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打造大湾区世界级港口群,
珠海港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
当前,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构建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提升珠三角港口群国际竞争力。巩固提升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地位,支持香港发展船舶管理及租赁、船舶融资、海事保险、海事法律及争议解决等高端航运服务业,并为内地和澳门企业提供服务。增强广州、
深圳国际航运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港口、航道等基础设施服务能力,与香港形成优势互补、互惠共赢的港口、航运、物流和配套服务体系,增强港口群整体国际竞争力。
连日来,《规划纲要》振奋、鼓舞着奋战在建设第一线的建设者们,港口基础设施的建设如火如荼。在珠海港高栏港区,施工机器的轰鸣声中,年吞吐量180万标准箱的高栏港码头二期工程正在加紧建设中。
一幅世界级港口群蓝图正在建设者们的努力中一步步绘就、形成。
珠海港:发展跨境物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
位于珠海市最西端的高栏港是珠海港的主体港区,其货物吞吐量占珠海港的比例达九成以上。沿着高栏港大道一路前行,在一角山下拐入环岛西路,标箱林立的高栏港码头赫然屹立在眼前。在港口左侧的工地上,施工机器的轰鸣声中,年吞吐量能达到180万标准箱的高栏港码头二期工程正在加紧建设。
施工现场,戴着鲜亮头盔的工人四处穿梭作业。码头施工单位——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项目副经理张玉新介绍说,为推进项目进度,工地在年初八就开工了。
明年新码头全部投入使用
在粤港澳大湾区这个世界级港口汇集的地区,珠海港近年来以不俗的业绩连续登上世界港口榜单。2018年珠海港实现货物吞吐量1.3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31万标准箱。
张玉新带着记者踩过钢筋网来到铺设现场,近距离观看施工细节。张玉新指着网格介绍说,这是典型的“高桩梁板式码头”,桩上放梁、梁上铺板、板间用钢筋混凝土连接。整个码头泊位都是这样的结构,单水泥桩就有一千多根,都是工人趁退潮下海打下的。
整个高栏港码头二期工程包括7个泊位,目前已有1个泊位投产,两个泊位已交工,正在申请试运营;还有4个泊位年内可竣工。张玉新信心十足地说:“明年这时候新码头就能全部投入使用了。”
打造内通外联航运体系
站在码头二期工程的工地向海面望去,不远处的大型运输船一字排开,在碧绿的海面上兀自滑行。这些大型运输船走过的路线,正是上个月刚刚竣工验收的高栏港区15万吨级主航道。
15万吨级主航道的竣工和高栏港码头二期工程的建设,都将有效助力珠海港成为珠三角集疏运体系规模等级最高、多式联运体系最完善的现代化多功能海港。
“《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以沿海主要港口为重点,完善内河航道与疏港铁路、公路等集疏运网络。”珠海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欧辉生表示,珠海港集团正在实施的国际化战略与西江战略正是对这一规划的呼应。
一方面,珠海港集团大力开拓海外航线。利用珠海的地理优势在柬埔寨、越南等地设立海外办事处,为开辟东南亚市场业务打下坚实基础;在亚洲之外,珠海港集团不断强化港口功能,加强与欧美、中东、非洲等地港口的合作。
另一方面,珠海港集团深耕西江集装箱市场,汇聚珠江——西江经济带腹地货源。截至去年末,由珠海港集团牵头发起的“西江港口联盟”规模已达36家,开通西江驳船快线22条,遍及西江流域40多个卸货网点。
“乘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崛起这一历史机遇的东风,珠海港必须继续奋勇拼搏,才能不负时代、不负机遇!”欧辉生说,将通过智能化改造提升码头智慧化水平,达到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目的,进而促进港口转型。
欧辉生说,接下来,珠海港将投入更多运力,准备收购更多港口作为物流节点,把西江作为珠海港拓展货源腹地的一个重要抓手,凸显珠海港作为西江出海口的重要战略地位。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