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微医集团董事长进驻易联众董事会了!

19-01-29 16:12 15305次浏览
netmarshal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易联众今天牌洗的不错!

腾讯控股 的微医集团今日正式进驻易联众董事会了!后续可能会持续增持!最终控股易联众!
易联众未来想象空间很大!
微医可能分2块上市,香港与大陆科创板!

易联众明日二波走起?
打开淘股吧APP
22
评论(146)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netmarshal

19-01-30 10:15

0
感谢低开给加仓机会!继续吃货!
城市

19-01-30 09:50

0
哎,草木皆兵的家伙。尊重个股走势,尊重个股氛围,不要意淫,哎说了你也不懂
farmerccc

19-01-30 09:44

0
看来你想跌停吃筹码?[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城市

19-01-30 09:27

0
还吹吗?哎,吹易联众的人越多它就死得越快。好嗨哟
netmarshal

19-01-30 08:51

0
将“互联网医疗第一股”拱手让人的微医集团,并未停止在资本市场的运作。

2019年1月10日晚,联众 发布公告称,公司于今日收到微医集团(浙江)有限公司(下称微医)出具的《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
报告书显示,本次权益变动前,微医集团持有公司股份21,000,000股,占公司总股本4.88%,交易价格为8.18元/股。本次权益变动后,微医合计持有易联众2150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5%,构成举牌。

“理论上,这种大规模的增持行为都是战略性的,(微医)肯定提前和(易联众)实控人谈过。未来二者会开展深度战略合作的可能性比较大。”某头部医疗投资机构投资总监对投中网说道。
腾讯系战略延伸
微医是资本界的宠儿。
早在2017年,微医筹备上市的消息就偶有传出,但它终究没能抢先于平安好医生,与“互联网医疗第一股”擦肩而过。
8年时间内,该公司已完成8轮融资,引入资方包括红杉资本、晨兴资本、复星、高盛、高瓴资本等知名机构,总融资额约89.21亿人民币。
此外,微医是正宗的腾讯系。C、D、E轮连续加持后,腾讯投资微医的资金总额超过33亿元。
因此,“腾讯的医疗战略对微医的影响不容忽视。”某头部医疗投资机构投资总监对投中网表示。
CVSource数据显示,通过对好大夫在线、丁香园、Medlinker、卓健科技、Keep等明星项目的投资,腾讯已经连接了患者、医生、医疗机构这三大医疗主体,布局领域涵盖医疗资讯、慢病管理、医生社区、大数据、实体诊所、医美、基因检测、保险等。
“不难看出,腾讯一直希望打通卫生、人社、医保体系,最终实现社保医保系统、医院信息化系统、腾讯移动服务系统的三者融合。而这与微医举牌易联众有着相同的战略意义。”上述投资人分析道。
而此般“战略意义”早在2个月前便初露端倪。
2018年11月,由微医、海西医药交易中心、易联众三方联合创建的三医联动平台“三医联”在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发布。新华网报道称,“该平台旨在推动构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医疗、医药、医保服务体系。”
“三医联动的本质在于以通治痛。”微医创始人兼CEO廖杰远表示,“三医联”平台就是要打通医疗、医药、医保之间的技术壁垒,实现数据的统一、标准的统一、业务逻辑的统一。
作为医疗健康科技平台,微医的优势在于其智能健康终端。该终端可打破医院的围墙,把医疗健康场景前移至家庭、药店、企业等,给整个医疗行业带来突破性的效率提升。
而作为三明医改系统软件总集成商和福建省全省医保信息化总承建商,易联众主要着眼于医保端。公司董事、执行总裁吴一禹曾表示,“基于连续、全面的健康数据,医保支付将更加关注居民的疾病预防和健康保障。”
由此,深度连接医疗与医保,这也或将成为微医举牌易联众后二者合作的方向。
同时,“这样的联动,又何尝不是在为上市铺路?”前述头部医疗投资机构投资总监反问道。
巨额融资背后的IPO计划
2018年5月9日,平安好医生上市后的第4个交易日,微医公布了自己的Pre-IPO轮融资:5亿美金。
据悉,此轮融资是中国医疗健康科技行业目前完成的最大规模上市前融资,由友邦保险控股有限公司和新创建集团有限公司战略领投。融资完成后,微医的估值达55亿美金。
与融资消息同时传开的,还有微医或将于2018年年底在港股上市的消息。
2018年10月,微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廖杰远对媒体表示,微医的业务、营收及利润等正进入良性轨道,相关工作准备顺利,随时准备好上市。并表示,“上市工作已准备好。”
显然,他的承诺并没有兑现。而头顶“互联网医疗第一股”光环的平安好医生也因半年内几近腰斩的股价“黯淡”了下来。
“资本市场越来越现实了。平安好医生做不到的,微医又有多大可能可以做得到?”方正证券分析师对投中网如是评价。
与平安好医生“同病相怜”,盈利一直是微医的第一大难关。微医首席战略官陈弘哲在2017年年底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微医尚未盈利,公司将在未来3个月内实现收支平衡。
“据我所知,目前还尚未实现。”方正证券分析师说道。
但微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廖杰远却多次公开表示自己的企业与平安好医生并不相同。在他看来,平安好医生从用户端发力,以互联网流量思维搭建医疗电商平台。
然而,“微医是要切入供给侧,以嵌入医疗机构、连接医生的方式优化组合医疗供应链,构建HMO体系(HMO指健康管理组织,包括微医疗、微医药、微医保三个板块)。”
值得一提的是,微医对HMO的提出同样是出于上市的考量。
Pre-IPO融资发布当日,微医宣布了A+H股上市计划。具体来说,主营大数据的业务微医云将冲刺A股,旗下医疗、医药、医保(HMO)三个板块将打包为微医控股在香港启动上市。
而这不仅是针对微医To B与To C业务的简单拆分。“云是大数据,大数据就不走出去了,这部分会在国内上市。HMO要有国际视野,也有很多国际上的合作,我们会选择在港股上市。”廖杰远语气轻松地说道。
而被廖杰远看重的HMO,又很好地解释了此次微医对医保资源优势巨大的易联众的举牌。
三医联动的未来想象
微医与易联众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易联众在《简式权益变动报告书》中表示,微医因看好上市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拟增持部分上市公司股份。本次权益变动完成后,存在未来12个月内在价格适当时继续增持上市公司股份的计划。
而根据易联众截至2018年9月30日的前十大股东名单情况,前三大股东张曦、兴业国际信托有限公司-兴业信托-兴运扶摇6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厦门麟真贸易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分别为16.21%、8.55%、5.21%。
换言之,当前微医距离易联众第三大股东只差0.21%的股权。而“存在未来12个月内在价格适当时继续增持上市公司股份的计划”又为这样微小的差距留有了充分的想象空间。
那么,倘若当真“缘分未尽”,二者针对医疗、医药和医改的结合又将实现怎样的改变?
“当前以药养医的行业利益分配机制,使逐利性的医院不愿意数据流动,人为造成‘数据孤岛’。改变的本质就是在三医联动下破除以药养医。”临床经验长达十五年的医疗工作者告诉投中网。
但是,改变便会带来挑战,但她对即将面对的大小问题却足够包容。
“医疗是跟生老病死的客观规律斗争的,所以经常失败。医保是跟人怕死的本性斗争的,所以必定不完美。” 
netmarshal

19-01-30 08:37

0

全国政协委员,解放军第306医院院长顾建文:
目前,我国医改已取得好的经验,与此同时公立医院也面临诸多问题,如改革后一些医院财政状况不佳,补偿机制不到位,医务人员技术价值体现不够等。因此,建立以医生诊疗技术为价值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势在必行。建议:一是培养高素质、优秀医德医风的医务人员队伍是医改核心;二是坚持公立医院的医改主力军地位;三是“三医联动”是医改必走之路;四是进一步完善财政补贴机制。 
netmarshal

19-01-30 08:20

0
微医集团是总部位于杭州的医疗科技平台,目前估值超过55亿美元。而联众 是全国领先的医保及基卫服务商,与海西医药交易中心共同作为“三明医改”的主承接平台。微医举牌易联众,为医疗和医保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想象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微医还是正宗的腾讯系,多轮融资后,腾讯投资微医的资金总额超过33亿元。

目前微医业务涵盖了微医疗、微医药、微医保、微医云四大板块,旗下的乌镇互联网医院平台日均接诊量超过6万人次,成为全国最大的分级诊疗平台,并推出了微医通、智能医务室、云巡诊车等智能健康终端。

微医入股易联众后,有望率先在福建试点,推动智能DRGs支付方式改革,整体提升医保经办水平和经办效率,进而为全国各省区市推进三医联动改革提供平台支撑。 
farmerccc

19-01-30 07:49

0
普通的财务投资有进董事会的吗?普通的合作有董事长、副总亲自来的吗?
深圳笋岗路

19-01-30 00:29

0
22:39·贝瑞基因:预计2018年盈利3.2亿元至3.4亿元 同比增长30.9%至39.1%·财联社1月29日讯,贝瑞基因公告,公司预计2018年全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3.2亿元至3.4亿元,同比增长30.91%至39.09%。去年同期,公司共实现盈利2.44亿元。
netmarshal

19-01-30 00:29

0
互联网医疗进入3.0 微医廖杰远:终极路径是三医联动 

互联网医疗不是一个简单的行业。
作者:王骐骥

  1月29日下午,上市公司易联众( 300096 )发布公告,公司于当日上午以通讯方式召开了第七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提名微医集团董事长廖杰远,微医首席产品官、微医高级副总裁孔祥谱为非独立董事候选人,并决议将于2月18日召开2019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进行表决。举牌、增持易联众一周,微医、易联众的战略联盟进一步巩固,在共同推进三医联动的进一步重大举动一触即发。

 在此背景下,GPLP策划深度稿件,盘点中国互联网医疗发展的三个阶段,并试图探寻微医、易联众、海西医药交易中心共同成立的全国三医联动平台的价值逻辑。


2018年,伴随着《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互联网医院管理办法(试行)》《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三个文件的出台,将高速发展、野蛮生长的互联网医疗开始进入有序发展的年代,规范互联网医疗的靴子终于落地。
在新规的要求下,实体医疗机构与互联网医疗平台相辅相承的模式开始成型,互联网医疗公司的资质及业务红线基本落定,在此背景下,互联网医疗何去何从?

互联网医疗非“轻问诊” 三医联动将是大势所趋
2015年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在政策、市场的刺激下,中国的互联网医疗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时代,资料显示,从2012年到2017年我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从67.1亿元激增至325.3亿元,复合增速高达37.27%,2018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达到491亿元,同比增长50.94%。
在高速增长之下,互联网医疗早已告别了当初以“轻问诊”为主的商业模式,升级为慢病管理、远程医疗、医联体平台搭建等多元化模式。
“互联网医疗不是单独一个行业,而是N个行业盘根错节地交织在一起,没有医药保闭环,无法突破现有屏障。”谈起互联网医疗,微医创始人廖杰远表示说。

事实如此。据了解,在中国,处方药市场占整个医药市场规模的85%以上,且绝大部分在医院终端销售。而目前由于网售处方药一直尚未放开,医药电商平台上能销售的产品范围还仅限于保健品、OTC(非处方药)等。政策的限制,让医药电商失去了“一块肥肉”。随着医药改革深化,政策法规逐步完善,医药电商企业纷纷通过推出线上订购,线下药店领取等方式,推动处方药线上售卖,并尝试打造“医疗、医保、医药”产业链闭环。

 非洲卫生官员参观云巡诊车创新产品

去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微医、海西医药交易中心、易联众联合创建全国首个三医联动平台“三医联”,三方整合各自在医疗、医药、医保方面的优势,对原有平台实现整体升级,打造实现三医联动改革的数据、运营和服务平台。
不久前,京东互联网医院宿迁分院正式上线,尝试打通医药电商平台线上医保支付,为消费者带来就医购药体验。
各大巨头纷纷尝试,正说明了三医联动是未来的大势所趋。“基于互联网建立起有效的医疗资源供应网络,进而与医药、医保深度打通实现三医联动,是未来医改落地最正确的路径。”这是微医给出的判断。
一语中的。
伴随着2018年下半年互联网医疗管理办法的出台,中国的互联网医疗开始进入规范发展的下半场,“三医联动”成为实现互联网医疗发展的主要路径:
比如,在管理办法明确提到:
完善“互联网+”药品供应保障服务,“对线上开具的常见病、慢性病处方,经药师审核后,医疗机构、药品经营企业可委托符合条件的第三方机构配送”;
推进“互联网+”医疗保障结算服务,“加快医疗保障信息系统对接整合,实现医疗保障数据与相关部门数据联通共享”、“大力推行医保智能审核和实时监控,将临床路径、合理用药、支付政策等规则嵌入医院信息系统,严格医疗行为和费用监管。”
缓解就医难题 微医构建标准化医疗供应网络
微医正在构建三个层次的互联网分级诊疗服务体系。“怎样能给不同地区的居民提供他们所需的医疗服务保障,是我们一直思考的事情。”这是微医创始人廖杰远创业的梦想。
我国优质医疗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农村人口始终面临缺医少药的困境,同时,农村人口保障始终处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颇为突出。
摆在廖杰远面前一个现实问题是,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大多无法医保结算,对于网络问诊和网络购药,村民最关心的问题是“能走医保吗?”

 *,体验云巡诊车

微医尝试找到新的“买单方”。2017年,微医与平顶山市政府签署“互联网+健康平顶山”合作协议,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入口,探索出了一套政府购买服务、第三方平台建设运营、区域医疗机构全员参与、实现医药险“三医联动”的互联网+医疗健康“平顶山模式”:智能分级诊疗系统可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医疗健康服务;云巡诊车将四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送到村民家门口;远程心电、远程影像、在线处方等平台让区域医疗服务协同能力提升;而智能辅助诊断/诊疗系统,让基层医生有了专家赋能。这一模式已得到了较为广泛地成功应用,除了河南省,微医还先后在山西、宁夏、新疆、湖北落地,未来将继续在全国范围推广。
在市、县城市,微医将平台上大专家的经验形成标准化的专病专科诊疗路径,下沉到广大的县市医院,通过资源、设备、技术、运营一体化,逐专科、逐病种提升诊疗能力。目前协助全国县市医院运营200多个学科,在眼科、肝病、辅助生殖、医美等多个学科集结全国顶尖的专科服务团队,实现“大病不出县”。
而在大城市,微医通过搭建全科中心基地,将微医八年积累的线上线下医疗资源串联,服务软件化、软件硬件化、硬件设备化,将服务场景拓展至家庭、企业、机构和社区,为用户提供“线上+线下、全科+专科”的全人、全程、全家的医疗服务。
“在未来,理想中的医疗模式应该是50%的需求在家解决,35%在社区完成,只有15%在医院完成。”廖杰远这样描述他对未来医疗模式的畅想。
道阻且长 微医已做好马拉松的准备

 微医亮相世界互联网大会,参观者在体验微医医疗科技产品

“医疗行业没有快公司,创业者要做好跑马拉松的准备。”廖杰远回顾微医创业8年时感慨。尽管经过多年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在用户中的渗透率依旧不超过30%,市场集中度不高。
“可以说,互联网医疗不是一个简单的行业,它是糅合了N个行业的综合体,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几何倍的增加,此外,还包括政策的认可以及相关制度、法律的完善等等,所有的问题都需要时间。”微医廖杰远已经做好了马拉松的准备。
在1月25日的论坛上,有创业者向廖杰远提问:面对当下的整体环境,医疗行业的创业企业如何跑赢马拉松?

 微医联合哈佛公卫学院、浙江大学发布“21世纪赤脚医生”平台

 “首先,虚胖的人和带病的人,是跑不了马拉松的。值得学的是华为、阿里、美团,他们能在关键战略上做出选择,也会毫不客气的铲除公司发展过程当中的‘毒瘤’,适应公司发展的需要;其次,战略选择上一定要高瞻远瞩,少犯错误,宁可‘看十年,做一年’也不要随便乱动;最后,就是要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医疗行业事关生死,因此合作伙伴一定要价值观高度一致,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稳步发展。”对于未来发展,微医明确了企业最核心的价值,那就是“用心为医”,通过医疗服务和医疗技术深度耕耘,为医疗行业真正创造价值。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