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假期过的相当安逸,都不想走了。
每天研究吃吃喝喝,看闲书,和爸妈还有娃逗嘴。好多年没这么清闲过了。
今日天雨人闲。想起来一桩吃喝的事。
袁公子在《随园食单》里提杭州笋拿秋油煮再烘干上桌。这是当茶点?皖南人表示咱乡下人不是这么个吃法,我们这标准吃法是笋干配五花肉红烧,淋几滴老抽(秋油我也想的哇,问题是立秋之日知道,昨做酱油不会啊)配蒜数瓣(不要啪开)。别的就是火候。火候这个词也妙的很,不仅可以用来指厨事,还有。。。。很多场合适用。
前几天在老家的村子里发现的,青杏,季节还没到,端午节是吃这种杏的良机。总结出来最好滋味的吃法是坐在杏树上,摘一颗辦两瓣,杏核上一丝肉都不能留,这才是上上口感,一般来说先吃朝阳的,带点红的。吃杏子不能洗,洗就不是那个味。
老家这边还有一个说话,孕妇不能摘杏子,摘了次年杏树就结果少。我以为这是胡说八道,但有一点科学依据的大约是孕妇嗜酸的多,怕爬树不安全,所以才这样说好让馋嘴的准妈妈不要乱爬树以免摔着了。
好多年没吃着这样的杏子了,我在犹豫着要不要再等一个月走,等杏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