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者:swufe青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牛逼,主力中军。。别的一字涨停的都是瞎胡闹。。。第一产品比例小,第二疫情过去就没了需要。。这次对鱼跃医疗才是真正改变公司命运的历史机会。//
@朱贰哥:回复
@朱贰哥:$鱼跃医疗(SZ
002223)$
华泰证券 组织的电话会议内容:
我们发现情况异常是在1月19日会议上,我们接到武汉两家医院共100台无创呼吸机订单,一般来说这种情况在春节期间很少见,我们生产压力很大,因为我们供应商1月15日左右放假。之后很多产品需求在20日一下子释放,口罩下午库存当天情况,之后消毒类、呼吸类产品需求保障。
鱼跃在本次疫情相关的产品:卫健委第四版指南新型冠状病毒指南中要求氧疗,和阿尔法干扰素雾化给药等,涉及到公司产品包括无创呼吸机、雾化器、制氧机等。再有就是防护产品,在感控方面中优利康产品(洁肤柔,三甲医院占有率第一,为保证线下供货,电商旗舰店全部下架),体温检测中的额温枪(10天里接到了去年一年的订单量)、耳温枪等都需求暴涨。很多上游配件厂商由于政府管控没有复工,公司副总拿着工信部的文件去和地方政府商量申请复工。本次疫情涉及的产品对应的2019年营收大约18-19亿元。
对2020年业绩影响现在很难判断,因为到目前为止也就是只有10天。还要看后续疫情延续情况,如果疫情影响持续两个月,后续可能会对2020年业绩预期调整。对1Q20肯定是正向影响,收入增加较快,以往春节前后20天都是放假,但这次春节20天是在一直加班。但对利润影响很难说,因为上游供应商在涨价,而且加班人员工资大约3-5倍,而我们产品基本没有涨价,部分产品采取医院直供方式(经销变直销,不向一些经销商供货,采取团购的形式),因此这部分出厂价略有提高。所以我们觉得净利率会下降。总的来说,这次疫情主要对促进收入增
长和 清理库存有帮助。
本次疫情对鱼跃产品来说,不仅是一过性的影响,而且有长期利好影响。比如中优利康的洁肤柔,该产品在三甲医院占有率非常高,而我们一直推出相应民用产品,2020年就有该计划,这次疫情就会将其名声在普通消费者心中确立起来。原来这个产品铺向药店很困难,现在亿万多家药店都要货,可惜产品都供给医院。呼吸机也一样,本来公司的医院用呼吸机推出比较晚,通过一般的学术推广是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这次疫情帮我们确立了呼吸机的低温。另外,对我们将部分成熟产品渠道从经销变为纯粹的物流也是有促进作用。
投资者提问
Q:我们涉及到的产品,比如说呼吸机、额温枪、中优利康等2019年占整体营收比例?
总体合计大约18-19亿元,其中制氧机对应去年收入大约9亿多,中优利康相关产品(不是全部,有些产品需要湖北厂商提供原料没法生产)大约3.5-4亿元,额温枪、耳温枪、体温计大约合计1.2-1.3亿元,无创呼吸机大约1.6-1.7亿元。
Q:这次疫情对非疫情相关产品比如血压、血糖这些产品影响多大?
目前看不出影响,本来春节前后就不是血糖、血压计的销售高峰,而且这些需求比较刚性,正面和负面影响相对都不大。
Q:丹阳
新基 地产能投产情况?
本次幸好中优利康有一条全自动生产线在丹阳落成,目前生产主要依靠它。上海产线也在生产,但有些外地员工回不来,而丹阳生产线基本都是本地员工,不存在这个问题。现在都是20-24小时加班生产。
这次疫情推动丹阳新基地搬迁过程,对公司新基地最有帮助的是智能物流线,公司的产品单箱货值较低,所以物流和仓储很重要。
Q:本次疫情对公司品牌是宣传作用,公司有主动宣传的规划吗?如何提升大家对公司产品的知晓度?
品质和可靠性是核心,特别医院临床产品更是如此。另外,宣传要有分寸,比如我们在捐赠地方的时候会主动去掉受赠方要求但非本次疫情亟需的产品,做事有原则,而且只要疫区亟需的我们会优先满足,哪怕是负库存20多万的额温枪。
品牌宣传方面主要体现在洁肤柔的民用化和呼吸机的医院推广方面。
Q:医院比较紧俏的产品线上基本停止销售,这样会不会对公司2020年线上销售造成影响?
目前时间段线上销售肯定受影响,我们大批团购产品都是走线下,主要对象比如铁路局、公安局等,这些都不是传统的经销渠道。所以,线上压力大,线下传统渠道压力也很大,很多地方已经断货。
洁肤柔我们每天线上都会恢复一部分供应,哪怕数量很少,现在核心还是保证医院需求。这是疫区真实需求,也是维系长期医院合作关系的必须。后续如果全面复工,那么我们在线上也可以多销售一些。
Q:目前公司产品供不应求,如果线下渠道商一直拿不到或,会不会影响我们渠道长期合作关系?多长时间可以恢复?
首先,现在是特殊情况,只能优先医院。我想经销商会理解,疫情过后会保持正常的供货关系。
其次,我们一直想讲成熟产品经销商变成物流商,本来准备用3-4年切换,但这次疫情要求我们直供终端,可能会加速这个过程。等疫情过后,我们会利用这个机会好好梳理。
Q:无论是湖北还是全国,基层医疗机构设备严重不足,这个长期需求会存在吗?
这次疫情突然暴露的问题让我也很震惊,湖北医院开过过来的物资清单,连制氧机都需要。公司的制氧机基本都是家用的,一般来说医院的制氧系统是集中供养,但现实情况基层就是没有这个系统。我们认为疫情过去之后,国家在基础类的建设还会继续投入和加强。
另外,本次疫情过来,居民个人防护意识会明显提高。我们当初收购中优利康时就调研过,消毒类产品销售和个人收入有正相关,只要我们的产品能够医院承认,就会持续受益于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本次疫情会加速这个过程。
Q:丹阳已开工,全面复工大约什么时候?
全面复工没有问题,高管基本都在丹阳,个别在上游厂商负责供货,基层员工80-90%都是丹阳本地人。我们是当地重点企业,又是指定的抗灾企业。我们在春节期间没有停工,所以谈不上复工。
前几天丹阳没有停工,但的确没有满负荷。主要是物料和包材不全,所以公司才会到上游厂商那里催促生产,但当地政府也有自己考虑。所以全面正常化不是公司自己决定的。
Q:本次疫情后很多经销商没有库存了,是不是将其切换成物流商就很快?
本次疫情是对经销商切换的正面契机,但不能做的太生硬。现在比较乱,但疫情过后我们慢慢梳理。
Q:本次疫情对上械有没有什么影响?
目前看不是很明显。因为本次疫情主要涉及内科,不是内科。手术类器械很难快速放量,产能受限也比较严重。我认为本次疫情对其影响不大。
医疗器械注册制度改革对我们上械影响很大。公司想把上手标准化、量大的工序搬迁到丹阳生产,原来的制度是不允许的,2019年新注册制之后就可以了。在上海想提高产能很困难,我们希望2020年完成这种生产工序的切换。
Q:怎么看器械集采对公司产品影响?
集采对公司产品偏正面的。医院采购分为医院自行支付采购和医保支付采购两部分,医保支付采购控费压力比较明显。而上械、中优利康的产品都是医院自行支付采购,这些产品降价幅度较小。特别是中优利康产品主要供应大医院,这些医院不太在意采购成本,基本上都是中优利康和上械的产品。
医保支付采购涉及的鱼跃产品不多,比如留置针等。我们中了江苏省九个市的标,至少可以保证公司产能开足,以往这个产品线每年亏损2000多万,2020年量可以保证,影响将是正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