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龙津药业?
0
白云山?
0
一家上市公司的采购总监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目前板蓝根上涨背后,恐有资金进入囤货,“其实市场上板蓝根货源并不缺,有些企业看到价格合适就进行囤货,受到资金影响,价格有所上升。”
诚然,作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干燥根,板蓝根适应性较强,产区分布广泛,目前在甘肃、黑龙江、新疆、内蒙古等十余个省份有栽培。
虽然板蓝根种植广泛,但是优质的品种依然是企业的抢手货。据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国内布局板蓝根的企业多是上市公司等制药头部,华南的广药、香雪制药(300147.SZ)等均有布局。
0
近段时间,国内中药材市场上传来部分中药材品种涨价的消息。据第一财经记者实地调查发现,有的中药材确实出现了价格浮动的情况,部分甚至出现暴涨。究其原因,除了原产地减产以及通关政策调整之外,还疑有人为因素。中药材涨价之后,直接导致药企中成药价格原料上涨,部分药品出现涨价情况,最终还是市场消费者“埋单”。
进口及常用中药材涨幅较大
“昨天白豆蔻每公斤的价格还只是160元,今天就涨到165元左右了。”12月5日,在广西玉林中药材专业市场从事香料生意的廖经理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上周才只有130元左右(以下价格均为“公斤价”)。
公开资料显示,白豆蔻是我国很早就应用的进口中药材,有行气、暖胃、消食、解酒毒等功效,常用作芳香健胃、驱风、镇吐剂,主产于东南亚一带。国内传统用的白豆蔻商品,历来从泰国及印尼进口。
玉林中药材专业市场系官方获准开办的全国17家中药材市场之一,已有30余年历史。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该市场系东南亚地区中药材通关入境后的“首站”集散地。廖经理在此从事香料生意多年,主要是通过零售渠道铺货,在他看来,白豆蔻系今年以来涨价幅度最大的中药材品种之一。
据第一财经记者多方调查,上述玉林市场的白豆蔻价格,与安徽亳州、广东普宁等地中药材市场的行情基本持平,大有“一涨具涨”的态势。
多位商户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白豆蔻涨价与东南亚地区的产量减少以及通关手续有关。“现在关口查得很严格,进口没法快速过来,国内的货又比较少。”普宁市场的香料商户陈先生说。
在廖经理的印象中,白豆蔻的行情此前并没有现在这么火爆。“今年年初的时候售价每斤只有六、七十元。”廖经理说,随着不断倒卖,他发现白豆蔻的行情越来越坚挺,拿货价越来越贵。
据国内中药材信息门户“中药材天地网”显示,白豆蔻的历史价格在2018年12月初仅有55元左右,至今年年中也仅有六七十元。而从8月份之后,白豆蔻的价格一路看涨,进入11月份突破百元大关。据此,从去年底至今,白豆蔻的涨幅超过200%。
据第一财经记者调查,在更早之前,白豆蔻的行情其实十分普通。据在亳州康美中药城从事香料生意十余年的潘老板介绍,两年前的2017年,每公斤才30多元钱,“原来很便宜的东西,现在价格都翻几倍了。”
进口的白豆蔻出现上涨或许只是特例,但并非是孤例。第一财经记者调查获悉,目前进口的中药材品种中薏苡仁、土茯苓等品种亦均出现上涨,且幅度较大。
在普宁市场的商户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目前进口的薏苡仁和土茯苓均出现上涨行情。普宁的商户称,薏苡仁目前售价达16元左右/公斤,大片土茯苓售价在30元左右/公斤。
薏苡仁,自古以来就是一种优良的滋补食品,薏米在平时生活中经常作为食物使用,同时也是一味重要的中药材。康美中药网的价格监测数据显示,去年底薏苡仁的价格仅在8.5元,如今已涨至16.5元。据此计算,涨幅达94%以上。
土茯苓系一种补气健脾的中药材。“今年6月份时只有22元左右,近期土茯苓市场口岸来货量不大,导致销量较少,如今涨幅超36%。”一名普宁商户告诉记者。
据第一财经记者调查,目前国内多种中药材出现上涨情形,涉及菌类、根茎类等品种。在涨价幅度方面,有的涨价幅度基本超过20%以上,部分品种甚至超过100%。
在广东普宁中药材市场,许多商户反映,产地自四川的羊肚菌,目前价格坚挺达450元。有普宁当地商户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之前几个月羊肚菌价格仅有300多元/公斤,现在一直在涨价,主要是产量较小,“不过涨价也接近尾声了,新货马上要出来了。”
作为祛风湿药的重要品种,根茎类中药材狗脊近期亦涨势明显。亳州市场的商户指,狗脊从几个月前的7元/公斤,涨至现在的16元/公斤,短短5个月涨幅高达128%。
并且,同属根茎类的中药材,川芎和板蓝根近期涨势明显。活血止痛功效的川芎系许多中成药的原料,这款药材在今年出现涨幅。从去年底的15元左右,涨至目前的20元左右,涨幅超过33%。
此外,板蓝根的价格亦出现涨幅,年初仅为9.65元左右,到11月份时,一度飙到16元。短短4个月,涨幅高达65.8%。
目前正值流感高发季节,也是板蓝根药材销售旺季。“最新了解到,经过前期上涨行情后,目前板蓝根进入了实际消化阶段,但总体看,价格还比较坚挺。”一家生产板蓝根冲剂药企相关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