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月操作总结:1. 星网锐捷一波三折,最终有惊无险星网锐捷在盈利10%以上的情况下,剧情突然反转,跌到年限附近的过程中卖出了
光环新网、万科A的仓位,回补星网锐捷仓位,目前来看这基本是一次打平略盈利的操作。在这个过程中,还好星网锐捷只有1/3的仓位,再次证明了在看好的品种也不要重仓或者满仓持有,风险极大。而当万科第一次冲到27元的时候,心里有些慌和焦虑,感觉要错过了最看好的蓝筹。
还好市场没有给我最差的结果,星网锐捷年线附近反弹,卖出1/3的仓位,保留原来的股数,心里踏实了许多
2. 特锐德完成历史使命,再上涨也无憾在特锐德充电桩连续利好消息的刺激下出现冲高,22元附近已经全部卖出。卖出理由很简单和粗暴,万科冲着新低去了,前期出了万科反而给了二次补救上车的机会,感觉大机会来了。在其他持有的股票中,几乎持平或很小盈利的情况下,特锐德显得很扎眼,畏高了,这是我当时最真实的心理想法。
3. 光环新网持续看好,不再持有光环新网的仓位也牺牲在了补救星网锐捷上面了,后来他虽然也有过一波调整,但反弹也比星网锐捷快,所以也就放弃回补了,不追高是我的行为准则。即使仍然看好,但不在持有,或等到其他个股涨到目标位,而光环新网下跌调整?可能性不大的感觉
4. 碧水源抄底持有,目标10-11元以上眼看这碧水源和
东方园林喋喋不休的走势,估计持有的人已经开始怀疑人生了吧。不嘲讽谁,只是觉得追高光环新网还不如抄底碧水源,性价比更高。
而两支环保股最终选择碧水源还是因为基本面,环保公司最看重的还是现金流,有现金流才能开工干活,毕竟环保干的都是苦逼的活。而碧水源现金流回暖比东方园林早两个季度,那么碧水源就是东方园林的老大哥。加上reits基金未来有介入的可能性,污水是向居民收费的,完全符合reits基金的要求,假如设立reits基金,就会的盘活现有的资产,这个是后话,也是有可能存在的持有股票的惊喜
5. 宽信用低利率,万科重新起航,收复失地能再次持有万科,那是绝对幸运的。有些人苦苦等待了3个多月,才等到的大阳线,被我回补后就等到了,一切如初衷一样,继续持有到30-35元附近。最近万科讲短期借款换成了长期借款,这其中看到了一些变化。低利率时代,万科是一家高负债的公司,利率下调1%,对他的业绩有多大的提升,下调2%呢?
6. 中签新股浙矿股份,开板出局 14年4000点附近入市至今,生平第一次中签,那个激动呀,收到短信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然后就臆想能数多少个板,哈哈,这应该是每个中签散户都会经历的吧,然后当时就指定了计划,不管5,8,10还是20个板,只要开板就卖,开板后就是炒题材和资金面的搏杀,而这放在几年前,我是会偶尔追开板的次新股的人来说,开板买个啥,还有新高。而放在现在,即使后面涨的再高也与我无关,我又打板和好热点,后面的肉或者面就给适合的人去做吧。不管几个板都是上天赐予的,又何必去贪心呢!!
然后戏剧的事情发生了,第10个板的时候,9:30~9:32分左右我还看有封单,很低的换手率,以为今天妥了,两分钟后直线砸跌停,这卖出对我来说是极大的考验。当时想,冲高在卖,地天板在卖,最后还是坚持自己的初衷选择了卖出,保住了收益,这对我来说,有很大的成
长和心理层面的挑战,知行合一,贯彻执行自己前期指定的计划
7. 从外资及公募基金身上学到的东西六月份消费
医药的持续上涨,这有业绩超预期的成分,但更多的是机构资金抱团所导致,外资持续流入有关,消费40倍,医药快80-100倍,这再以前是不敢想象的。即便故事说的再好,估值还是高了。这说明,未来选择赛道是优于股票的,而未来的主赛道无非就是消费、医药、科技这三条。其次是高分红的绩优蓝筹,行业不会有大的扩张,增速放慢,但手里握有大把大把的现金流。也说明在机构主导的市场,话语权在他们身上,而机构很大程度是不会去碰垃圾股、题材股的,研究创造价值,而作为散户也应该跟随机构,重业绩和基本面。即便市场偶尔会有妖股,但概率越来越少了,所以还是要看清市场风格的转变,变天了。
减少高抛低吸做差价的惯,在机构持续看好或超预期看好的情况下,股价是不会有大的回调让你高抛低吸的机会的,除非是见顶了。不是说股价不会跌,而是因为人性,跌了就会想着更低的位置接回来,然而一根大阳线,就会让你和看好的股票擦身而过,接不回来了。道理很简单,喜欢做小差价的人,是不会去追高的。
万科周三一根大阳线最高上涨8个点,有位朋友微信我说,你持有的万科大涨,今天应该卖,明天-2%接回来绝对没问题,我不以为然。按照历史的套路,他说的没毛病,可现在是机构主导的市场,不是15年以前了,我能看到万科合理偏低的价位在30元,又何必在30元以下小打小闹,弄不好还丢了筹码呢,最后得不偿失,回调又如何,股票有涨就又跌,趋势在行情就在。周三的大阳线成交量70亿的历史天量,大资金和机构不是来给被套三个月以上的散户解套来的,他是在抢低价的筹码,抢完筹码在去创新低,这不是很搞笑吗?
我们需要转换思路,用机构的思维去思考问题,虽然我们肯定不如他们专业,但也不能把自己禁锢在已前的怪圈里。
下次在记录,希望是一次收割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