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总算爬楼爬完了,楼主有理有据,舌战群儒,精彩!建议以后楼主回复别人的评论用回复,不要用@,用
@都看不到原评论,要重新爬楼,很累。
1
哈哈,上个月我在帝都一个饭局上有个股市大佬正好聊到缠论,你知道他怎么评价缠论的吗?算了,我还是不说了,等下缠粉们又来喷我。我就说一句:游资、私募、机构没有一个用缠论的,只有散户把那玩意传的神乎其神。
0
0
楼主写的不错,关注楼主了。
0
实战强的未必可以说出个1234,但是这种人就是会实战
0
没用,背离之后有再次背离,
缠论就是耍流氓的装比理论,看错了,一句中枢没走完就圆回去了。
它里面所谓数学定理,根本无法证明。
如果他不说数学可能忽悠到更多的人,但是,他太自负了。
0
技术的东西,只是最粗浅的东西,但凡小学生学个一两个月,多看一些图形,就会了。
那些包装什么理论,都是假装大师忽悠人的,像当年所为的台湾的一批炒股落魄的假大师。
回归数据的最底层,就是三个:k线、成交量和均线。
k线就是一种博弈形态,k线功底还是要积累,无非就是从形态上判断,多空力道,以及趋势是否反转这些。
成交量就是一个辅助k线的,用以判断和验证多空的变化。
均线就是成本分析,也是多空心理的一种推断。
这些都是基本功了,做股票的人都要知道了,一眼瞄过去就要感觉的出来,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
在技术上这些最入门的东西外,做股票还是需要很多经验的积累的,
还需要更多的东西,经济、金融、政治、行业、上市公司等。
这些东西,用以判断股价上涨、下跌的因素。
题材,最后说的都是上市公司业绩的故事,就是股价上涨的想象力。
比如今年的5g,符合世界的主题、中国的主题、行业的主题,而且上市公司的业绩也得以验证。
还有些突发热点、短期热点的判断,这些都是技术之外的东西。
以为按技术图形来做,按图索骥就能赚钱,那只是被收割的小学生水平。
0
当年学了整整六个月的缠论 李彪的心得名言整整抄了二十次 操蛋 到现在都不知道有没有用
0
如果你仔细翻查以前的资料,其实禅师说的那5个人也是巨亏的。缠论不亏是不可能的,除非他用的不是缠论而是其他的东西。
0
你说的很对,均线,K线其实也多是误导人的,也可以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