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短线生态的参与者变化了,自己也有很多感触。
原先行情平淡的时候,高度不过三板,都是一些短平快的小资金,一个票强了,涨了,打板,第二天弱了,就卖了到下一个票,由于涨停板标的很少,打到好板就能吃到次日的关注度以及情绪的溢价,着重在于切换,打板比低位买入更具有确定性,是优选。
但是从大盘二次探底,
万通智控与
漫步者成妖的这一段时间以来,短线生态的参与者就变成了大资金的模式,即买指数模式,低位票先全部铺开,然后核心票强了,锁仓或者板上加仓,弱了,分歧低吸加仓,在一天一天的加仓里,情绪就被推上去了,这一波大资金的目标是以漫步者为首的科技线,那就是前期加仓猛干,中期持股做t,或者调仓套利,后期减仓清仓。大资金买票不在意板或者不板,能低位拿货才最佳,涨停了只是顺势推高股价,不涨停也没关系,只求在出货的节点之前尽可能低的价格拿货,然后推高股价获得浮盈。
因此,在行情开始时,打板选手可能会觉得很开心,涨停数量多,次日溢价高,后排,烂板都能有钱赚,因为第二天资金仍在加仓。但是过了中期之后,大资金开始减仓,那对于平淡行情里的一般选手就是噩梦,因为情绪未退,好板往往是一字或者是秒板,而能买的进的就是垃圾或者有资金板上出货。
有大资金参与的阶段,如果与大资金节奏相反,那就是胳膊拧不过大腿,唯有踏准大资金的节奏,才能安全,不能仅仅盯着几个涨停板了,要多思考大资金的机会在哪里,多与大资金一起在低位参与,当然,没关注度的杂毛还是不能买,还是要选强票。
如果有最近几天觉得打板不顺的老师,可以思考一下参与者变化对短线生态的影响,及时调整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