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随着新股发行的常态化,市场的资金已经开始出现一些新的模式。目前是科创板涨跌幅20,如果这种试点今后继续扩大,目前一些激进的超短模式还会继续分化。不过,炒作的主导核心其实一直没变,那就是硬逻辑,不管是硬核科技,还是基本面实锤等提法,都是价值投机和投资的一些变通。
超短参与过很多加速拉升的个股,特别是激进追高的时候,有些股调整一下会继续上涨,有些股就A字死翘翘,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基本面和炒作逻辑是否过硬。但凡大坑的,基本都是纯概念瞎炒,业绩没有反映的个股较多。今后对于基本面很差的个股,要不就是启动第一时间参与赌博,要不就是直接放弃,追高的代价太大,类似的个股比如2255炒氮化镓,0662炒智慧城市,
300325炒疫情受益,基本面太差,瞎炒完了就容易大坑。
对于大盘,疫情的后续影响,注册制和新股常态化的影响等,不明朗,走强有点难,持续暴跌也难。按照太监谨慎的做派,他们更喜欢俯卧撑。但是个股机会一直不会缺,再说了,美股本身个股分化就很严重,癌股一段时间也已经这样了。更有效的是研究情绪周期,短线活跃板块,短线主流热点,基本面向好的个股波段机会,比如大科技、特斯拉、
新基 建各个分支,刺激消费,网红经济,
生物医药 等,总会反反复复,总有波段行情。选方向--找个股--找买点,参考人气周期。
每次大跌,每次人气周期的冰点,都是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