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第一个阶段除了掮客,流氓,赌徒之外,没有多少亮点呢?
[淘股吧]事实上,建立股市的第一线人员,也就是临时一批人,说半罐水都抬高了这一群人,比如阚治东,因为历史的原因,没有正常的学历教育,耽误了学业,弄了个半工作半读书的学历,给选进了到日本野村证券去学的中国股市后备人员,一群30几岁的人,到日本去学交易,语言也不很通,能学到什么?
和后来的中国职业股民,用了10年亲身交易实践来体会交易的本质比,说半罐水都抬举了这一群人;
虽然有无数个第一,这些创立了第一的人们并不懂交易有科学规律,除了政治的,社会的,还有技术和科学;
无数人没有任何交易实践的研究,凭对政策的想当然,对社会现象的理解,也冲进了股市;
所以,第一个阶段混沌后,各种色彩不同的故事弥漫在中国股市;
开始了不成熟的走向,交易制度变化不已,监管者惊奇不已,发出,中国股市怎么能有香港的市值的哀叹,也因此在第二阶段强行实行T+1和涨跌停制度;股市从一开始就被强力人士时刻干预着,始作俑者其实不是其他人,是以经济沙皇闻名的人物,此人毁誉参半,不仅仅是股市,还是教育,医疗产业化的始作俑者;话题远了;
第二个阶段,325-2245,是中国股市探索期;
这个时期,人们开始进入股市,各种教育背景的有技术学力的人开始进入,也出现了章建平这样的投机大师;
第一二阶段和中国经济的运行,中国股市是不搭界的,就是一个筹码市场;
因此,第一个阶段原则上不属于中国股市的有效时期;
但不管何如,都是中国股市的起步期,虽然那时段,我在98年前天天在
重庆啤酒厂各车间找人喝酒,问他们手里的原始股,也在这之前在重庆石坪桥横街找过三峡油漆厂的车间工人,从1车间到7车间,也从那些分到1000股的青工们手里买过3毛钱一股的股票,那些家伙就认为是废纸,没有两斤散装啤酒管钱,一斤散装啤酒90年代初重庆啤酒是1毛7,80年代是7分钱;但我自己并赚到多少:)
所有的人们,除了第二阶段进入的少数人外,其实赚钱的不多,多数人是从政治意想,人脉高低来进行投机的;
这之间,有不少人开始了真正的投资,真正的投资,就是利用自己的学力,获得稳定利润的收益,而非买茅台,说茅台就是绝对的价值投资;
也就是说中国股市进入探索期,中国股民也有进入交易家境界的大师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