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汽车的电动化和智能化。
我们讲道路出行,因为出行运输的方式有很多,从道路出行来讲,与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电动化和智能化将加速汽车和相关产业,我想包括出行方式的变革与融合发展。这种加速变革有几个维度可能需要我们来充分深刻的认识一下。
第一个,推动电动化、智能化变革的主要推动力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科技革命我认为更多还是以现代
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发展对汽车及相关产业技术的变革推动。从产业的变革来讲,可能能源的革命、智能的交通所呈现的产业发展形态、产业发展空间,还有基础设施变化,使得我们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发展有了一个强大的推动力或者说是支撑力。这是从动力上讲。
从格局上讲,目前汽车产业的格局其实已经在发生着非常大的变化,我也是从两个维度来看这个事情。一是从国际格局来看,从最早汽车产生于欧洲,到美国开始进行工业化的大批量生产制造,到日本出现精益生产方式,提高制造质量,降低成本。到现在又过去几十年了,可能汽车工业、汽车制造业有着进一步的革命性变化,我个人认为很大程度上应该发生在中国,当然我们也更希望是中国的企业来承担这种变革。
第二个,从产业链和价值链来看,汽车产业的变革可能重点反映在三个方面:一是动力系统制造的转型。主要是电动化,从传统的内燃机、变速箱,到现在的电池、电机和控制系统。
二是从操控系统。它的智能升级,从辅助的自动驾驶或者说原来最早的一些自动的功能,比如变速箱,一些发动机的电控,到现在的辅助自动驾驶,到今后更高程度的自动驾驶,这是电子控制系统的升级和技术的进步。
三是信息系统实时互通或者说广泛的交互。这个就是我们现在网络经济时代带来的车辆在使用、运行和产品功能架构上发生的一些重大的变化。
在构成道路交通体系之前,我们最早叫人、车、路、油,构成的可能以物理形态、行业分工组合出来的一个产业环境情况,今后我觉得变成人、车、路、网、云、电,以数字形态来构成产业融合式的一种产业生态,而且这里的人和车、路也都发生了一些基本的变化。
第三个,在电动化、智能化当中,中国要承担的角色。我想我们在中国已经看到了这样变化的驱动力和发展空间,我们也确实存在着很多问题,第一个是有些问题亟待解决,能源环境、交通安全、城市效率。同时我们有需求,人民对美好生活不断增长的需求,有汽车社会不断完善、进步的需求,更有国家发展强大的长远需求。
同时我们也是有条件的,因为我们已经具有了最大规模的汽车产业基础和现在处于领先水平的
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也有信息网络、
人工智能等相关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积累。从制度、基础设施的统筹建设、产业体系的完整来讲,我们都有发展的优势。所以,我想在电动化和智能化发展的驱使下,中国也必然能够承担起一个引领者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