短期获益,但是由于其发生亏损的概率很大,不属于大概率事件,类似于赌博,所以其获利模式不可能持久。事实证明, 随着操作次数的增加,投机者最终不免亏损甚至巨亏。
短期套利不是投机,因为它经过严密地分析,能确保本金安全和收获满意的回报,形式上像投机,实质上是投资的一种。
任何投资,都要经过全面地分析和认真的调查,否则就是投机、就是凭感觉的赌博行为。
交易者要取得成功至少需要过以下八道关:
一、止损关
交易初期,交易者通常入市不久就会遭受损失,甚至是一连串的重大损失。分析自己的交易记录后,才发现原来其中的一笔或者某几笔交易导致本金大失血,这时的资金曲线会表现为断崖式的下跌。
所以,交易者一定要防止发生大亏损的交易,要果断止损。止损是交易者最先接触也是最先学会的一门实战课程,它能保护交易者的本金支撑到下一关。
二、顺势关
学会止损后,交易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操作,却猛然发现自己的本金还是一如既往地减少,只是减少的速度慢了很多,即止损止损,越止越损。经过分析自己的交易记录,发现原来自己很多笔交易的方向有问题,与行情的大方向不符,所以很多交易最终都是止损平仓,这时的资金曲线表现为连续的碎步式的下跌。
如果说不止损会大失血,则不能顺势交易则会慢性失血,导致交易者慢性死亡。所以,即使没有大亏一笔的单子,但是多笔小亏损的单子累加起来同样会使本金越来越少。因此,一定要顺势交易,按照行情的大方向去做单。
三、轻仓关
交易者在做到了既能止损,又能顺势后,交易绩效有所改善,逐渐赢多输少,但此时,快速发财的欲望膨胀,胆子越来越大,仓位也越来越重,终于有一天出现了交易者虽然设置了止损但市场没有给予执行的机会,于是资金大幅回撤甚至出现重大亏损,一笔输掉了很多,这时的资金曲线表现为总体上行,但偶尔再次发生断崖式下跌。
这类似于健康的人遭遇车祸,交易中的意外总是不期而至的。交易者要认识到交易生涯中偶然性的重大负面作用,明白期望“一朝暴富”但结局却往往是猝死。要防止这种意外发生,就不能重仓,否则一旦出现特殊情况就没有了回旋余地。交易者要轻仓交易,不再急于求成。
四、择时关
学会了截断亏损让利润奔跑,但在轻仓操作下,赚钱的速度毕竟也慢了,于是交易者恨不得每时每刻都有交易做,恨不得每时每刻都有惊天大行情,整日东征西讨,一看到所谓的机会”出现,就一个猛子扎进去。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操作后发现,资金曲线上大的回撤虽几乎没有,但是资金曲线近乎上下波动而无明显增长。分析交易记录后发现,原来自己是在行情的震荡期不断操作,因为没趋势,或者说没行情,因此纵使做得再多再好也赚不到多少,倒是自己的交易费用上升了不少。
所以做交易原来不用每天都呆在市场中,有的时候休息一下反而效果更好,交易者此时明白了张弛有道,一年中只需要抓住那几次有限的行情即可,不必时时交易。
五、系统关
如果前四关过了,那么能让交易者快死、慢死、猝死的主要障碍业已都理清,即该吃的亏都吃过,该吸取的教训也都吸取了,至此一个较为完善的交易理念初步形成。虽然如此,但交易者还是会不时地犯一下上面所列的错误,例如有的时候止损不坚决,或一再放宽止损额,有的时候灵光一闪要抄个底,有的时候一放纵自己就重仓了,有的时候几笔亏损后急于翻本又过度交易。总是不自觉地错了改,改了又犯,仿佛永远无法杜绝。
因此,交易者必须把交易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操作规则,使之成为可供遵守的纪律。经历了艰苦的尝试,交易者终于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自己的交易系统,也意识到了一个完善的交易系统必须是初始资金、入场、止损、止盈、加减仓五位一体的系统,不可能先解决了其中的一个,再去解决其他的,所有的关节必须同时打通。
六、自信关
交易系统构建成功了,而且历史数据测试很理想,交易者心想终于可以轻松地赚钱了。但严格按照信号操作后,却碰到了连续亏五六笔的情况,极端的还有将近二十笔的亏损,交易者此时又开始怀疑自己的系统,认定系统必定有自己不知道的重要缺陷。
具有完美主义倾向和勤奋钻研精神的人往往又会陷入到系统的修修补补中,遗憾的是这个问题并非努力就可以解决,也许要经过很长时间交易者才会明白,连输连错不过是坏的游程在起作用,因为交易系统并不适合当时的行情,资金管理的作用之一就是要能熬过这种行情。
七、重复关
经过磨练,交易者明白了亏损是交易的必然组成部分,赚钱的交易不一定是好的交易,亏钱的交易也未必就是坏的交易。重读经典著作,才发现原来交易的奥秘前人都讲过,可惜不亲身经历就难解其中真义。这个阶段交易者已经可以稳定盈利了,但是交易者心中始终存有一个问题:成功是否还有其他捷径可走呢?换句话说,虽然交易者有了自己的交易系统,但是别人的交易系统会不会更好呢?不能为了抱牢一棵树而放弃整个森林,于是交易者又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其他系统的设计和测试中来,结果不甚了了。
其实,只有经历了很多的挫折,吸取了很多失败的教训,交易者才会形成自己的交易理念,而系统就是要将这个可行的理念具体化,从这一点看,所有的交易系统都有相同的特点,万变不离其宗。因此,交易者应专心按照既有系统信号操作,不断重复盈利模式,资金才能稳定增长。
八、自在关
通过上述修炼,交易者防止每个错误的方法都已规则化,并且每次交易都能做到严格执行规则,这时的资金曲线逐渐上行、斜率适当且没有很大的回撤,交易者自身也会感觉到交易不那么累了,虽然还在天天盯盘,但是做单数量越来越少,成功率却越来越高。此时交易者相信自己的交易系统,也明白系统虽然有一些缺点,但是坚持下去,赚钱是必然的。这时候,交易者定力仍然不足,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干扰,比如自己仰慕的高手的建议、有关庄家主力的报道、似是而非的基本面信息等,交易者还会因轻信而犯错吃亏。
这一阶段交易者最重要的是修炼定力。随着心态的不断改善和经验的丰富,交易者渐至耳顺境界,能轻松辨别信息的真伪轻重,不为外界信息所扰。此时交易者回顾自己的交易记录会发现,原来一年之中单子虽不多做,但钱并不少赚,长此以往,必能逐渐达到财务自由。
交易遇到的各种状况,带来的痛苦和快乐难以用语言表达。开始就赔钱是好事,赔钱买教训是肯定的。交学费是每个参与者都不能省略的过程,赔自己的钱是学和懂得风险的最佳方式,要勇于面对。遇到挫折,自然想退回自我的内心以求保护;此时合适的独立思考和反省,会令挫折显出意义并闪出光亮。曾经的经历,无论好坏,只要认真反省,都是财富。尽量找以交易为生的人为良师益友去交流,或多看他们写的书,并多独立思考。
要学会忍耐。对心存敬畏的市场,要耐得住寂寞。市场大部分时间是无趋势的,出入点一般在震荡边沿和趋势出现时。无论做震荡还是做趋势,都要耐得住寂寞。持仓时,要耐得住,要控制获利了结的冲动;空仓时,也要耐得住,面对诸多诱惑却视而不见。也就是说,除非DT,对于短线、波段和长线交易,大部分时间都不动作。等待和忍耐的好处是能对市场做冷静的观察和跟踪,并对行情做出细致入微的理性判断,同时拟定相应的对策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