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企业成功需同时兼具天时地利人和,同样,企业的消亡也是由多种问题迸发而导致。在数据整理中,2019
新经济公司死亡原因大致归纳为市场、团队、产品、资金、运营、环境六种。
而市场定位不准是新经济死亡公司的最主要原因,从IT桔子统计的数据中看,死亡的新经济企业超过半数拥有市场方面的问题,产品以及运营问题也是基于对市场的把控出现偏差,从而影响变现能力出现资金问题,再加之外部环境催逼,公司最终落寞。
融资失利,似乎成为了压死创业公司的最后一根稻草。
寒冬之下,投资人出手越来越谨慎。
2019前11个月,VC市场投资总额约7300亿人民币,同比下降29.5%;投资案例数量约7800起,同比下降18.7%。而细分来看,各行业的投资数量同比去年均下降的十分厉害,其中
金融行业滑坡最为明显,投资数量下降了85.5%,娱乐传媒行业下降了78.7%,物流行业也下降了73.4%,侧面反映出企业融资难度加大。
随着风口变冷,资本回归理性,失去输血能力的创业公司很难坚持下去,即使未来也许有机会成功。
经营公司不能一蹴而就,走上倒闭也绝非顷刻之间,在红海泛泛、浮尸遍野的2019年,幸存的新经济公司需要再度审时,谨慎迈步。
寒冬之下,创业公司应该如何度过?据光谷梦想初步统计,截至2019年12月16日,光谷共计发生68笔融资交易,总计交易金额接近10亿元人民币,融资数量较去年有小幅回落,但相差不大,逐渐呈现出平稳的态势。
处于双周期转折点的2019年,转眼间已过去一半,寒冬散去后的初春,新经济公司需要采用新招式,才能逆转2019年的颓势,在未来发展中占据先机:
1、建立业务护城河
2019年资本向头部主流公司聚集的现象更加明显,新经济公司建立护城河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建立行业规模壁垒。如今业务跑进前三已经并不稳妥,前二甚至前一才有可能业务面基本稳定。尤其在行业壁垒不高的赛道,典型诸如近几年的电子商务类赛道,2019年死亡公司数量高达38家,排列新经济公司死亡赛道第2名。要想在激烈的战场中杀出一条血路,建立护城河可以说是新经济公司的不二选择。
2、赚辛苦钱壁垒更高
2019年消费
互联网红利逐渐消失,产业互联网的价值逐渐体现,AI、消费、教育等领域的投资热度也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过去资产优化、供应链提效等领域赚取的是辛苦钱,并不被新经济公司看好,如今在产业互联网时代则有飙红迹象。2019年中,重复获得融资的企业近乎都是产业互联网企业,比如货拉拉、水滴互助、准时达等企业。他们在下沉市场或者物流/医疗等供给侧做生意,逆市取得较好的资本成绩。
3、考核标准从增速换为现金流
2019年的一个明显大趋势,是新经济公司正从注重增速转换为增加现金流。商业化或者盈利是2019年新经济公司的关键词。快手2019年营收目标增加50%,抖音目标营收达到500亿元,知乎全面提升社区的商业化程度,一些以“慢公司”著称的公司都开始在行动。除去上述公司外,2019年准备加速商业化的公司,还可以列出长长的名单。
结语去年年底,美团总裁王兴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段若有所指的话:“2019可能会是过去10年最差的一年,但却是未来10年最好的一年。”虽然市场并非王兴所言这般悲观,但市场情况确实正在转变。
随风而起、风停雾散。资本寒冬的冷风从2018年底便猛烈刮起,在风口论、泡沫论的笼罩下,2019年新经济市场有喜有忧。但是能够看到,近两年死亡公司的数量在逐年下降,投资者、创业者在试错中不断地调整着策略。
希望这个冬天早点过去,期待新的产业互联网风口带来下一个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