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有点吸引眼球哈,都是客观分析,但愿不要被和谐,各位看官慢慢往下看:{如果觉得说的有道理给加个油}
今天大盘受到昨天中信分析师对中国人保夺眼球的看空研报的影响出现大幅杀跌-4.4%,应该说这份研报只不过起了一个导致大盘暴跌引线的作用,本来大盘经过连续上涨,需要充分的调整是预料之中和市场本身运行的规律范围内的事,即使没有这份研报,大盘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调整,只不过幅度和力度可能没有今天这么夸张而已(其实以前牛市中的这种调整屡见不鲜),因此这份肤浅和刻意的研报无疑成为了背锅的角色,客观上则被做空者利用,看到很多人情绪激动和想法极端,对该份研报大加指责,并引申出一系列阴谋论之类,却无法指出其中的漏洞所在,这些投资者实在是有些不理性,如果我们仔细看了这份研报的话,就知道这份研报的极端看空的分析和思路其实是建立在非常死板的分析和静态的观察角度,而且从这份研报可以看出为什么中国的机构投资者(有着如此自己豢养的分析师)总是在国外屡战屡败了,因为所谓的分析从来不深入研究的标的所处的市场环境和大的趋势,在国外的投资中也总是逆势而为,这样焉有不败之理,回归中国人保本身吧,拿其在香港H股的定价3.46港币(折合人民币不到3块,就按照3块算吧)和目前的11块多人民币的A股定价存在巨大差价就认为A股高估,的确非常吸引眼球,让大家感觉不同市场上市的同一家公司就是A股明显高估,似乎前面一直定位在5块左右或者他定位的4.71-5.38元是合理价位,就应该始终停留在这个价位,这样的分析方法估计也是很多所谓分析师在对比A股和H股的时候常常使用的吧,却不知道这样的分析方法是非常不合理和明显有漏洞的,主要表现在没有考虑流通股本的影响,其实单单从流通市值来分析的话,目前中国人保的香港H股按照今日收盘价3.46港币算的总流通市值是302亿港币,折合人民币是258亿人民币,目前其A股的流通市值目前才116.8亿,所以按照流通市值来算A股明显低估才对,港股的流通股本在86.2亿,如果按照流通股除以股价的比例倍数,目前港股比A股的流通股本多8倍多,所以按照3*8来算的话,定位在24-25才是真正合理的价位,当然,有人会说,咋不按照其总股本442亿来算呢?要知道目前在市场流通的A股就只有10.1亿股,所以就目前而言较小的流通股本享受相对高的价位是很自然和合理的事情,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
贵州茅台 的流通股本不是目前的12.6亿而是126亿的话,它的价位还能保持在738多块附近甚至炒到800多块吗?而按照这位博眼球的分析师所说的结论如果判断中国人保的港股明显低估,那么即使今天其A股大跌而其港股应该上涨,机构投资者应该逢低买入才对,而实际上其港股仍然跟随下跌不少,是市场错了吗?还是其分析本身的问题呢?答案是很明显的吧。。那么目前中国人保的股价究竟应该定位多少是有市场本身来决定的,所谓的研报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分析方法的错误引导,这一波大力上涨除了市场合力深度介入炒作之外,其实是完全建立在国家政策的引导,金融供给制的提出是在资本市场的战略发展方面的根本转变,离开这个金融大背景去奢谈啥投资价值都是盲人摸象的可笑之举,至于以后中国人保的限售流通股上市以后随着流通股本的增加其价位肯定会自然回归,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最明显的就是当初上市第一创业(
002797)只有2.19亿流通盘,从22多,在不是牛市的2016年,最高市场定价达到了45块多,现在随着流通股的逐步上市扩大,现在是多少7.81,前天最高9块多一点,道理都是一样的吧。。。同样的错误可笑分析出现在
华泰证券 的
中信建投 上面,目前中信建投的流通市值在112亿,比流通市值接近1200亿的华泰证券高估在哪里?所以如果国家大的政策不发生变化的话,中信建投在其流通股本逐步上市之前,在券商一季度报表公布之后,如果市场出现定位在60块以上,千万不要感觉到奇怪了。。。当然就目前这两只焦点个股短线走势而言,断头铡刀下,一般都会修复一段时间,才能逐步走出充分的调整波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