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一年就这样过去了,各大指数也在最后两天突破了震荡了几个月的箱体,给了明年行情无限的遐想。
创业板指数以六十五个点涨幅傲立全球,回头看结构性牛市已然持续了两年,但这种牛市就是核心资产的牛市,方向不对牛市就与你无关,整年的个股中位数涨幅也就两三个点,这种割裂的行情正在复制美股港股曾经的走势,接下来怎么玩转A股想必大家也都心中有数了。
对于不是职业的股民来说我还是认为需要配置一些基金,市场变了规则变了,基金再也不是曾经人人唾弃的投资毒药,成熟市场机构的话语权定价权成为主流,不得不重视,这两年的成绩也在刺激着股民的眼球,但买基金并不是无脑的,就拿今年的冠军来说,收益160%,但前两年基本在打酱油,只能说他买对了今年的牛逼板块,就像去年买对
半导体的基金一样,今年半导体就横盘了一整年跑输指数了。风水轮流转,明年的主题很可能又变成了今年涨幅不大的低位板块,比如
军工中的
大飞机,
无人机,导弹或者科技中的
信创,
5G,
芯片等等,
大消费基金是最稳的长牛,每年都有一席之地,定投的首选。买对了基金就是躺赢,收益甚至比很多职业股民高得多。对于这两年跑输指数的股民不失为一种上策。
今年自己的操作只能说一般,这个去年年底开始实盘了一段时间的短线账户还凑合,上半年操作还算顺利,下半年就明显吃力了,出现了两个月的亏损,虽然不多但导致了每个月十个点的目标完成不了了,中线账户做得不尽人意,没能去拥抱核心资产,没有佛系的持股心态,这两点需要明年去完善改进。希望明年两个账户能齐头并进吧。
对于2021年隐隐觉得会比今年难做,准备把主要方向放在各行业的头部股上,核心资产如果赚不到钱更别说其他垃圾股了,再适当的潜伏做做事件驱动,比如
西藏和环球影城等等,中线账户能稳住跑赢指数就行,短线账户还是每月十个点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