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4月2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对
新基建首次做了官方定义,确定了新基建的新范围。
官方定义是这样的: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范围: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3个方面内容:
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
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
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
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二是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gubar]
能源[/gubar]基础设施等。
三是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可以看出,此次新基建官宣将新基建的内容进行了延伸,使得新基建范畴更加具体。具体新增的有卫星互联网、区块链行业,还有扩充了以相关新技术为基础的融合基础设施,以及作为技术平台支撑的创新基础设施。
即一切为了高新技术提供技术支持,平台支撑的基础设施建设都属于新基建范畴。
内容一:信息基础设施。新基建1.0版本中以5G为首的七大行业基本属于范畴当中,关注度最高的是5G、大数据中心、特高压。
其中此前就5G进行过各细分行业标的筛选,可参考文章《趋势观察5G专题会,5G将再次引领新基建腾飞(附股)》,这里不再赘述。
大数据中心,主要是数据中心机柜建设和IDC服务。
机柜建设:
光环新网、
数据港、
广东榕泰、
奥飞数据等。
IDC服务:
浪潮信息、
中科曙光、
沙钢股份等。
云计算:
华胜天成、
太极股份、
东方国信、
依米康等
特高压:主要以电力物联网、智能电网和特高压细分行业龙头为主。
特高压细分龙头:
许继电气、
保变电气、
特变电工、
东方铁塔等
电力物联网、智能电网:
国电南自(已经很高,作为风向标就好)、
国电南瑞、
远光软件、
科林电气等
卫星互联网:
中国卫星、
中国卫通、
华力创通、
和而泰、
上海沪工等
区块链(数字货币为主):近期已经炒作了一波,关注回调后的低吸机会。
主要标的:
省广集团、
高伟达、
广电运通、
数字认证、
紫光国微等。
内容二: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
智慧能源基础设施。主要涉及概念板块有智慧城市、智能轨道交通、
能源互联网等
智慧城市:
万达信息、
云赛智联、
天夏智慧、
达实智能、
银江股份等智能轨道交通:
祥和实业、
千方科技、
超图软件、
中远海科、
易华录能源互联网:智慧能源、
泰豪科技、
林洋能源、
能科股份等。
内容三:创新基础设施。以政府投资的公益性行业技术研究院、实验室等支撑性平台为主,暂未有合适标的。
以上内容通过公开信息整理,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