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有兴趣聊聊“复杂”吗?不鸡汤不吹票无妹妹

19-10-07 14:21 1953次浏览
金牛要跑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我们被复杂包围。股票是复杂现象的一种。


近半年本人看了多本近几十年发表的研究“复杂”的书,有类似的观察or看法,但有不同的解释,有启发。
自己写了几篇博文,今传一篇,有兴趣可聊,没什么人看就算了。呵呵

人类有能力认知“复 杂” 吗?金牛要跑 行健百年 7月28日


是否感觉到*和博客的文章慢慢冷清下来?除了那些圈到粉流量大(不排除很多是买的)以内容为生的知名*还在努力写文章……
很多读者都被视频媒体带歪了,视频的冲击力显然比文字来的快而猛烈。
看到新闻:一主播吃壁虎身亡。这流量也是拿自个儿的生命去博来的。

仅从这个很小的方面我们已感觉到社会的变化更快更复杂了,甚至可以用混乱来描述当下人类的方方面面呢。

宏观方面,中美贸易战进入第二年仍纷争纠葛、时而相互谴责、时而高唱友谊,但就是悬而不决;

各主要经济体前年去年还在口口声声收紧钱袋子,现在都在议宽松。


微观经济层面更热闹了,新经济 的几个代表:网络金融、上市公司、各类基金暴雷的响声在农历新年到来之前就断续传来。业绩爆亏、无力还债、无法兑现红利、股份冻结的利空直接被关门、跑路、跳楼等更坏的消息掩埋。

百姓还在眼热富人的排场时,那边厢传过来:
宇宙第一房企打出活下去的誓师口号;
前首富每日出差数千公里,睡眠不足5、6小时的艰辛(也是讨生活?);
更前首富面对愈演愈烈的行业竞争,年岁尚青壮,已不知觉经历多次濒死的惊恐过度的症状。
。。。
前N年在股市讨到生活的老师们,在这两年不停割肉中,终于对赖以生存的技能产生了绝大的怀疑!原来赚钱的方法怎么就不好使了呢?
圈内人都说这叫“盈亏同源”,你用这套路赢钱,也会因此思路亏钱。

来认识下德州扑克中的递归套路,可以解读一些经济中的博弈:你要恰当地向对手传递出,你手中的牌可能是A A、肯定不是2 7……

实践中还是很复杂的,有些水平不错的选手,往往高估了同桌对手,认为他们和自己水平相当,而甩出过度复杂又教条的递归信号,却可能成了对抗自己的战斗乃至落败。所以职业选手说:我真滴希望只比对方高一个水平。

消费者陷入价高质劣的陷阱,人们被骗子套路了,这些都是生活中很常见的递归,很让人懊恼是不是?自己是太善良了吗?不会是智力问题吧?
还有文章声称,全社会都将陷入这个那个的陷阱,这还并非什么组织做的局,就是社会各层面过度复杂引发的失控。

如此看来,除非你隐居,否则是很难回避这复杂的社会的。

放眼其他领域,比如教育,复杂的现象也是令家长们头疼,集中表现在中小学生升学竞争、高校越来越多的学科选择;
说到新学科,绝大多数世人无论是否信神,还是承认科学有着巨大能力的,然为什么从最初的数学、物理、化学发展到至今已有数百个学科,很多基本问题还是解答不清?不能确定?
说起这个,很多人是不是都有怨气?你说很多事物研究了数百年、几十年了,举全球之力拿出巨资投入人力,却总没个结论,却又发现新事物或者又有新理论了。

比如宇宙,日月星辰的形成,
用微粒间的几种力似乎能做出合理的解释了。
说道宇宙诞生呢?
人类向宇宙进军探索的步伐就一直没停,比如光学、射电、红外、伽马射线等等各种类的天文望远镜或其他探测仪器,向人烟稀少的深山、海岛,还有太空都部署了不少。这些钱砸下去连个响声都难听到,谈什么回报?!不就是为了科学么!

2017年人类首次观察到引力波,我们欢呼了;
今年初也给黑洞照了相,大伙又兴奋了;
(顺带还曝光了玩弄照片版权的“视觉中国 ”)

然而,天文学家们仍然无法确定宇宙是否在近150亿年前来自一个点,or这个点怎么来的?

这还没答案,又谈什么量子缠绕、平行宇宙?!

是否觉得以上离生活太远,那就说说健康吧。

比如癌症,人们认识这群货怕有两三百年了吧,现在的主流认识基本算是统一到“基因突变致癌论”,很多团队也搞出基于基因技术的免疫疗法,但总体的治愈率还是很低(少数几种已能很好治愈)。

你说生命是复杂的,那最复杂的大脑,几十年的研究,认识仍然没有突破,还是不知道帕金森、老年痴呆的致病因,那请问医院怎么就可以挂号受诊这些病人?!这逻辑说得通?

说起行医还有个现实存在的黑色幽默,管你科学把多少人送上了太空,大幅提高了几代人的寿命。
在大都市里某个角落,甚至就是某科研院所的家属院里,源于数千年前的巫医可能还在焕发着苍茫的生命力!不可思议吗?

在自己行业中浸淫数十载的专家或大企业(甚至行业领先者),有经验有研发能力,为何仍错判行业前景?仍不免于被新人取代?

想以十年寒窗换得下半生安逸的好时代曾经有,却就这么从眼前生生地消失了。

应了那句话:我们知道的越多,
越发现未知的更多。

我们本能地厌恶复杂,不确定;
很多人向往田园诗意描绘的隐居生活;
和各大宗教述说的天堂……

这种种的。。复杂,能被人类认知吗?

实际上“负责任”的大国都有相关的研究机构,学者们也陆续发表了理论,知名的就有《混沌》,不太知名的有《复杂》、《复杂的引擎》、《协同学》、《规模》等等。
除了理论,还发展出了各种应对之策。
这些说法呢,熙熙攘攘的,日渐热闹,也是呈现出复杂之态。

如果你和我一样对此好奇,也期待自己不再未来被人随便就递归了,能较好地生存在复杂之中……
打开淘股吧APP
2
评论(2)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金牛要跑

19-10-12 19:15

0
“复杂”的共性(一)行健百年 8月24日提示:人类认知的局限和目的,决定了多数结论乃局部、短期的。
本号只为兴趣和健康而存在,无意商业利益。君若从中获得启发,善莫大焉!

最近丹麦的一家食品公司,想开发出一种“脱离了农业限制的”食品。
主成分:全地球人呼吁减排的二氧化碳
通过微生物参与生化反应
生成蛋白质粉
 
 上面这个例子引出复杂现象的第一项共性——

一、需要有能量和物质的持续供给,否则这一复杂体或复杂现象就死亡、消失。
不用说,作为最高级生命的我们,思考或行动乃至所有活着的举动都离不开食物的摄入。而且还是杂食,要有较广泛的食物来源,方能满足体内所需物质和能量。
并不像多数动物,简单的肉食或素食。

植物大多利用光合作用,首先将太阳能转化化学能量,从而推动将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转化成生长需要的物质(如碳)或能量储备(如淀粉)。

所有生命离不开这条,乃毋庸置疑。
少部分可以利用休眠度过一段时期的无摄入少摄入状态。

那么,如果复杂现象是没有生命的呢?是否也需要能量和物质的输入。

比如浩瀚宇宙,那密布星河之一颗颗恒星。
最初来源于云状分布的微粒群的引力凝聚,肉眼中颇为缥缈的星云很多就是正在向恒星演变,最初半径都有数万光年以上,经过数百万数千万年的不断凝聚,几种微粒构成最简单的氢原子,各种力的作用同时带来热量不断升高,达到某个温度(千万度)触发核反应,这个已凝聚球状的气体星球就燃烧起来,这就是恒星的诞生。

简单的氢原子群燃烧成为氦原子群落向恒星的核心,而外壳是还在核反应的氢原子外壳,这个过程很长,以年为单位都是超过10的9次方。随着氢原子燃烧殆尽,这颗恒星会进入收缩再膨胀的过程,进入红巨星阶段,当温度达到点燃氦原子时,又进入氦转变为碳的核反应。

而触发碳原子的核反应需要更高的温度,这据知和恒星的最初质量大小有关,小恒星如太阳,估计到不了这个阶段,不会有进一步的核反应,失去能量不再发热发光,就进入死亡阶段。(整个理论解释将恒星分类别和阶段,还是很庞杂的,在此不展开了)

以上可知,核反应带来的巨大能量维持了这个恒星,以及它的星系。比如太阳系,由太阳释放的光和热,是推动我们星球上出现生命和非生命现象的最初始能源 。
 

自然界很多现象,如地球上的火山喷发、地震、雷电,在古代人眼里是绝对复杂的,不可琢磨的,往往代表上天的旨意,而今通过物理学基本都解释的差不多了。这些现象人类甚至可以制造也可以预测,所以,自然中非生命的现象,很多专家已逐渐不再归到复杂这类中。

倒是人类活动发展起来的社会、经济、科技之中的事物和活动,变得越来越复杂,让人们越来越迷惑了。

下面就简单拆解一些人类活动产生的事物,看看是否也依赖能量和物质的供应呢?

先可以举例人类制造的机器,当下人类搞出的机器无疑令古人瞠目结舌,甚至也超出了当代人的想象。

看看运行在各种环境下的交通运输工具,就说汽车火车,外表也是带轮子的装人装货的大容器,古人不难理解,外表的物质构成即使没见过也能理解,大体类比古代的木料、金属。
但是看不到牵引动起来的马匹啊?若打开外壳深入看看带来牵引的发动机,种类很多了,过去的蒸汽机、内燃机,现在的电动机,还有的汽车装上了喷气发动机。
其构造都很复杂,形成各自专业,以及专业生产的制造体系。非专业的现代人也会像古人一样迷惑。
其中制造所需的材料部件也多种多样,实现不同的功能。

要推动它们运转,需要不同的力,也就是不同的能源。
古代利用自然界的力发展出水车风车,用于碾米、浇灌、纺织等作业,这很直观,一目了然。今天在藏区,还很容易看到水力推动的法轮。

综上,无论机器多先进, 多复杂。
它的构建离不开各种材料和零部件。
想要运转,就需要人力畜力、水力、蒸汽、电、核动力等等能量来推动。
 
 再说说人类复杂的活动
战 争

古代中国,熟知三国演义的小伙伴肯定注意到粮草和粮道的得失几乎决定了对垒双方的胜负。
{粮喂军人,草喂战马;先维持个体的生命,才能保障战争对抗的进行。粮草二字也涵盖了其他装备的补给}

曹操烧了乌巢之粮草,
以两万之军胜了十万的袁绍;

诸葛亮数次出岐山攻入魏地,然多因粮草运输的困难,难以纵深持久。司马懿总结“亮每以粮为恨,归必积谷”。
然仅仅积谷显然是不够的。因穿越秦岭的古道多数崎岖,粮草运输的损耗极大,后来的中华帝国发展出水运运粮的方式实在有经验的积累而创新。
诸葛丞相最后一次出征,倒是想到了在占领地发展军民屯田的长期策略,却不幸不久病死五丈原。
 
 那么在经济方面呢?
宏观经济&微观经济
整个社会的总需求就是推动整个经济的能量,其中最基本的就是每个个体的生活所需----“粮草”。

各行各业,无论是传统的、先进的、低技术含量的或高度发达的;还是现代技术派生出虚拟的产品服务,都是围绕人类需求而建立起来的,再高大上的行业,怎么包装也离不开这个本质。
有提供生产原材料的石化矿产企业,也有输出富含高技术的信息服务企业。
它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能源和物质。

所以,社会总需求就是推动整个社会运转的能量。金钱作为交换商品和服务的媒介,起着血液的作用。
我们体内的血液循环,正是在微观地传递交换能量和物质。

很多人将央行制定的贷款利率(包括发行货币)视为推动社会经济的能量,当利率较低时,人们借贷消费或投资的意愿提高,从而社会走向繁荣;而繁荣走向过度,比如资产的泡沫丛生时,央行可以重新提高贷款利率,增加借贷的负担,引导公众卖出资产增加储蓄,并减少贷款减少投资。
这是调控社会总需求的工具之一,可以用于提高或抑制社会总需求,称做工具更合适。

有调控工具看似相关部门有能力控制经济风险,实际并不容易,也许可以通过调控减少短期债务风险,但长期债务风险(比如房产)可能会进一步增加。(不展开谈,有兴趣可去了解桥水CEO达利奥所著的《原则》)
以上只为点出:宏观经济同样有着能量和物质的循环。

微观方面就更容易理解,一个商店一个工厂都赖市场需求而存在。其产销对路,就会活得滋润;反之即使增加投入(譬如以借贷来扩张自身的规模)扩大生产,只会造成产品积压,乃至债务增加,当资金链断裂就只能宣告破产了。这个微观的复杂物体就死了。
其中能使它生存的能量就是适销对路带来的利润;产销对路带来的物质进入和流出才是有效的,而积压、产不对销就是增加对自身的消耗。

再聊聊单只股票的涨跌,其能量直接相关买入和卖出的力量对比,多数人看多就可以承接少数看空者的抛售,并出现高价买入的意愿,于是股价上涨。反之,多数人看空这只股票,抛售的力量大于买入的力量,股价就只有下跌。
所以有句话:股价涨是用钱来推动。

无论宏观还是微观的经济,都有很多因素造成其不断上下波动,有些甚至很剧烈,这是令所有专家头疼的地方。后面章节还会再展开。
比如投资人的情绪,在极度看空时,我们的A股就会千股跌停!(基本面即使很好的白马股、行业龙头也不能幸免)

这个第一共性所说的能量和物质的流动,虽只是造成波动的部分因素。但确是经济存在的必要条件。
 

好,段落总结:复杂的个体无论其是否有生命、是否人类制造的、也无关大小,都需要获得能量和物质以维持本身,也就是对抗自身结构的耗散(所谓熵的增加)。
注:熵,看似艰涩的物理学用词,在热力学中就是热量发散变得无序的层度。现在更多地被用来描述信息、经济方面的有效性或无序性。
一些物理学家认为,宇宙最终会因能量不断耗散走向寂灭,也就是熵总是不断增加的,宇宙终将会死,人类文明也就此无可保留,这些学者为多少亿亿年后的可能结果,表达绝望之感……

其实我想说,今天人类社会的运行多数建立在人类创造的事物和能量之上,只要物质不灭,未来的人类有能力为自己打造几乎不依赖自然能源的空间。
那些悲观的想法,仍没有摆脱前人对自然的长期依赖。没有注意到今后人类具备维持其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比如针对第一条共性,已有办法利用物质创造新型强大的能源----核反应的初步运用;创造所需的各类物质,包括了基本的粮草-----篇首那个用二氧化碳化合成蛋白质尝试。
今后的能力只会更大……

这个共性放在首位,
就是想强调其对复杂体的基础性和必要性。
没有这条复杂物体既不会出现,也不能存在。
其它的共性也没必要展开。

最后,出于我们个体健康和长寿的需要,提醒读者重视能量和物质摄入,食谱要广泛,而且要吃饱,如此才具备必要的物质和能量,去完成体内各种生化反应,满足各种生理的需求。并得以开展各种的活动以投入到复杂的生产生活中去啊……
为此,在最后批评一下偏食的、挑食的、不肯多吃的,不以吃为人生至乐的,把药当饭吃的,只爱吃垃圾的部分读者……哈哈!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