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份以来根据前辈的经验,总结出一套自己的方法,自认为可行性很高,如果有不足的地方,欢迎兄们指出错误。
1.小资金做短线,大资金做长线,资金规模一个亿以下暂不考虑中长线。
2.中长线投资者可买基本面良好的白马股,进行长期投资。我们小资金做短线,主要是对于热点和题材的把握。
3.市场出现新热点的时候,判断其是突发性热点还是有实际政策扶持的
新兴产业 。像之前昙花一现的*概念,就属于突发性热点,可参与性不高,散户参与进去的话,很容易被套牢。
4.有新题材就做新题材,但是对于题材要有个预判,判断其大约能炒多久,有政策扶持,想象力巨大的,可参与度高。像5G和氢能源,在前段时间可参与度就很高,但是随着题材退潮之后,就坚决抛弃这些逐渐变旧题材。就算周五科技股很多涨停,也不要轻易介入,因为在之前的第一波行情退潮时期,产生了大量的套牢盘,除非第二波行中
春兴精工 和
中兴通 讯作为领头羊,能一举突破前高,解放套牢盘,并且站稳,再参与科技股。而且周五满屏的科技股涨停,不代表板块的绝对强势,真正的强势,要从涨停时间,封单数和龙头与跟风所处的价位走势三者综合判断。所以不能一看满屏红就满仓杀入老题材。
5.不低吸也不打板,只做半路板。目前大盘的行情不像两三月份时期,打板的危险系数很高,很容易天地板。所以到了盘中,观察分时是否走稳,走稳了的话,九点三刻前后再买入,未必要打板在当天最高价位挂单。而低吸的话,不属于本人模式之内的方法,感觉对题材轮动的节奏掌握,要很高的要求。
6.首板不关注,等到了一定火候再研究首板,判断哪些首板股第二天能继续涨停,等到有八九成把握再做首板。其余
二三四五 板,感觉都可以参与,参与的时候关注是否有板块扶持,还有题材所处的周期是上升还是筑顶。
7.每天复盘的时候对各个题材要有个判断,判断这个题材大约能炒多久,之后还有多少上升空间,判断准确的话,次日盘中就能介入。没有充足判断作为准备的话,第二天很容易犹豫不决,从而错失了许多好机会。像这一次的高送转行情,就没准确把握住,导致错过了
科隆股份 之前的机会。这一条在七点总结里面其实是最关键的,也是最考验水平的,目前还在摸索阶段。
有想到的,之后再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