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显示产业链(OLED, 3D玻璃,量子点技术)公司
上游(发光材料和辅助材料)
濮阳惠成 公司所提供的OLED中间体是OLED有机材料的上游,位于市场上游。重点开发OLED 蓝光功能材料芴类衍生物,列在开发计划内的其他OLED 功能材料主要包含:OLED空穴传输材料,空穴注入材料,空穴阻挡材料,电子传输材料,电子注入材料,电子阻挡材料及材料合成的催化剂配体有机膦类化合物等。其OLED蓝光功能材料芴类衍生物已开始贡献业绩,2015 年年报显示,按产品分类计,芴类产品录得营收2163.3 万元,公占公司全年营收的6.18%。而公司的芴类产品除了OLED功能材料外,还包括医药中间体,目前OLED功能材料贡献的营收占比还是比较小。公司强调目前其OLED功能材料还在研发加力研发中。
万润股份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OLED 中间体供应商,目前已经进入LG和三星等知名厂商供应链体系。万润股份为中节能旗下公司,涉及 OLED 业务的为三月光电和九目公司,三月光电专注于研制 OLED 显示和照明材料、器件。烟台九目化学制品有限公司为万润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目前在产OLED 中间体和单体粗品。公司信息材料版块主要包括液晶单体和OLED中间体,其中液晶单体产能450吨左右(中间体150吨),去年销量在200吨左右,今年一季度增长速度在30%左右;公司OLED相关产品2015年营收超过8500万,2014年营收6000万,2013年营收3000万,保持高速增长。公司OLED中间体的生产能力是全国第二,有近8000吨的产能,单体产能在10吨左右。16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59.17%,净利润却实现同比增长279.62%。4月下旬以来,万润股份迎来103家机构集体调研。预计公司2016-2018年EPS为1.412、1.562、1.660元。
瑞联新材
西安瑞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新三板上市公司,股票代码:835406,主要从事液晶显示材料、OLED材料、医药中间体及其它精细化学品的研、产、销,2015年公司液晶显示材料和OLED材料收入分别达3.3亿元和8663万元,且具有多项相关发明专利,公司进入IPO辅导阶段。专门设有OLED 研究部。公司现已拥有1,000 多种OLED 单体和中间体合成和纯化技术,官方上展示的OLED材料产品有38种。2015年上半年这部分收入为4132万元,占公司总营收的15%,主要客户是三个韩国企业,其中一个是韩国上市公司。仅就产品及营收而言,目前瑞联新材是超过濮阳惠成的。
永太科技 16年5月24日,在近日披露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中表示,公司的CF光刻胶产品可以应用于OLED产品的生产和制造。公司与华星光电正在积极开展OLED和TFT-LCD用CF光刻胶的技术研发工作,预计今年有望实现量产。2014年2月21日公告称,公司与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双方拟开展OLED和TFT-LCD用CF色阻(即“平板显示彩色滤光膜材料(CF)”)的技术研发工作,通过双方在显示技术领域共同合作,开展技术研发、材料验证和应用等工作。根据协议,双方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立华星光电--永太科技技术研发合作团队,有效开展CF用色阻等技术研发和应用工作,进行新型显示技术OLED和TFT-LCD的CF色阻的研究开发工作。永太科技主要从事氟精细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类别包括液晶化学品、医药化学品、农药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东材科技 公司有机聚合物薄膜和柔软材料制备工艺较为成熟,全资子公司江苏东材新材料于2012 年投资建设年产2 万吨光学级聚酯基膜项目,主要应用于包括反射膜、增透膜、ITO 导甴膜以及OLED 产品等制造。光学级聚酯基膜具有低雾度、高透光率、表面光洁度高、厚度公差小等出色光学性能,技术难度高,产品附加值较高。公司2012 年已经可以生产PI 柔软薄膜复合材料,目前该类型应用于电机设备和电容器领域。另外,公司2014 年投资郑州华佳
新能源 技术公司,该公司从事金属化薄膜加工制造,具有蒸镀技术应用经验。同时东材科技与复旦大学协作设立安徽光学膜材料工程研究院,继续深入新型显示光学膜材料的布局。因此,我们认为公司同时具备光学级聚酯薄膜生产技术、蒸镀技术和PI 复合材料生产工艺,随着OLED 对LCD 产品的替代,公司有望分享OLED 衬底材料市场的成长。
康得新 在OLED领域的水汽阻隔膜产品则已达到玻璃级封装标准,还未开始供货。2015年年报中提到,关于柔性显示:公司已经在柔性显示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水汽阻隔膜产品可达玻璃级封装标准,并正在积极推进与全球oled显示器厂家的合作。OLED的核心材料是水汽阻隔膜,最先发展的是3M,现在
京东 方用的膜都是来自3M,600元/平米,水汽阻隔膜有两个应用场景:一是硬屏的OLED;二是柔性的OLED,柔性的OLED两面都要用水汽阻隔膜。
新纶科技 拥有OLED用偏光片功能膜技术储备。16年5 月4 日在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上表示,TAC 膜是偏光片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占其成本的50%左右,在OLED面板中偏光片依然被使用, 但因偏光片结构发生变化,TAC 膜在OLED 中使用数量减少,新的膜材COP 膜被应用。针对OLED 以及LED 触摸屏公司进行了产业布局与技术储备,COP膜、触摸屏膜、SRF膜等公司拥有成熟的技术储备。公司对显示行业的技术趋势发展有着清晰认知与判断,因此早已进行相关产品布局与规划. 偏光片功能膜市场前景广阔,OLED 用新品种已有技术储备。(1)目前合作方日本东山技术团队正在对常州新纶现有的部分涂布设备进行改造,预计年中完成,3Q 起可开始小批量生产部分TAC功能膜进行验证,确保证实投产后的放量。(2)TAC 功能膜建设项目已启动,2Q17 起陆续投产,公司预计项目达产后年均营业收入16.86 亿元、年均净利润2.50 亿元。(3)除目前主流的TFT-LCD主流显示技术用偏光片TAC 膜产品外,公司还在COP、SRF、亚克力膜及PVA 涂布的研发与制造方面与日本东山公司有技术合作。目前三星、住友化学及日东电工等公司AMOLED 偏光片均采用COP 膜来代替内层的TAC膜,未来公司的新产品可满足以OLED为代表的新一代显示技术的升级换代需要。
丹邦科技 PI膜产品预计认证时间在4-5个月,并将同时进行质量认证和客户推广使用。根据草根调研,或有三家香港/日本经销商正与公司洽谈PI膜销售合作细节。若后续工作推进顺利,我们预计2016年公司PI膜产品将实现0.65亿元净利润。不同于LCD,柔性OLED基板(Substrate)和覆盖窗口(Cover Window)材料将替换为PI膜,以满足其轻量、轻薄和可弯曲要求。当前国内能够量产12.5um及其以下规格PI 膜的厂商有桂林电器科学研究院和深圳瑞华泰,其中瑞华泰甚至已能试产7.5um 规格PI 膜,并已研发量产多种高性能和功能性PI 膜产品。当前12.5um 以下规格产品需求较少,丹邦短期内将以12.5um 产品销售为主,其他公司领先产品不构成直接竞争威胁。瑞华泰现有产能660吨/年,丹邦现有产能350 吨/年,国内需求至少3000 吨,替代空间足够,或不将与国内PI 膜厂商产生激烈竞争。
隆化节能
公司于投资者互动平台披露四丰电子正安装OLED 用靶材生产线. OLED 显示屏的重要结构之一即为铟锡氧化物(ITO).四丰电子的OLED 所用的靶材生产线预计将于三季度安装调试完毕,届时将有产品供应用于OLED 的生产。公司在2015 年年报中提出“加快对ITO 靶材、铜靶材、铝靶材等的研发和技术引进工作,尽快形成全系列靶材供应能力”.预计公司2016-2018 年EPS 分别为0.50/0.62/0.76 元,,公司在手现金近3 亿元,未来不排除在新材料、军工领域外延发展
上游(中间部件)
大富科技 16年5月19日,在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的参股公司大富光电主要有OLED金属掩膜版相关业务,公司定增项目柔性OLED显示模组产业化项目,具体内容请查阅募集资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公司15年募资投向在OLED柔性显示领域。公司颠覆性采用了新型的柔性制造工艺,创造性地简化了相应流程,提高了柔性OLED产品的良品率。2015年5月22日晚,大富科技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夯实柔性OLED显示模组产业化项目的技术基础,进而完善公司在智能终端的产业链布局,拟使用不超过人民币12,000万元的自有资金向广东中显进行增资,增资完成后公司将占广东中显51%的股权比例,加速广东中显拥有的国产OLED核心技术产业化转化进程。广东中显拥有以“OLED”之父为领军人物的核心技术团队,数项国内、国际核心技术专利。在OLED屏幕核心的TFT制备工艺中,广东中显独创的BG金属诱导技术,相对三星的激光退火技术或LG的金属氧化物技术,在显示屏尺寸、质量性能、生产工艺及良品率及生产成本上均具有比较优势。
中颖电子 公司在2007 年推出OLED 驱动芯片,是国内唯一AMOLED 屏供应商和辉光电的手机屏供应商。2015 年1 月,和辉光电采用中颖电子开发的国内首颗高清AMOLED 驱动芯片进行显示屏的量产,中颖电子与和辉光电建立起首个实现AMOLED驱动IC 国内量产产业链合作。全球MOLED 驱动芯市场规模为300 亿人民币,中国面板厂需求为1/3,且我们预估中颖电子占中国市场的1/3,中颖
电子A MOLED 驱动芯片市场规模未来看上35 亿。
士兰微 早在03年,成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第一款OLED专用驱动IC芯片,但目前业务以 LED芯片和 LED 封装器件为主。公司芯片客户以 LED 屏幕厂商为主,主要应用于 LED 全彩屏产品的生产。封装器件由子公司美卡乐负责生产,以 LED 屏幕应用为主,少部分于 LED 照明产品。在研发方面,技术涵盖包括汽车电子、LED、物联网、可穿戴、安防监控等热点领域。
天通股份 检测和搬送为主的设备。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磁性、晶体材料与生产装备制造厂商,计划在原有的检测和搬送设备基础上,引进技术,开发OELD后段工艺设备。2016年公司与
鄂尔多斯 市源盛光电签署了金额为1.27亿的《设备采购合同》。本次采购包含第5.5代AM-OLED有机发光显示器件项目的光学检测机、自动化输送系统等设备51台套,这是公司在显示领域,继上次突破京东方液晶面板供应链后,在京东方AM-OLED供应链上的重大突破,标志着公司高端装备业务在显示领域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竞争实力。 公司AM-OLED和液晶面板目前主要供应光电检测和搬运设备,后续将继续研发PECVD等更多种类设备,公司目前液晶面板装备客户主要是京东方、深天马和华星光电等,未来几年这三家规划投资额约为700亿,公司进口替代空间非常大。
锦富新材
国内液晶显示模块和背光模组龙头企业的重要供应商。公司2012年开始柔性线路板销售收入超1亿元,柔性线路板是OLED的关键技术之一,控股子公司迈致科技(持有85%股权)研制的检测治具可用于OLED屏幕等的检测。
合力泰 公司在2014年初正式成立了智能穿戴部门,是市场上智能穿戴显示屏器件的主要供应商,产品包括PMOLED模组和最新的OLED模组等。公司是触控显示产品一站式服务商,长期专注于触摸屏和中小尺寸液晶显示屏及模组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电容式触摸屏、电阻式触摸屏、触控显示一体化模组、TN/STN液晶显示屏及模组、TFT液晶显示模组,以及配套的FPC、盖板玻璃、背光等产品。
欧菲光
受封装制程限制,AMOLED 硬屏和软屏都要采用单独触控Sensor,硬屏可用玻璃sensor 或film sensor,软屏只能用film sensor。受制于柔性 OLED 显示屏的特性,in-cell 技术无法导入,同时考虑工艺良率问题,以 film 为核心的外挂 GFF 方案将成为柔性显示触控方案的最优选择,柔性显示屏的放量将推升 GFF 触摸屏的需求,2019 年新增市场空间超过150 亿元。欧菲光是 film 触控方案的龙头企业,film 触控工艺技术与市占率均居于全球前列,全球市占率超35%,技术与日系顶尖供应商相当,产能充分。同时,公司与国内一线手机厂商合作多年,具备供应链渠道上的先发优势
华映科技 16年5月23日,在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投资IGZO是与未来OLED发展密切相关,IGZO目前看是市场较为认可的技术选择,公司已经在从实验线开始布局OLED产品。2015年7月,华映科技公告,子公司华映光电拟以自有资金投资不超过1.4亿元建设显示材料研发实验线。16年5月,公司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表示,该显示材料实验线包含了OLED的技术研发、人才培训。目前实验人员主要来自实际控制人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中华映管已自行开发出多项AMOLED技术,目前已成功点亮6寸透明AMOLED及4.75寸FlexibleAMOLED,同时还与可挠式有机电子领导者FlexEnalbe合作开发可挠式AMOLED显示器。一纸公告,百亿定增TFT改为百亿定增OLED: 16年5月13日公告拟将武汉天马G6项目后段生产线的40%设备进行优化,成为以LTPS为驱动基板的6代AMOLED生产线。该产线的月产能将由原先计划的(ITPS)TFT-ICD玻璃基板3万张、彩色滤光片(CF>3万张,转变为LTPSAMOLED玻璃基板3万张。
菲利华 长期专注于石英材料领域,主要从事高性能石英玻璃材料及制品的生产与销售,其产品广泛应用于TFT-LCD、光通讯、光学、
太阳能 、航空航天等领域。公司已具备生产高精度半导体及TFT-LCD 光掩膜基板技术能力,OLED 的大量应用有望拉动公司产品需求。公司2014 年IPO 时募集资金主要投向200 吨/年的合成石英玻璃锭产能及新增2400 吨/年天然料石英玻璃锭产能项目,其中合成石英玻璃锭主要用于光掩膜基板等精密光学用制品的生产。公司公告有望于2016 年6 月底开始投产,预计2016 年底能够贡献产能。看好公司作为国内高性能石英玻璃材料的龙头企业,受益于消费电子产品拉动下半导体行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受OLED 等技术的推动公司光掩模基板产品有望迎来大量需求,并持续受益于我国航空航天产业的蓬勃发展。预测公司2016-2018年EPS 分别为0.83、0.98、1.17 元
东旭光电 东旭光电16年5月25日在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上表示,LTPS的玻璃基板适用于OLED显示面板。公司是LCD 玻璃基板的龙头,2015年录得营收46.5亿,已拥有10条六代TFT-LCD玻璃基板生产线,目前还没有在OLED领域的供货。东旭光电以面板设备与玻璃基板为主营业务。近来来与京东方、龙腾光电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绑定下游优质客户,一方面玻璃基板的产能消耗得到了强有力的保障,另一方面公司装备业务将获大幅度提升。2015 年,公司成套装备制造及技术服务收入 23.4 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96.95%,我们预计今年还将获得进一步的增长。
上游(玻璃)
OLED 能够提供曲面显示的机会,玻璃盖板从最早的2D向3D 升级,预计未来曲面显示将在智能手机中大量采用
凯盛科技 控股子公司蚌埠华益导电膜玻璃公司投资1.8亿元建设年产130万片电容式触摸屏用导电膜玻璃生产线。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是公司第一大股东,合计持有公司34.6%股权,公司是
中国建材 旗下一家集优质新材料、新玻璃为一体的新兴技术企业。去年公司开始投2.5D 玻璃,一年的时间顺利实现2.5D玻璃量产,良率95%以上。从规模上来看,目前公司已经是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2.5D玻璃加工企业,同时在积极同客户试样3D玻璃方案,3D玻璃已经一定积累。2015年,公司以18.11元的价格增发5.3亿元收购国显科技76%的股权,随着国显科技并表,公司正式形成玻璃基板减薄处理到ITO镀膜再到液晶显示及触摸屏模组制造一体化。央企混改标兵,集团重点支持“新玻璃、新材料”业务平台: 此次公司更名“凯盛科技”,预示着公司未来将获得来自大股东凯盛科技集团层面的更大支持。新材料:公司现已是氧化锆国内市占率55%龙头企业
星星科技 公司在3D 盖板的成型、曲面印刷、曲面贴合等工艺上都有充分的技术储备。目前公司不仅掌握了大小尺寸玻璃加工强化技术,而且是国内早期进行研发2.5D 玻璃成型技术的企业。最早使用2.5D 玻璃盖板的
诺基亚 N9,星星科技均有供货。同时在新产品研发上,3D 盖板也应用在
索尼 的智能手环上;小尺寸蓝宝石盖板也成功应用在魅族手机上。主要生产和销售手机、平板电脑等视窗防护屏。公司主要生产电容式触摸屏,相配套的手机视窗防护屏产品占总业务比重24.4%。由于盖板玻璃业务规模相比伯恩、蓝思较小,公司倾向于结合将视窗防护屏与触控屏模组、高精密结构件结合,打造一站式供应商,切入一线国产智能消费电子品牌核心供应链体系。
蓝[gubar]
思科 技[/gubar]
主营产品视窗防护屏,又称盖板玻璃,加之于显示屏外、用于对触摸屏的触控模组、显示屏和对非触摸屏的显示屏进行保护的透明镜片。A股最大玻璃供应商之一,2016 年4月公司完成
再融资 ,从而有望实现3D 玻璃与蓝宝石业务突破。已掌握了3D 曲面玻璃的设计和生产基础,公司拥有两种自主研发的3D 曲面玻璃技术:3D 热弯成型技术和3D 热熔成型技术,目前3D 曲面玻璃已实现供货。公司定增方案3D 曲面玻璃筹资16 亿元,其中14.1 亿元投入榔梨工业园二期厂房内购置新的生产设备,进行3D 玻璃的大规模生产。项目建成达产后,具备年产3D 曲面玻璃2,700 万片的能力,项目税后内部收益率为31%。“净利率”远超出普通玻璃盖板“毛利率”——19.55%(以星星科技为例)。,公司的核心客户包括
苹果 、三星、LG、诺基亚、摩托罗拉、
亚马逊 等国际知名企业,以及华为、中兴、小米等国内品牌厂商,客户群覆盖高端到中低端智能终端产品,3D 曲面屏产能的投放将有效满足这些客户的潜在需求
安彩高科 鸿海精密通过旗下子公司溢价入股河南国资旗下的安彩高科(定增持股17%)。16年5月18日,安彩对研发中心3D电子曲面玻璃试验设备采购进行公开招标。
利达光电 具有超硬玻璃技术。利达光电与
金龙机电 成立美之蓝光电公司,全面切入智能终端类蓝宝石超硬镀膜行业,利达光电及核心技术团队占55%股权,3年内筹划形成月产1,000万片以上类蓝宝石超硬无反光膜面板生产能力。与金龙的合作,让利达实现类蓝宝石超硬镀膜+玻璃盖板产业链上下游整合
水晶光电 公司是光学器件龙头企业,主营业务包含消费电子光学元器件、LED 蓝宝石衬底、反光材料等。光驰科技的最大股东,光驰科技为苹果玻璃主要供应商。光学元器件方面,手机后盖双摄像头设计为公司打开新的成长空间;蓝宝石业务方面,公司开拓光学领域应用,手机盖板、手表盖板、指纹识别模块、摄像头盖板均已完成技术储备。
长信科技 公司为国内LCD 用ITO 导电膜玻璃规模最大的生产企业。IMITO 导电玻璃、ARITO 导电玻璃、STN 导电玻璃等。公司专注于平板显示真空薄膜材料的研发生产,在Oled的应用方面进行了相应的技术储备。
南玻A
公司在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持有深圳南玻显示器件科技有限公司44.70%股权,而宜昌南玻显示器件有限公司为深圳南玻显示器件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因此,公司间接持有宜昌南玻显示器件有限公司44.70%股权。宜昌显示器件一直在量产OLED用导电玻璃。在国家863计划中的OLED产业,承担了《OLED用导电基板工程化技术开发》项目。
智慧松德 玻璃加工设备。 依托大宇精雕,转型3C 自动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大宇精雕是我国玻璃精雕机的领军企业之一,除了传统的玻璃精雕机产品,积极生产和研发金属高速攻牙钻孔机、高光机等3C 设备产品。借力“智能制造2025”,大宇精雕定位高端客户,产品形式逐渐从单一设备向3C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转变,和江西合力泰共同打造的合力泰智慧工厂未来有望向其他企业逐步推广
中游(制造)
中国大陆的AMOLED 面板生产线有京东方的4.5代和5.5代线、四川虹视的4.5代线、上海天马的2.5代线、昆山
维信诺 的2.5代线和4.5代线、厦门天马的5.5代线、佛山彩虹的2条4.5代线、汕尾信利的2.5代线
深天马A
从技术的角度来看,OLED 技术以 TFT 基板技术为基础,LTPS 技术将成为高分辨率OLED 显示屏的标配。深天马拥有成熟的 LTPS 技术,厦门天马 5.5 代 LTPS 线均已达到满产满销的状态。分别在厦门与武汉各设下一条 6 代线,合计月产能可达 6K,预计可能引入 OLED 设备。在上海拥有一条 5.5 代 OLED 量产线,同样为将来武汉与厦门6 代线做准备。目前与下游终端厂合作,进行 OLED 显示屏的预研与送样。一旦验证通过,预计将先以二供的方式导入供应链,并最终实现 OLED 显示屏的国产化替代。 公司近几年心无旁骛深耕中小尺寸显示屏,掌握高端显示技术的双刃剑,短期立足In-cell 触控一体化,自主掌握诸多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行业前沿及量产技术,如AMOLED、柔性显示、3D 显示等,并获得客户认可。公司联营公司有机发光公司第5.5代AMOLED生产线顺利点亮,并即将进入量产阶段。
京东方
京东方拥有成熟的 LTPS 技术,京东方鄂尔多斯 5.5 代 LTPS 线均已达到满产满销的状态。京东方布局高世代产线将陆续量产,投入465亿元在成都建设6代线,设计月产能达48K, 具柔性显示屏生产能力,17 年底才量产,且量产后需要10 个月左右的产能爬坡。在鄂尔多斯的 5.5 代线保留有一部分 OLED 产能,将为成 都线的良率爬坡积累宝贵的经验。历年得到了政府的巨额补助,在累计烧掉上千元投资的情况下,产销量持续放大,助推京东方的营收在近10年增长4.5倍,获得18.7%的年复合增长率。相形之下,利润就显得不大稳定,并且没有长足的增长迹象。2015年上半年,京东方在手机面板的出货量市占率为18%,未提全球第几;在电视面板的市占率为11%,全球第四;在平板电脑面板的市占率为32%,全球第一。
华星光电
国内还有一家正在投建6代AMOLED生产线的企业华星光电,是
TCL集团 旗下企业,也是TCL 的重要利润来源。华星光电预计将在2016 年10 月开始进行OLED 面板8 代产线的投资。台湾液晶面板近一年价格下行的情况在大陆也一样,故今年一季度华星光电盈利同比下降67.6%,TCL集团整体净利同比下降63.8%,华星光电以占比21.3%的营收贡献了57.8%的净利润。
彩虹股份 3.5代AMOLED中试线项目已完成设备调试、工艺试车、样品制作、确定产品规格等工作,4.5代AMOLED项目已经完成了技术准备工作。08年12月,公司在佛山投资建设OLED生产线,首期投资2.55亿元。
四川长虹 四川虹视的4.5代线。2015年8月16日下午3点,中国工程院化工 、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10余位院士一行赴虹视公司进行调研,来宾一行首先听取了虹视关于OLED 发展的报告,接着参观了虹视公司最新研发的AMOLED屏、OLED应用产品,并实地考察了公司PMOLED设备线体的运行状况。在虹视企业园区里,“OLED 工艺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长期研究有机发光材料层的显示屏的实验室,目前已经引来了17名相关领域的一流专家,组建了一个优质技术研发团队。“虹视的技术,和韩国三星 、LG可以抗衡,这也是我们企业最大竞争对手。”来自韩国的虹视技术总监文东星表示
江粉磁材
有投资者在全景网互动平台上询问江粉磁材,公司是否有Amoled显示屏生产。江粉磁材回应称,公司的子公司帝晶光电有小批量生产上述产品,但尚未量产。2014年12月29日,公司对外发布重组预案,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帝晶光电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交易标的作价15.5亿,股份支付交易作价的70%,现金支付30%。帝晶光电主营液晶显示模组和触摸屏业务。
深康佳A
16年5月11日,定增募资30亿元获国资委批复 2.5亿元募投8K和OLED显示技术。16年3月9日,康佳旗下的
互联网 电视品牌KKTV发布首款互联网OLED电视,康佳在2016年开年之初,高调宣布进军OLED产品。
信利国际( hk hk
hk00732 ,港股)
4.5G AMOLED 生产线将于9 月份开始量产,预计2017年产品良品率将改善:新的4.5GAMOLED 生产线设计产能为每月3 万片。已经竣工一期,生产线产能为每月1.5万片并将于2016 年9 月开始量产,一期已完成投资50 亿元(总投资63.1 亿元)。该项目将主要生产10.4 英寸以下供汽车和工业显示器使用的面板,以及柔性显示器应用。该项目产品合格率达到50%可以实现盈亏平衡,管理层预计2017 年合格率有望达到70~80%。
亿都国际(维信诺, hk hk
hk00259 ,港股)
维信诺的大股东是亿威,亿威是港股亿都国际的全资子公司,亿威还是A股做超级电容的
江海股份 的大股东(持股37.5%)。维信诺专注OLED产业近20年,始终以科技创新引领中国OLED产业为己任。迄今为止维信诺共申请专利近1500件,并基于自身卓越的技术实力及对OLED产业的深刻理解,参与了OLED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负责制定或修订了4项OLED国际标准,主导制定了5项OLED国家标准和3项OLED行业标准。维信诺与清华大学还是OLED国际标准的重要参与者和OLED国家标准的主要制定者,已完成国际标准一项,国家标准两项。依托清华大学的科研实力和人才优势,经过十余年技术研发,维信诺系统掌握了OLED材料、器件、工艺和驱动等关键技术;发明了新型高性能电子注入技术,打破了国外对OLED关键技术的垄断;在国际上率先采用有机无机复合技术,提高了器件效率和寿命;成功开发了单色、多色和彩色OLED显示屏,OLED白光照明器件及OLED柔性显示器件。
绯闻概念股
超华科技 公司最大的核心优势就在于其掌握了从上游原材料生产到下游PCB板生产的全产业链技术。是一家专业生产单面线路板、自产板材覆铜板的股份公司,主要从事CCL(铜箔基板)、PCB(印制电路板)及其上游相关产品电解铜箔、专用木浆纸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PCB行业中少数具有垂直一体化产业链的生产企业之一,形成了从电解铜箔、专用木浆纸、CCL到PCB的较为完整的系列产品线。
胜宏科技 公司专业从事高密度印制线路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双面板、多层板(含HDI)等,产品广泛用于计算机及其周边、网络通讯、消费电子、汽车、LED、工业控制等下游领域。公司产品HDI,是PCB(印刷电路板)作为电子元器件基础材料之一,市场容量占据元器件产值1/4以上,顺应下游产品轻化、复杂度提高的需求,高密度、高集成、柔性板(OLED)需求将快速提升,对应HDI需求增速预计约6.5%。
东山精密 公司在OLED领域已与相关客户进行初步的合作。2016年2月5日公告合并
MFLX 公司,每股合并对价为23.95美元,交易总价预计约为6.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39.84亿元。本次合并完成后,MFLX公司将东山精密的一家间接全资子公司,从美国NASDAQ退市。MFLX主要从事柔性电路板FPC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6.3亿美元的产值在2014年全球PCB制造商中排名第27位,在专业FPC制造商中排名第5位,收购后的MFLX将成为国内最大的PCB和FPC厂商之一。
诚志股份 研发阶段,没有进入主流供应链。16年5月24日,在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在OLED用空穴、发光、电子材料都进了研制,相关核心技术已申请了专利保护。诚志股份答充实自我吧: OLED材料的上线周期问题公司目前还没有办法准确回答您,这个取决于产品真正规模化量产时的测试情况。目前国产OLED面板还没有规模量产,下游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良品率等一些技术性问题,选择合适的材料供应也是下游厂商目前在考虑的问题,但更为重要的还是如何切入市场的问题。
南大光电 伪OLED概念。公司生产的三甲基镓三甲基镓(TMG)属于MO源产品的一种(即高纯金属有机化合物),是生产LED和其他相关高科技光电材料的必备原料,16年5月10日,在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上表示,目前公司产品与OLED业务接触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光电新材料MO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MO源产业化生产的企业,也是全球主要的MO源生产商。南大的MO源是金属镓,铟的合成物,是制作LED的材料。MO源是制作相变存储器的材料,而相变存储是未来存储技术的重点发展方向。
北京君正
有投资者在全景网互动平台上向北京君正(
300223 )求证,公司目前是否有生产OLED芯片;如果没有涉及,未来是否会涉足OLED芯片。北京君正回应称,目前没有涉足这个领域,暂时没有计划。
润欣科技 国内领先的IC产品授权分销商,主要通过向客户提供包括IC应用解决方案在内的一系列技术支持服务从而形成IC产品的销售,分销的IC产品以通讯连接芯片和传感器芯片为主。大疆的合作伙伴,潜在AMOLED芯片的代理
莱宝高科 有投资者在全景网互动平台上向莱宝高科求证,公司在OLED产业链是否有计划布局。莱宝高科回应称,公司紧密跟踪OLED产业及技术发展状况,开展相关前期调研,但截至目前鉴于投资金额巨大且技术路线变化快等综合因素,公司未在OLED产业进行相关布局。
超声电子 公司拥有多条国际先进的TN、STN、CSTN、TP、PEM等产品生产线,为国内中小尺寸LCD行业的前5强,掌握COB、COG、SMT、TAB、TP、CTP、COF等组装技术,具备TN、STN、CSTN、TFT、OLED、TP、CTP、PEM等产品模块组装能力。
中新科技
公司平板电视产品线已覆盖LCD、LED(ELED及DLED)、3D、智能、超高清和云屏系列产品。同时公司先后开发了超薄DLED曲面电视、OLED曲面系列产品。有投资者在上证e互动上向中新科技(
603996 )求证,公司在OLED屏上是否有技术储备,并有相关产品推出。中新科技回应称,公司已经具备OLED相关技术,目前暂未有相关产品产生销量。
安洁科技 有投资者在全景网互动平台上向安洁科技求证,公司是否有针对OLED屏的技术储备。安洁科技回应称,公司有对OLED屏做技术储备。
鸿利光电
公司主要从事LED器件及其应用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通用照明、背光源、汽车信号/照明、特殊照明、专用照明、显示屏等众多领域。鸿利光电LED封装技术、特别是白光LED封装技术先进,目前拥有4项发明专利。
雷曼股份 公司LED 业务主要包括LED 显示屏、LED 照明、LED 封装及LED节能领域,暂无覆盖OLED业务
联建光电 公司表示,OLED与LED相比,在屏幕亮度和大尺寸显示方面没有优势,目前公司显示屏板块未涉及OLED 业务。公司在坚持中高端LED 显示业 务的同时,围绕“数字传播集团”这一战略目标,继续采取内生式成长与外延式发展的双重举措,将公司建成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的数字传播集团。
奥拓电子 公司目前没有生产或销售OLED产品,但在密切关注此类技术的发展。
华东科技 华东科技控股的中电熊猫刚投产的8.5 代线,传承夏普IGZO 高端液晶面板独门技术,仍然在LCD 道路上前行。但是产能利用率及良品率仍有不确定性。是全球唯一实现IGZO 和减薄技术在G8.5 代线上量产的公司,且良品率可以达到90%以上。相对于传统非晶硅技术,IGZO 技术具有电子迁移率高(精细化)、关断电流低(节能)、以及工艺温度低(可应用于大尺寸面板的生产)等优势,可实现超高清晰面板生产。公司实际控制人为
中国电子 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华东科技定位为新显示上市平台,受益于此轮
国企改 革的浪潮。
利亚德 公司目前并不涉及OLED 面板的开发和制作,公司OLED 目前只用在特色商用领域,后续会延展其应用范围,但暂时还没有进入民用电视机市场的计划。
GQY视讯 公司一直在关注OLED技术,也正在做OLED方面的技术测试。2016年5月,GQY视讯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GQY是一家提供综合显示解决方案的厂商,任何一种显示显示产品出现GQY都会及时关注,并积极思考将其融合到公司的综合显示方案之中,而OLED显示屏则正是显示系统部件的一种,自然也不会例外。对于自身在OLED显示屏市场的定位,GQY要做OLED显示的应用商而非生产商。
量子点技术(QLED)概念
大族激光 公司FMS激光切割柔性生产线及单机料库的智能化工厂打入多家汽车和机械装备生产,凸显智能化切割集成能力,由设备销售转型解决方案提供者。16年一季度财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82亿元,同比增长17.92%,实现归母净利1.15亿元,同比增长51.90%。同时公司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幅10%-40%,预计16-18年EPS为1.09、1.32、1.75元。
华工科技 公司大功率激光加工设备因技术重大突破带杢订卑持续放量,3C行业快速収展拉劢中小功率激光设备旺盙需求。激光技术+自劢化+精密加工叏得新突破意味着智造转型,激光精密微纳加工智能装备产业化项目确有丌同凡响之处,基二激光
机器人 系统癿智能工厂建设项目立足高端,辫产后预计盈刟觃模可观, 预计2016-2018年公司激光设备业务有望呈现较快增长
TCL集团
TCL把赌注押在了量子点电视上。当前彩电行业正在争夺下一代技术标准,TCL选择以量子点守住技术上的阵地。在TCL集团董事长、CEO李东生看来,只有当印刷显示技术成熟后,OLED电视才会成为主流。尽管OLED也在部署,但不是TCL未来几年的重点。TCL力推的量子点实质上是液晶面板的一种改良技术,目前在显示效果上与OLED技术可一较高下,且成本低于OLED。预计公司未来两年EPS分别为0.16、0.1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