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顶分型,没有顶;反之,没有底分型,没有底。那么,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在你操作级别的K线图上,没有顶分型,那你就可以持有睡觉,等顶分型出来再说。(缠师语) 世界,本来就是数学的。但本ID的理论,不是任何原有数学理论的应用,而是市场本身现实逻辑的直接显现,这是一个极为关键的区别。
显然,
一个顶分型之所以成立,是卖的分力最终战胜了买的分力,而其中,买的分力有三次的努力,而卖的分力,有三次的阻击。用最标准的已经过包含处理的三K线模型:第一根K线的高点,被卖分力阻击后,出现回落,这个回落,出现在第一根K线的上影部分或者第二根K线的下影部分,而在第二根K线,出现一个更高的高点,但这个高点,显然与第一根K线的高点中出现的买的分力,一定在小级别上出现力度背驰,从而至少制造了第二根K线的上影部分。最后,第三根K线,会再次继续一次买的分力的攻击,但这个攻击,完全被卖的分力击败,从而不能成为一个新高点,在小级别上,大致出现一种第二类卖点的走势。
现在,我们可以深入分析这三根K线的不同情况。
1,首先,一个完全没有包含关系的分型结构,意味着市场双方都是直截了当,没有太多犹豫。包含关系(只要不是直接把阳线以长阴线吃掉)意味着一种犹豫,一种不确定的观望等,一般在小级别上,都会有中枢延伸、扩展之类的东西。
(高低高,昨天是放量)2,其次,还是用没有包含关系的顶分型为例子。如果第一K线是一长阳线,而第二、三都是小阴、小阳,那么这个分型结构的意义就不大了,在小级别上,一定显现出小级别中枢上移后小级别新中枢的形成,一般来说,这种顶分型,成为真正顶的可能性很小,绝大多数都是中继的
(阳上星)3,如果第二根K线是长上影甚至就是直接的长阴,而第三根K线不能以阳线收在第二根K线区间的一半之上,那么该顶分型的力度就比较大,最终要延续成笔的可能性就极大了
(最危险的类型,追高都是死在这种形态上,10点半陷阱)一般来说,非包含关系处理后的顶分型中,第三根K线如果跌破第一根K线的底而且不能高收到第一根K线区间的一半之上,属于最弱的一种,也就是说这顶分型有着较强的杀伤力。(缠师语
蓝色字我注释)
拟顶分型
今日不能新高
收盘下破5日线
3日分时 低-高-低
有股的卖出不买入
3日分时高-低-高
持股或买入
涨三不买是很容易顶分型
特别是10点30分放天量收盘收低的股
分型也有强弱等级
顶分型下破前日最低
底分型上穿前日最高
等级优先
光分型图形吃透
就可以玩很久了
图形学(分型 笔 线段 中枢)和动力学(背驰 力量的对比)
两大类
最后所有的一切都归结为买力和卖力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