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总结:
年初持仓科技类公司,到3月初将仓位调整为旧基建的品种,这多多少少有运气成分在里面,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觉得科技估值太高,市场在国内疫情拐点没多久,股指就创出了反弹新高。感觉有些过度亢奋了,毕竟疫情肯定影响经济,而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只是万万没想到,疫情在全球扩散,影响这么广泛。。通过几次调仓,保住了收益,目前离最高市值还差5%,对一季度的操作和抉择还算满意,感恩市场,继续保持理性和一定的灵敏度,闲钱投资。
二季度展望:
随着一季度季报的全部公布,部分公司已经利空出尽。而全球疫情也在接近尾声阶段,部分科技股的业绩最差阶段已经过去(国外业务占比较高的企业,等待二季报的业绩公布)。而
新基 建,云计算与充电桩的增长确定性较高,基本业务都在国内,而国内复工应该也接近100%。作为5G的应用,不可能离开数据中心的建设,现在企业都在上云,未来随着5G的发展,
海量数据 的存储也必定离不开云服务器的建设与发展,我认为云计算是万物互联的基础。
说一些个人主观的臆想,年初随着疫情的爆发,我所在的企业第一反应是减员30%以上(服装行业影响最惨,3月中旬市场才开始陆续复工复产),第二反应是服务器降配,尽可能的减少企业开支以求生存。而随着业务的恢复,4月中至今,服务器由于降配的影响以及本身性能遗留问题,频频宕机,企业又在两手抓,一方面开始升配,二方面开始优化系统性能。由此可能得出,中小企业持续上云是势不可挡的趋势,而随着企业业务的持续发展,升配也是企业的必要手段,毕竟升配是分分钟能完成的事情。至于其他行业,对云服务器未来的依赖更加,那么也反推IDC、IT服务器的发展。国内大佬阿里云宣布未来3年再投资2000亿元,用于云操作系统、服务器、芯片、网络等重大核心技术研发攻坚和面向未来的数据中心建设。
随着
新能源 车 的发展,充电桩是国家必须要发展的配套设备,作为新基建的“一份子”,业务全部在国内,几乎不受国外影响的行业,在一季度业绩公布以后,应该也是拐点之时。虽然相比云计算等科技行业,科技含量低,最差时候买入,加上国家对行业的扶持加码,也算不错的投资标的。
万科,超级绩优蓝筹,高分红,年均15%的业绩增长(还可能隐藏了部分利润),就算反弹至今,还有5.5%的年化分红。遥望A股,谁能匹配?
大秦铁路 ,6.6%年化,业绩-6%。
宝钢股份 ,5.7%年化,业绩-42%。
工商银行 ,5%年化,业绩3%。有比较才能显优劣!!!
高分红的这些企业也一直有关注着,大秦、宝钢、工行也是不错的标的,只是相比之下,万科的性价比更高,未来的收益会更好,无好坏公司之分,都是绩优蓝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