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光电材料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叶宁课题组在氰尿酸盐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研究方面获得进展。
非线性光学晶体因其频率转换性能广泛应用于扩展激光光源的频率。而对于紫外波段的激光光源的迫切需求,使得探索新一代性能更加优异的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据了解,研究人员以含大π键的(HC3N3O3)2–阴离子基团提供大的非线性光学效应、碱金属提供宽的紫外透过性能为设计理念,从有机共晶合成领域引入滴液研磨法、结合非线性光学领域的粉末倍频测试,以一种绿色环保且高效的方式,成功合成出了一系列具有非线性光学效应的氰尿酸盐化合物ABHC3N3O3·xH2O(AB=KLi,RbLi,RbNa,CsNa),并进一步以水溶液法得到KLiHC3N3O3·2H2O(KLHCY)厘米级大单晶。
KLHCY晶体的一类相位匹配最短波长能达到246 nm,激光损伤阈值达到4.76 GW/cm2,是极具应用前景的新一代紫外非线性光学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