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让我重新回顾了打板溢价的原理,就是预期差和情绪线。最近两周我打的板其实都不是预期差逻辑板或者情绪线的核心。怎么理解,那就是,参与了国风,光正,闻泰,瑞达,
金种子酒,
麦克奥迪,等一系列首板,都封的很死,都是硬板,但是为啥没溢价?才是我本周应该总结的,预期差板,会很快,基本没有反应时间,所以,首板客的高盈利大部分来源于预期差个股,比如
南宁百货,这种打了,就是大肉。或者是龙头线,比如
漫步者和万通,带了一堆跟风。跟风难做的原因是不好选,不好拿,溢价也不一定够。所以,打板本质是找龙头,龙头出来你不敢做,那么基本上就很难获利。后排追涨和打杂毛板就成了亏损之源,因为很多潜伏盘是低吸和半路的,就是吃认知滞后,错过龙头的后知后觉的资金。所以我不愿意做杂毛后排也是因为这个原因,长期来说,是一个负盈利模式,因为你付出了更高的成本买了一个没有动量延续的票,因为里面的资金不连续,都是击鼓传花,吃了就跑。所以,后排只能低吸,用小代价去搏击盈亏比。所以,好多首板没溢价,基本就是这两类,那么反观我打的这些板,基本上都不是预期差板和主线核心,自然赚不到,低吸和半路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