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中国卫星:卫星制造龙头,低轨卫星星座建设直接受益
小卫星的发射数量和市场占有率两个方面均保持国内第一,行业地位突出。根据年报披露,公司是
航天科技集团旗下小卫星总体上市平台,在小卫星的发射数量和市场占有率两个方面均保持国内第一,是行业龙头。在卫星应用领域,重点聚焦卫星信息综合应用、智慧产业、大数据等领域,充分利用北斗全球组网、低轨宽带卫星星座建设等重大产业项目机遇,将天基基础设施与
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紧密结合,提升空间设施的商业应用能力,为更加广泛的客户提供综合
信息服务。
低轨卫星星座迎来爆发点,卫星制造端优先受益。卫星领域在 2019 年迎来变局之年,低轨互联网卫星星座成为巨头追求的新领域,可为全世界无网络服务和网络不足的地区提供低延迟、高速网络宽带服务,其中,以 SpaceX 的 Starlink 和 Greg Wyler 的 OneWeb 为代表。国内建设统一体制的低轨宽带星座提上日程,总投资测算预计 800 亿。国内低轨宽带星座中
的卫星重量级别在 300 千克量级,按照 800 颗卫星星座规模,单星设计寿命 5 年计算,单卫星制造环节投资就需要 500 亿,此外,3-5 年星座组网成功后,要维持星座运营需要不停发射补网卫星,预计每年补网的硬投入也在 100 亿元左右。中国卫星将显著受益率先启动的卫星制造。
1.2.
中国卫通:国内唯一拥有通信卫星资源且自主可控的卫星通信运营企业,受益卫星应用后市场
国内卫星通信运营商龙头,受益卫星应用后市场。根据公司官网,公司是航天科技集团从事卫星运营服务业的核心专业子公司,具有国家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和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是我国唯一拥有通信卫星资源且自主可控的卫星通信运营企业,被列为国家一类应急通信专业保障队伍。主营业务为卫星空间段运营及相关应用服务,主要应用于卫星通信广播。运营管理着 16 颗商用通信广播卫星,拥有的转发器频段资源涵盖 C 频段、Ku 频段以及 Ka 频段等,卫星通信广播信号覆盖包括中国全境、 澳大利亚、东南亚、南亚、中东、欧洲、非洲等地区。还提供与卫星空间段运营相关的卫星应用服务。
传统
电视广播业务稳定,未来低轨互联网星座衍生的应用需求空间巨大。空天互联网应用较好的市场空间测算可比对象为 5G 移动网络应用。根据工信部下属中国信通院《5G 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预测,2020 年,5G 间接拉动 GDP 增长将超过 4190 亿元。至 2030 年,5G 间接拉动的 GDP 将增长到 3.6 万亿元,其中互联网信息服务收入达到 2.6 万亿元。相比于5G 移动网络,空天互联网覆盖范围更广,不受恶劣地理环境限制,故而对车联网、物联网等万物互联应用可以提供更好的支持。因而,我们认为空天互联网新兴应用的潜在规模应可以类比于 5G 应用市场规模,未来有望超过 2 万亿。
1.3.
亚光科技:微波组件第一梯队,芯片国产替代空间大
军工电子老牌企业,微波组件第一阵营。旗下亚光电子为原国营 970 厂,为国内最大的微波
半导体器件、微波电路军工企业之一,处于行业第一梯队,技术水平领先,公司微波领域产品型谱齐全,用户覆盖广泛,营收体量、盈利规模显著高于其余公司,是国内稀缺的平台型老牌军工企业。
受益于国防信息化建设高速发展+国产化替代需求,公司军工电子业务进入快车道。根据公司公告,2019 年公司新接军工电子订单将近翻倍,其中亚光电子本部新接电子军品订单超过 11 亿元,同比去年增长近 50%。2020 年,是我国武器装备建设十三五规划的冲刺年,订
单放量预期较大,积攒的订单有望快速交付。公司在投资者关系公告中提到,公司与下游核心客户的战略合作不断增强,在天网、北斗、导引头、雷达等方面订单增长预期非常好。受益国产替代需求,旗下华光瑞芯 2019 年芯片对外销售出货增长了近 2 倍,而 970 厂本部芯
片除满足自给外,对外销售芯片的型号也由 36 项增长到近 200 项。
1.1.
天银机电:星光敏传感器将直接受益于商业
航天发展天银机电主要生产起动器、消音器以及变频控制器等冰箱压缩机零配件产品,是国内最大的冰箱压缩机起动器生产厂商之一,也是唯一能够批量生产和销售无功耗类起动器的厂商, 2015 年以来先后通过设立天银星际、收购华清瑞达、工大雷信等切入军工电子领域。
依托清华大学核心技术,天银星际星光敏传感器将直接受益于商业航天发展。旗下天银星际是国内第一家商业化运营的空间光学敏感器公司,专注于高精度姿态确定(姿态控制系统是卫星最为关键的子系统之一)的光学敏感器,尤其太空星敏感器,在高分辨率遥感卫星上的陆续使用,其已成功在 NS-1/2, 吉林 1 号视频 01-12 星灵巧成像卫星、上海微型高分微纳卫星等在轨卫星群上应用,并积极拓展新增长沙天仪、深圳东方红海特、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等客户。根据 2019 年中报,公司与美国 One-Web、国内太空互联网公司、太空互联网总体单位等均有接触,或参与报价,或提供样品,或售后保障等。
国内对星敏感技术的研究起源于 1980 年之后,清华大学作为行业领导者,研发产品的性能在国际上领先,其纳型星敏感器 NST-4 在体积、质量远小于国外同等产品的前提下,性能依旧可以匹敌。根据 CubeSatShop 网站的数据,一台太阳敏感器的价格约为 6,000-12,000 欧元(4.6-9.2 万人民币),一台纳型星敏感器 NST-1 的价格为 80,000 欧元(61.8 万人民币),对于新型的敏感器单价可能达到百万以上。虽然短期天银星际体量规模仍较小,但长期来看, 卫星及其应用产业化是国办发 91 号文军民融合的重点领域之一,其将充分受益于军民融合政策支持,及我国低轨卫星星座建设等航天产业商业化和国际化发展。
1.2.
华力创通:卫星应用的行业领导者
公司是国内国防、政府及行业信息化技术与创新应用的践行者。经过近 20 年的持续科技创新,已经形成卫星应用、雷达与信号处理、仿真测试、轨道交通及无人平台五个业务板块。涉及航空、航天、兵器、舰船、国防电子、核工业等领域以及应急通信、变形监测、智慧城市、空间信息、海洋工程等民用高科技行业,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及部分“
一带一路”国家。
北斗应用产业链布局全面,天通市场静待成熟:1)在卫星应用方面,公司作为最早完成北斗军用基带芯片、天通卫星通导一体化基带处理芯片研制、量产的厂商之一,先后自主研制了北斗军用 BP2007、北斗军用 HBP2012、天通民用 HTD1001、军用 HTD2001 四款基带处理芯片,拥有五大类,数十型卫星导航、卫星移动通信产品,覆盖基带芯片、模块、终端设备、测试设备和服务系统。在卫星应用传统业务布局基础上,公司重点打造了高精度安全监测、民用航空等优势特色的行业应用,“平台+终端”模式逐渐向行业细分应用领域渗透。并全程参与我国卫星移动
通信系统建设,自主研制了多款卫星移动通信终端,可实现语音、短信息、互联网接入,从而实现天地一体互联互通;2)在雷达与信号处理和仿真测试方面, 公司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能够贴合用户的测试需求,提供测试设备、测试环境设计和全程技术服务的“产品+设计+服务”的定制化系统解决方案,形成了明显的竞争优势。
1.1.
和而泰:布局卫星互联网基础设施
公司控股子公司铖昌科技在有源相控阵、微波毫米波射频集成电路方面经验丰富。铖昌科技在微波毫米波射频 T/R 芯片方面拥有自主可控的设计研发能力,是唯一一家在相关领域承担国家重大装备型号任务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军工四证”。
未来有望进入通信卫星领域。公司通过收购铖昌科技,顺利获得军工企业资质,凭借在家用电器领域积累的智能控制器经验,为未来进入军用卫星控制器领域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另外, 铖昌科技的有源相控阵技术是卫星通信天线的主要应用领域,在海外的全球个人卫星通信系统已经应用成熟。
通信卫星天线应用有源相控阵技术已经成熟。铖昌科技的有源相控阵技术主要应用于通信卫星天线,在海外的应用比较成熟。相对于传统无缘相控阵技术,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损耗少等优点,美、日、欧等国家已经大量在通信卫星天线上应用,未来公司的此项技术有望在国内快速普及。
投资建议:我们看好下游家用、汽车智能化对公司业务的带动以及 5G 时代公司的芯片储备。预计 19-20 年 EPS 分别为 0.35、0.46 元,维持买入-
1.2.
超图软件:携手阿里“数字星球”,打造卫星增值服务一站式 SaaS 平台
联合阿里打造“数字星球”,提供卫星遥感数据和增值服务解决方案。卫星遥感数据获取频次高、数据量呈指数级增长、高价值信息的挖掘需要强大算力和机器智能,在城市违章建筑提取、生态红线监管、土地变化监测、农业金融、公共服务等领域等有大量应用场景和业务价值。“数字星球引擎”是基于阿里云核心数据库能力(Ganos)和达摩院 AI 能力构建的“一站式遥感数据获取和智能增值平台”,作为阿里在这一领域的战略合作伙伴,公司为“数字星球”提供基础平台支撑,这也是公司 SaaS 服务探索中新的里程碑。
国务院要求完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公司迎来新蓝海市场。5 月 23 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要求以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为基础, 采用国家统一的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整合各类空间关联数据,建立全国统一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为底板,结合各级各类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同步完成县级以上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建设,实现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各类空间管控要素精准落地, 逐步形成全国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推进政府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以及政府与社会之间的信息交互,公司迎来新蓝海市场。
成为华为“沃土数字平台”标配的 GIS 基础平台软件。9 月 20 日,在 2019 华为全联接大会期间,华为与公司举行了“沃土数字平台”签约仪式。华为一直十分看重 GIS 在智慧城市、智慧园区、智慧交通等领域的重要作用,在此领域与超图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合作。“沃土数字平台”致力于为数字世界打造底座,GIS 则是这一底座不可或缺的工具。此次签约之后, SuperMap 将作为华为“沃土数字平台”标配的 GIS 基础平台软件,与华为及华为众多生态合作伙伴一起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服务万亿数字化产业。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极为稀缺能够在基础软件领域战胜海外巨头取得市场龙头地位的企业, 业绩加速趋势显现,近期推出股权激励方案释放向上潜力,公司在国土空间规划、时空信息云平台、军工、环保、城规、海外等各个新兴业务中长期均具备巨大潜力,预计 2019-2020年 EPS 分别为 0.46、0.57 元,维持“买入-A”评级。
1.1.
航天宏图:国内领先的卫星应用服务商
公司拥有自研遥感影像处理软件平台 PIE。公司自主创新研发遥感影像处理软件平台 PIE, 技术上整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基于相位一致性的异源影像匹配、区域网平差匀色技术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该产品 2017 年入选中央国家机关软件协议供货清单,是遥感类唯一入选的产品。PIE 软件平台新版本采用了先进的云架构,内嵌了基于深度学的图像智能解译引擎,是国内领先的可实现全载荷、全流程、全行业应用的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平台。
多次承担国家重大项目,研发团队实力强大。公司曾承担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并曾参与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北斗卫星以及特殊区域环境等重大战略工程项目。公司突破了以海量遥感影像数据快速处理技术、超大区域多源异构遥感数据联合平差技术为代表的多个空间信息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创始人王宇翔博士已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研发队伍包括多名中科院百人计划及军转科技人才。公司曾荣获测绘地理信息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并拥有大量发明专利及
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客户资源丰富,用户黏性强。公司的基础软件平台已广泛应用于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北斗等多个航天基础设施。公司主要业务范围已覆盖全国 30 多个省、市(自治区),既为十多个行业部门提供服务,也为国家其他有关部门提供服务。截至 2018 年底,通过公司官方网站获取软件授权的用户数已达 12,482 个。公司客户多为政府或大型企事业单位,且多家用户主要业务系统都是通过 PIE 或者 PIE-Map 进行构建设计和研发,业务化运行已超过 5 年,用户对平台具有较强的依赖性,服务具有很强的粘性。
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一流的 GIS 软件厂商,具备自主研发遥感影像处理软件平台 PIE,并且已建立与多家政企客户的良好合作关系。公司研发团队实力强大,曾承接多项国内重大工程项目,具备进一步拓展相关业务的巨大潜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