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我身边的一位大佬
今天市场上最火的事情,是桥水的事情。
网传桥水可能要结束了,从专业的角度来说,大概是由于两点,一,对于新冠的误判,二、对冲基金的特点,带来的高杠杆率以及出现问题时的高赎回风险。
每一轮极端暴跌,都会有一轮大神倒台,这个是必然的,特别是假如走的是相关性数理统计与杠杆,就是俗称的对冲来说的话。在遇到奇异点的时候,就看运气了。
达里奥上一次火的时候,是《原则》的中文版出来的时候,这本书的前身是《桥水内部手册》,在中文版出来前几年,
互联网上就已经小范围传开了,甚至在
百度文库中也会有爱好者翻译的中文版的下载。
其中一个版本,如果认识我久一些的朋友可能知道,那是我翻译的。
我的英文水平一直一般,但是之所以还是鼓起勇气去翻译,主要是由于当时的其他版本,一些专业术语翻译上失真了。
我之所以翻译这本书,是因为他构建了我对于这个世界的清单化理解,让我在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尝试从事物运转的角度,而不是个人善恶的角度,来思考一些问题。然后他清单化的书,鲜明的告诉了我自己,我的缺点和不足在哪里,我后面需要加强的方向和内容在哪里。
桥水基本结束了,达里奥1949年生人,今年已经是71岁了。
在《原则》中文版出来的时候,我买了很多本,送给同事,前辈,同行、朋友。
平时的时候,我在外面基本很少提到过达里奥以及这些事情。
我们这些爱好者,在某个平台上,有个组群,里面有达里奥。昨天的时候,他还在推荐着他之前拍的关于债务周期的三十分钟的小短片,也是《原则》之后,《债务周期》的一个视频版。
我电脑里面还有一些《Bridgewater Daily Observations》。在写这篇帖子前,特别翻了翻。
这篇帖子,不对桥水的投资做评价。只是回头来看,一个人,驯化自身的缺点,保持和客户的积极沟通以越过信息不对称的鸿沟。
可谓"千面英雄"了
写这个也是为了纪念这个时刻的吧,但是纪念的意义大概应该在做事情上面嘛。
今天突然想到,后面说不定《Daily Observations》都没有了,想一想,我们也试试写一写吧。
投资上,我们是走商业与产业分析的,在达里奥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可以有一个宏观对冲型的前辈,能够让我们学到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