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2017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和欧洲的航空监管机构接近达成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议,该协议将飞机更容易在双方彼此的市场上获得认证和销售。知情人士称,中国民用航空局和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计划最快于5月20日签署协议。
看到这则消息,对于了解大飞机适航证的人而言,这属于飞机制造销售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我照搬一下,各位股兄看看。文章来源《卡住中国脖子的35项技术》
一款航空发动机要想获取一张放飞证,必须经过一套非常严格的“适航”标准体系验证,涵盖设计、制造、验证和管理。但目前在国际上,以FAA和欧洲航空安全局(EASA)的适航审定影响力最大,认可度最高。尽管在规章要求层面,中国与FAA基本一致,但由于国产航空发动机型号匮乏,缺乏实际工程实践经验,使我国适航规章缺少相应的技术支撑。实际型号的适航验证工作,成为被卡在别国空域之外的关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