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主营业务为基于合作模式(主要为JDM和ODM模式)进行家庭、企业及工业应用类ICT(信息、通信、技术)终端领域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主要产品包括电信宽带终端、无线网络设备、智能家庭网关、工业物联网产品与解决方案四大类。今年趋势是GPON下滑,公司已经将相关生产转移到西安和武汉,已经降低了一部分生产成本。华为的在武汉生产,非华为的在西安生产。如果GPON价格继续下降,公司有可能在未来放弃GPON业务。公司将把中心转移到高毛利率产品。今年WiFi无线产品和小基站还会有一定增长,去年根据年报无线产品营收超过了45%。小基站去年发货超过四万台,今年预计出货十万台到二十万台,明后年会比较大增长,预测2022,2023年达到顶峰。其主要客户就是
诺基亚 ,公司只做硬件的设计和生产。另外也发展了另外一个客户,该客户在韩国和日本销售产品。国内AP小基站卖给
瑞斯康达 ,其参加
中国移动 的招标。
公司董事长Gerald GWong(黄钢),1985年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电气工程与
计算机 科学硕士。2000年以前在AT&T和朗讯科技工作15年,曾任朗讯科技光网络部副总裁与中国区研发中心总裁。2000年联合创办光桥科技(中国)有限公司,后于2005年被
西门子 收购。2006年创办新峤网络设备(上海)有限公司(系公司前身)。企业早期主要产品为GPON终端。早期公司产品百分之百外销,销往美国亚太欧洲。当时商业模式为OEM/ODM,避免初创公司跟业内巨头的直接竞争。跟
阿尔卡特 朗讯 谈好OEM合作,阿朗负责销售,将GPON产品销往美国欧洲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到了2011年,国内各大运营商开始使用GPON设备,于是跟华为签订了OEM协议。上市之前公司两大客户,华为与阿朗。从GPON中拆分出一个WiFi接入产品,卖给Aruba Networks,其随后被
惠普 收购。其他的业务包括给华为做一些
互联网 交换机的代工。上市之前主要业务就是这三类产品。上市以后GPON不挣钱,一些新企业进入行业,然后有很多地方奖励政策,例如每卖一台当地政府补贴十元,厂商则利用这些补贴来做降价,导致产品利润很低。公司决定向高毛利的光模块产业进军。光模块是5G网络物理层的基础构成单元,广泛应用于无线及传输设备。随着5G网络的大面积部署,5G技术的日趋成熟,5G网络已步入商用的进程。2018年12月,美国电信运营商AT&T在全美12个城市率先推出移动5G服务。2019年1月,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今年我国在若干个城市发放5G临时牌照,使大规模的组网能够在部分城市和热点地区率先实现。华为此前已启动5G前传光模块招标工作,标志着国内5G无线通信网络光模块正式投入商用。近年来,全球通信产业高速发展,电信网络经历了数次升级。电信网络的升级支撑了网络流量的快速提升,网络流量的不断爆发又反过来对电信网络的带宽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以上要求,电信网络面临着提速升级的压力,对高速光模块的需求十分迫切。电信光模块相比于数据中心光模块,对工作温度范围和气密性等要求更高、工作年限要求更长,开发难度更大,因而产品价值总体水平更高。从光模块市场整体上看,根据咨询机构LightCounting2019年4月公布的数据,预计2018至2024年间,全球光模块市场的销售额将由60亿美元增长至158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到17%;其中全球数据通信光模块市场的销售额将由40亿美元增长至120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0%;全球5G无线通信网络光模块销售额将由3亿美元增长至13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5%。所以,高速光模块及5G无线通信网络光模块市场未来数年内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公司本身就生产GPON里2.5G光模块,所以对光模块技术和产业圈子都比较熟悉,此外公司美国团队中很多成员出身于光模块公司。因此公司此前将17年上市募投项目之 “ICT产品
工业4 .0生产基地项目”被终止并变更为“收购MACOM日本部分资产项目”,公司使用原募投项目募集资金支付公司收购MACOM TechnologySolutions Holdings, Inc.日本子公司MACOM Japan Limited 拥有的LR4光组件的有关产品设计和有关产品生产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以及CWDM4光模块和光模块有关产品生产(不含有关产品设计)的无形资产的剩余对价款1547.6228万美元,原募投项目剩余募集资金及对应账户孳息(孳息以实际划转时余额为准)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2019年并购Oclara。在Oclara卖给Lumentum时,Lumentum就已经商定将Oclaro光模块业务部门卖出,因为光模块百分之二三十的毛利率太低,其他芯片产品是百分之六十到八十的毛利率。咨询公司是否有兴趣,公司决定收购所有的光模块包括知识产权的无偿使用,团队,生产设备,供应链和客户(二十几个大客户)。公司一跃拥有了100G,400G的光模块产品同时拥有了全球一流客户,包括华为、中兴、Facebook、
微软 等。并购后,客户现在百分之百转移。所有客户同意协议合同的迁移。后续原生产线在泰国,将继续沿用。原计划在上海扩产,已装修两千平米厂房继续装修另外两千平米,但是考虑到中美贸易战,公司在马来西亚外包了生产基地。MACOM日本公司和Oclaro日本公司2018年业绩下滑以及公司收购的原因:随着光模块领域技术的发展,国内厂商逐渐掌握了部分高速光组件与光模块技术,并凭借对国内市场的快速反应和中国制造业优势,快速提升市场份额,根据Ovum统计数据,当前全球光模块领域的市场格局出现明显变化,Finisar、 Lumentum、Acacia等海外公司的市场份额出现缩减。2018年产品价格有所下滑,MACOM日本公司、Oclaro日本公司本身在光模块领域已有长期技术积累,研发能力雄厚,但因为他们自身主要委托代工厂生产,在市场快速发展的情况下,难以快速提高产能并降低成本形成规模效益,所以近年市场占有率有所下降,2018年毛利率和净利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MACOM和Lumentum受业绩增长压力的影响,因此倾向于考虑缩减光模块业务并谋求相关资产转让,将业务聚焦于芯片、激光器等利润率较高的领域。而公司在ICT制造行业有丰富的经验,在国内外有多个生产基地,形成了37多品种大规模生产方面的平台优势,和MACOM日本公司、Oclaro日本公司的光模块业务能够形成互补。
数据来源:Ovum
公司目前十分重视光模块产品的研究、开发及应用,通过内部培养、外部聘请、收购整合等方式,先后在中国上海、美国硅谷、日本东京建立了高学历、经验丰富的光模块研发团队,截至2019月5月底拥有130名光模块研发人员,研发团队核心成员拥有多年光通信研发经验,掌握了高速光模块、光组件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工艺。在中、美、日三地研发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公司在高速光模块和5G无线通信网络光模块产品上取得了显著的突破和进展:在100G光模块方面,公司完成了100G CWDM4、100G LR4、100G SR4等自研光模块的样品开发,产品性能达到设计预期目标,且相比国内外同类产品具有成本上的优势;在400G光模块方面,公司的400G光模块已在业内率先向北美地区客户小批量发货,是全球最早开发该类产品的企业之一。在5G无线通信网络光模块方面,公司的5G无线网络工业档前传光模块25G-SFP28 LR已经批量发货,用于5G前传网络300米和10公里两个标准距离范围。公司的200G PAM4光模块也已进入深度开发中,工程样品已经完成正在进行测试。目前,公司大力投入400G QSFP56-DD基于硅光技术的高速光模块的研发工作进展顺利,在今年3月份OFC展会现场演示,引起客户高度关注,预计2019年底前将投入小批量生产。公司前三季度业绩亏损主要受并购、整合Oclaro日本子公司部分资产的影响。公司在并购后(大约6月份)做了生产和市场策略的调整,决定提前实施生产国产化的计划,从海外提前将主要产线从日本和泰国搬回上海,并将部分产品生产从上海转移到武汉、西安和其他生产成本较低的区域,优化生产流程和人员结构,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目前,武汉、西安生产基地已实现稳定生产。通过本地化生产实现降本增效和扩大产能,为2020年提早铺垫。其中自2019年6月至2019年末属于搬厂阶段,公司平均有半数设备处于在途或清关状态,影响部分产能,从而影响收入,搬厂工作已于年底完成。此外,11月份公司中标移动终端采购,12月3日公司中标华为前传25G 10km(150万只 35美金),回传OSFP28(12万只,300美金)30%份额,2018年公司占华为中兴采购量的2%且为低端产品,此次进入华为高端光模块序列,且是二供,单纯收入并不大约1亿,但拐点意义重大,打开高端光模块市场,带动很多小客户和渠道商下单,1-9月公司高速光组件与光模块业务实现销售收入22350.99万元,预计全年实现销售收入约4亿元,第四季度单季度销售收入约2亿元,预计2020年3月底,公司在国内及泰国、日本相模原的光模块产线都将满负荷运转。
目前公司拟定增不超3348,2805股募资7.5亿元用于生产产高速(100G、200G、400G)光模块及5G无线通信网络光模块项目,项目建设期2019年12月到2020年7月,7-12月份完成产能爬坡。通过购置新的设备、建设新的制造产线,公司可以实现产品结构升级的目标,提升公司持续发展核心竞争力,该项目实施后将扩大100G、200G、400G光模块产品的产能,有效满足客户需求,同时布局5G相关光模块产品,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项目完成后,公司将新增年产101万只100G光模块、23万只200G/400G光模块和135万只5G无线通信网络光模块的生产能力,将实现5G无线通信光模块生产能力从135万只/年提升至350万只/年,项目完成后光模块业务年利润有望增加2.5亿元。
在上述工作基础上,公司调整2020年光模块业务收入工作目标至18.2亿元,较2019年4月份收购时的收入预测数据6亿元增加9.1亿元左右(因当时未考虑到5G商用牌照提前发放因素),参考光模块龙头
中际旭创 可得公司2020年光模块业务净利2亿元左右,目前公司股价远远被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