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对于T+1制度的市场而言,想要参与一个热门股,关键在于如何以较低的成本将自己场外的地位切换为场内的地位,之前我的思路总是放在买进去就得立马赚并且收盘次日开盘也赚的节奏里,实际上这样容错率就很低,而作为偏向防御的选手,最终只能够看着股价一路向上却不敢进场,因为害怕接到最后一棒却无法止损。同样一段盘口,在T+1的制度下,持筹者和持币者心态是截然不同的,参与热门股的关键就在于以安全的方式先上车再说,所谓正难则反,四个选项中,当你无法确定哪一个是正确的选项时,你其实可以通过排除明显错误的两个甚至三个选项,从而反向推断出正确结果。其实很多时候,面对一个女人,同样的一段操作,也会因为你和她关系的远近从而结果完全不同(类比场外和场内的地位),不要总想着一击必中,而要想着如何以低成本让自己处于主动地位,比如说,对陌生女人的关系破冰,不要想着你说一句话女人就会如何如何,而要想着跟她说话会不会有什么危险(比如是不是黑帮大佬的女人,比如她情绪是不是异常)。
买股票尽量不要一直有买进去就立马(比如十分钟内)赚多少个点的想法(这是以前做⎧T+0⎫养成的惯),而应该这样想:这个个股是不是热门题材?今天买进去收盘会不会大亏?明天会不会大幅低开?这个方式我想能很好的解决我知道哪些股是热门股,却最终忌惮于无法止损导致的大亏从而与热门题材擦肩而过的问题。这种方式盈利的情况多半为分歧转一致,比如这两天的RCS,假如没有这种机会,那么这种操作方式也是不好用的。
不过总的来说,当市场环境过得去,又不知道如何切入热门股的时候,要学会用辩证的正反两方面去思考:正方面是买进去几分钟就大赚,反方面是买进去到次日不会大亏。先上车再说,是的,先上车再说。
那么就心态的角度而言,要放弃掉买进去就立马赚的想法(打板当天肯定是没法赚的,低吸想要吸的好,也最好别产生买进去就赚的想法,买进去就赚,可能从几分钟角度看是占优的,但是到收盘呢?到次日开盘呢?),以反向思路去思考,操作频率明显能够提升,假如能够盈利的话,那就叫稳定复利了。
这样的话,思路似乎是以预判为主,而不是跟随为主了,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因为T+1制度。T+1我跟涨跟进去了,赚了,然后又下跌了,我能跟跌吗?不行吧,因为不能跟跌,那么所谓的日内跟随就只有开头没有结尾,因此,由于制度的原因,跟随只适合在日间跟随,而日内适合预判。
日间跟随,跟随的是什么?跟随的是热点,跟随的是日线图,比如近期的RCS,粮食,
医药。所以盘后功夫更加重要。有位前辈也曾说过做股指盘中累,盘后无比轻松,而做股票盘后特别累,没有个人时间。
上面这种想法也有点接近于买在分歧了,分歧买点,进去其实风险不大,分歧之后是继续分歧,是一致空,还是一致多,这就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了,但不管是哪一种,大部分都在第二天了,而这时你已经有了平仓的主动性。有一个疑问,假如分歧买点这么好,那么大家不都在这买了?很明显,分歧并不是“这”一个买点,而是一段很长的买点,相反,一致的买卖点则是很窄的一段买卖点。
买在分歧,要克服人性的贪婪与短视:不能想买进去就赚。要克服对未知的恐惧:分歧之后是继续分歧还是一致空一致多无法把握,只能第二天根据盘面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