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好 这么久才回复你 见谅 看到的时候 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你 心里没有答案 不想把不成熟想法写出来误导你
最近重读养家心法 也有点新的感悟 想到你的这个问题 写出来一些看法不一定对 仅供参考
养家心法第一条就是关于心法的核心是对市场情绪的揣摩,那么情绪的对立面就是理性,然而对于理性来说,市场可能无波动,甚至阴跌
那么我个人认为所有的机会都在,或者说波动机会都在预期错配下的情绪波动。然而情绪波动的过程,是动态的过程,结构可能是每次都不一样,
具体在K线上展现就是高低点的不同,无法复制,千股千面。
先看巴菲特的那句
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我个人理解,是对价值投资理念维度下的好公司股价和公司价值的错配的操作,这对于欧美市场做空机制成熟下的价投市场共识的有效操作方式
对于A股市场,市场长期投资并不是主流共识,虽然市场在往那个方向演变,但是我个人认为由于文化的差异。,国民赌性的特点,这个情绪波动的下的玩法最后可能会套一个价投的壳子演化出来。本质还是情绪波动的结构变化,看看最近
欧菲光的走势,我觉得即使以后去散户化完成,这帮机构追涨杀跌也绝对不含糊,成为大散户,这也是我觉得坚持下去的散户都有希望的原因。。。。也就是所谓的机构散户化,,,,人性并没有变化,并不因为是机构就能摆脱文化的束缚。。。。
养家心法第三条是:
别人贪婪时我更贪婪,别人恐慌时我更恐慌。我个人理解是由于A股做空机制不完善,和涨跌幅限制,导致空头力量在下跌过程中,无法一次性宣泄完毕,不断的百分之10跌幅,只能延长恐慌情绪的时间周期和空间,所以你按照巴菲特那个说法机械操作,可能会发现永远不知道底在哪里,而且伴随着时间周期拉长,心理承受能力可能超限。那别人贪婪我更贪婪,也是这种制度下的一个反面,多头无法一次把做多力量宣泄完毕,那么每天百分之10的涨幅。就会让市场有无尽的想象力,这种自我强化过程会不断加强,所以第四条就是心中无顶底,操作自随心,是对心法第三条的进一步阐释,因为心中无顶底,所以敢于顶部满仓,敢于底部空仓。这是制度造就的情绪结构,但是这个结构更是一个笼统说法,没法拿去量化确定操作时机。我个人强调的是对自己的理解。因为既然情绪结构无法有明确的时机和量化标准,那对于你的操作来说,时机把握就是难题,没法机械操作。再加上部分人心理素质不过关。极易发生错误操作,丧失时机,过早退出和过晚退出,。养家老师说,买入机会,卖出风险,不要去猜顶底在哪里谁也没法告诉你。, 我个人强调的对自己的理解是针对性解决两个问题,提出的说法:1 个人心理的差异,对波动承受能力不一样,胆小未必是缺点,你要针对自己的特点制定出合适的办法,大不了慢一点,拉长周期,总比你因为自己心理素质差,胡乱操作强。2 作为一个普通人的来说,每个人都会带着自己的主观看法臆断市场,把自己的看法投射到市场里,你就罔顾事实的去寻找自己是对的证据。反而会蒙蔽自己的双眼。导致自己无法看到机会和风险。这是人的本能,也不是什么值得羞耻的事情,但是事关自己个人的盈利。,你要重视我个人总计出来的办法,就是观察你的观察,思考你的思考,每一笔操作无论对错都是要时候去回忆自己操作一瞬间,自己的想法是如何形成的错误的想法少了,对的操作就会多起来。。。。并不是是要定向降维打击什么,市场这么大,你是市场的一份子,你又是独立的个体、、、、你能做的就是对市场观察客观一点,对风险和机会的识别早一点。。。。就这些吧,说的不一定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