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板块效应的个人理解,从实战来看,一般有板块的题材明显比没有板块效应的个股走的好,一开始也 不太理解,现在有点想明白了,特别是梯队保持完整的板块题材更容易走的远,特别是在大环境较好的时候,有高位股、中位股和低位股,梯队完整,主要是有板块效应容易吸引人气,各个位介的股票有各种分时形态和k线形态,有一字板的吸引了龙头战法的老师,我大长腿的吸引了低吸战法的老师,有半路的吸引了喜欢干苦力的老师,反正就像杂货铺,应有尽有,所以整个板块人气旺,而没有板块效应的个股只有一种战法的老师来接力,接到后面后续无力就没有然后了。中国人喜欢跟风,哪里热闹去哪里,老师们一吹,就像喜茶铺门口挂着,限量供应,孕妇优先一样,不管好不好喝,先把人气搞起来,先嗨起来!
[淘股吧]另外我个人理解可能是大资金的战略要求也希望能板块作战。除开基金以为,按照资金规模,市场应该有3类资金,1类就是10亿级别以上的资金,比如赵老哥,一般的股票流动性根本没有办法参与或者收到比较好的回报率,2类就是1亿元级别的资金,第三类就是千万以下的资金包括散户。对于第一类资金需要获得良好的收益肯定是要声动击西,围魏救赵,比如在年初的oled板块中肯定需要打造一个龙头,花5000-10000资金我打造一个龙头,然后在大屁股
京东方上梭哈4-5亿,通过板块带动作用,在大屁股上赚20-30%。不然每天3-5千万的打板,一年也就1-2倍的收益,行情不好的时候还被学生们收割。这类资金是主动型的是引导型的。第二类资金就是1亿元级别的,那么有时候做跟随,有时候引导,在龙头那里跟随吃点肉,有时候也在体量不大的中位股那里做引导,比如花3000万在龙头跟随,在中位股花1-2千万做引导,因此有时候也会出现中位股很强的情况,只要老师们吹得好,中位股就会出现一字板的可能,然后老师们开始意淫卡位什么的。第三类资金完全是跟风杂毛,主要体现的低位股,因为高位中位股比较强势,后面跟风杂毛就是看到龙头涨停来混一顿夜宵或者混一包烟。他们打板就是为了明天砸盘,
因此三个完整的梯队构成了整个板块的逻辑结构,龙头引导为主跟风为辅,中位跟风为主引导为辅,地位跟风。在大盘行情不好的时候,如果中位股开一字或者很强势,那么往上对龙头有正反馈左右,也就是说中位开一字,龙头开+5,会强化龙头立刻上板,但是对下确实有负反馈作用,也就是说杂毛会高开低走。原因就是行情不好的时候,本来资金就不足,高位股容易由于虹吸效应把低位股的资金都吸走了。就好比公司效应不好的时候,首先开除的就是底层。如果行情好的时候,应该往上往下都是正反馈,也就是说龙头强势,杂毛可以跟风吃肉。
因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行情好,干龙头,实在不行干龙二,龙二也不行就龙三,不过记得要第二天砸,继续干龙头
行情不好,干龙头,龙头干不了,拒绝龙二龙三,因为随时会挂,风报比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