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蚂蚁金服承包区块链入户
在任何领域,好的靠山意味着技术和资金甚至用户的多重优势。区块链领域也不例外。如果说此前的巨头们并没有将区块链全民化的打算,那么信美相互保可能是巨头推广区块链的一个开始。
信美内部人士告诉区块律动 BlockBeats,此次基于区块链的相互保主要的区块链技术用在交易记录上,「类似于此前蚂蚁金服推出的司法链」。相互保和
互联网法院上链有着相同的技术逻辑,同样也由蚂蚁金服区块链实验室提供技术支持。事实上,阿里专利数多数来自于蚂蚁金服区块链技术实验室。
专利查询网站 patentscope 的搜索结果显示,
阿里巴巴的区块链专利不仅有接近生活服务技术类的,甚至在最新日期的专利中,有针对行业热点的共识节点、区块存储等热门技术。
这其中,蚂蚁区块链实验室的共识性能、隐私保护、跨链交互占在跨境电商溯源中已经应用,其运用的节点全球部署技术、数据存储的万级 TPS(Transaction Per Second,代表每秒执行的事务数量)处理能力、支持中国-澳洲洲际节点部署(解决 8000 公里距离带来的 250ms 通讯延迟的技术)等区块链技术,甚至领先业内。团队技术实力可见一斑。
蚂蚁金服区块链技术实验室负责人名叫张辉,专门研究高性能分布式系统与网络的研究以及产品开发,是区块链核心技术之一 P2P 网络方面的国际资深专家。
从已经落地的场景也可以看出,张辉带领的蚂蚁金服区块链技术实验室偏好落地商业和金融的应用场景。尽管区块链被公认最好的应用场景是金融,但处于商业化早期阶段,为政府搭建平台,用技术将普通人的生活和区块链联系起来,是应证区块链价值的最好方法。
阿里巴巴是国内最早一批投入区块链研究的企业之一,因此成为全球区块链企业专利数第一名不算意外。而阿里主要发力的三大技术:
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中,区块链技术研发的主力团队是蚂蚁金服区块链技术实验室,其提供近年来阿里绝大多数落地场景的区块链技术。
「基本上研发的力量,包括专利,包括团队,都是在蚂蚁金服。蚂蚁更多是做高端的,像开源的,包括开发者的应用。」蚂蚁金服副总裁蒋国飞不久前公开阿里的技术布局,三大技术中,区块链领域由蚂蚁金服区块链团队负责,该团队是整个阿里经济体的核心技术研发团队,而阿里云基于用户属性,主攻方向为 BaaS 平台(区块链即服务),做一个开放的底层技术服务平台。
9 月底,蚂蚁金服公开区块链布局已落地的 15 个应用场景,BaaS 服务、跨境汇款、医疗票据、电子处方、取证、溯源、房屋租赁等。除 BaaS 服务平台是依托阿里云底层平台构建的 BASS 和 PBASS 系统,主要针对企业用户,其他场景多为面对普通用户的生活场景铺设。
@zjll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