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我心中的核心科技股简述

19-09-23 18:02 13991次浏览
有龙才做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开个帖子聊科技股,短线走势不想谈了,着重聊聊持续在跟踪的品种。全部思维纯粹立足基本面,不分析短期走势。
打开淘股吧APP
15
评论(101)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买强处卖赢处

19-09-23 19:59

0
好文,顶楼主
有龙才做

19-09-23 19:39

3
谈谈芯片行业的并购重组:

美国最成功的并购重组案例就是博通公司,博通公司,不断通过并购重组做大,仅互联网泡沫后至今的并购案就多大十多起。

这波科技股最为核心的暗线依旧是并购重组:

闻泰科技——安世半导体
韦尔股份——豪威科技
北京君正—— ISSI
兆易创新——思立微

这是靠谱的逻辑,也是最具想象力的逻辑,因为博通的先例在前,8年超过60倍的涨幅,从小公司成长为大公司,这种并购重组在半导体行业很常见,属于常规操作,未来一旦有大规模的并购重组出现,只要规模够大,那么先重点观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并购重组本身带来的想象力就支持一轮估值重估行情,这点是无关具体细分领域的,芯片半导体,是最具有马太效应的行业。
有龙才做

19-09-23 19:27

0
2、兆易创新DRAM 长线替代预期难言乐观,还是备胎角色。

上周五午后的放量上涨主要就是合肥,这里打名牌,短线看机构入场,长线基本面看这个DRAM产品会不会带来公司的基本面改变呢?

我的看法是比较难,主要还是我说的“基础层只能是培育备胎”的逻辑,产品难以进入市场,基本上属于共克时艰时期的一个产品,目前国产替代的大风口下,砸钱砸的很凶,从结果来看,雷声其实大过雨点。

中国在存储器这边几乎是一片空白,工艺落后太多,而存储器这边技术落后美光等巨头不说,另外一方面美光自己也还没有涨过2000年顶部,说明资本市场给的溢价也不多,现在炒兆易创新,基本上大家还是情绪去炒,就像之前中国软件一样,未来商用的可能性非常低。

换句话说,如果大国博弈趋缓和,那么市场供应链顺畅,首先打击的就是这类品种,生产出来的东西不仅高端不能供货,低端市场成本也没有优势,定位非常尴尬。

这类品种的核心驱动因子在于政策驱动下的短线或者波段炒作,长期对股价的支持是空洞的,说句实话,未来3-5年想要兑现业绩是很困难的,但是想象力品种,容易吸引资金反复短炒是事实。

相对来说的话,兆易创新如果不做大的并购重组,目前的吸引力有限,相对来说,北京君正并购了 ISSI 之后想象力更大,毕竟市值小,但是ISSI的产品同样低端。

中长线来看,或者说基本面未来兑现的预期看,存储器这块并不看好。
有龙才做

19-09-23 18:49

1
聊点具体个股:

1、韦尔股份:CMOS芯片全球第二,目前看唯一有真实壁垒的上市公司。最像科技茅台的头部品种。

目前长期基本面最看好的是韦尔股份,这边对北京豪威的收购完成,目前薪股已经并入市值,三季度开始并表,业绩浪的话要在2020,股东给的94的股权激励,行权条件看目前的市盈率在160倍。估值给的比较高,主要考虑行权业绩预估增速喜人。但估值只是一方面。

核心的看点其实是OV的CMOS芯片,从MATE30的供应商看,除了40MP用的索尼,其他都是OV,8MP前置OV独家,但这一代产品不是重点,关键是下一代的48MP,目前索尼和OV都在发力48MP,而率先采用超高清镜头的未来必然是手机,华为目前四摄,苹果三摄,未来摄像头数量持续增长,高清只能用索尼和OV,而且海力士明确不再做更高代产品,未来产能万一跟不上,说不定还是供不应求的格局,一大块蛋糕,只有两个参与者,壁垒可想而知。

从48MP的进度来看,这一代的主流厂商还用不到,所以业绩释放也要等到2020后,当前代次还是索尼领先,下一代应该并驾齐驱了。

摄像头这里很多人对比汇顶,我觉得不妥,因为指纹识别的应用场景相对于摄像头来说,还是少一些,摄像头可以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和工业领域,非消费电子领域比如安防、汽车都是摄像头的高频应用场景,典型如海康威视,OV是第一大供货商,汽车电子这块也是OV的传统优势项目,索尼玩高端,OV独享中低端产品。

综合看韦尔豪威这边是中国未来最富有想象力的芯片设计公司,从技术壁垒的角度上来说,甚至超越华为海思,当然5G芯片的出货量要更多一点,而且华为海思更加全能,不过在芯片设计领域能过做到全球领先,放眼望去两市很难找出第二家。
gulson

19-09-23 18:48

0
谢谢老师分享!
有龙才做

19-09-23 18:40

1
3、从产业链的位置和长波经济周期的位置上看,科技革命已经走过上半场,下半场的利润增长点,来自于基础技术框架下的局部创新,比如5G针对3、4G的创新,我们就能做的很好,因为底层技术很开放很成熟,这样的领域,后发者搭便车的优势就能上来。比如物联网这块,业绩兑现的很快,典型的像我之前一直看好的ETC,政策出来,配合国产替代,整体业绩的放量就很快,所以立刻可以看到政策一下来,金溢、万集、博通这样的龙头企业立刻大单飙升产能不足,一年开张吃十年的样子。物联网这块的放量,带来了低精度芯片的国产替代,带来了国产PCB的放量,所以PCB这波最强,那么未来呢?未来应该要看渗透率和需求饱和程度,整个行业的蛋糕大了,龙头公司如果胃口(产能)不足,那么行业第二梯队的增长,也就是所谓的二线公司会有比较大的红利期,如果龙头公司产能推上去,那么一方面要价格战利润下滑、另一方面整个行业趋于充分竞争头部公司的估值也要降低,这是双杀,所以第一波科技股牛市芯片设计、PCB公司很猛,第二波能不能继续走,还是要看市场容量,比如汇顶科技,业绩率先兑现,现在看千亿市值是50倍PE,似乎不贵,但是从渗透率和未来增长的角度看,指纹识别的渗透率太高,未来增长的场景又有限,这是行业蛋糕大小的问题。另外就是比如圣邦股份,做的电源管理芯片,模拟芯片这块国内能做的公司不多,但是电源管理芯片,未上市公司里面也有3、4家和圣邦实力匹敌的公司,他们如果在行业内竞争中把圣邦的工艺比下去,而圣邦这里没有办法利用上市的平台优势横向纵向并购扩张,那可能未来出现反转,这里给的溢价逻辑就完全不存在了,搞不好会成为之前全通教育的复刻版。
有龙才做

19-09-23 18:31

1
2、中国扮演科技革命追随者的角色,注定了中国能在产业链获得的最大利润将在应用层而非基础层。在整个电子行业,包括广义的科技行业,如大数据、软件、半导体材料,中国权限处于追赶者低位,当前看,半导体材料领域,日本具有突出优势,而美国掌握着芯片制程、半导体设计的核心工艺、以及底层数据库和操作系统的源代码;荷兰公司把持着高精度的光刻机等。应该来说,在上游的各个领域,国产替代很难实现,对于当前最好的超车点,应当还在中下游应用层:比如中游的元器件、面板,比如下游的成套设备,封测。软件方面的应用软件等等。具体来说,比较典型的就是5G、ARVR、非操作系统国产软件、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系统、安防等等。越往下游走技术壁垒降低,同业竞争少,虽然利润随时面临被上游挤压风险,甚至面临大国博弈风险,但必须承认国产替代的基础层产品,只能作为备胎有备无患,一旦产业链重新疏通(目前看概率再增加),他们将重回“备胎位置”,所以未来从业绩的预期来看,应用层的业绩超预期可能性会远大于基础层,芯片设计、半导体材料、操作系统等等一系列的上游高端领域,未来可能还要走政策喂饱肚子的老路。
有龙才做

19-09-23 18:20

0
·科技股长期走牛的方向·从三个角度去思考:
1、对标美国的科技股炒作历史:2000年的美国科网股泡沫,是资本市场第一次对科技主题的大规模炒作,从2000年的美国科网股泡沫来看,很多公司见到了10年甚至20年的顶部,可见当时泡沫之大,美国90年代的科技革命,直接催生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双重繁荣,克林顿政府时期是最大的红利期,而小布什时期则是由盛转衰的时间节点,科网股泡沫破裂的2001年是虚拟经济衰退的起点,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则是虚拟经济的二次见顶,随后美国进入了QE为代表的金融大放水时代,经济开始脱实就虚。科网股泡沫的破裂可以视作科技股炒作的分水岭,在泡沫破裂前,芯片设计公司英特尔、存储器龙头美光等公司是市场当仁不让的龙头,但科网股泡沫之后的20年,这些公司的股价却难以超越科网股泡沫的顶点。泡沫破裂之后,资本市场开启了中下游设备、应用企业的牛市盛宴,典型的就是FAAMG,还有图形处理龙头英伟达、模拟芯片龙头德州仪器等等。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