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量能渐变及 MACD 的共振

19-05-09 21:03 25396次浏览
mt199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打开淘股吧APP
4
评论(257)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mt199

20-07-16 11:22

0
炒股,我认为应当遵循心态为首,策略为主,技术为辅。三者缺一不可,心态影响判断,策略决定盈利,技术决定盈亏你可以细品。
再说说股市交易四条建议
一为认清趋势,趋势不对,做也白做,市场情绪若低迷何来行情一说?量能和政策真的很重要。
二为逆向思维,市场总是会想尽一切办法证明大多数人是错的,二八原则不可违!你看到的底不是底,你看到的顶未必是顶。
三为买卖果敢,大多数人记住的是那只票我若是持有到现在,收益可能翻倍了吧(满是悔恨),遗忘的最快是自己割肉的次数和痛感(盈亏自知)。到点止盈,到点止损是股市的重要原则!
四为心态稳定,患得患失、盲目唱空、盲目唱多皆不可取,消息影响情绪,情绪影响判断。保持稳定的心态才不会影响你买入这只票的初衷

7月10日美股收盘,特斯拉大涨10.78%,市值突破2800亿美金(约合2万亿人民币),特斯拉CEO马斯克的资产一夜暴增61亿美金。

今年以来,特斯拉已暴涨269.24%。大涨之下,特斯拉空头集体溃败,今年的整体亏损已经达到180亿美金,约合1300亿人民币。
而空头仍未缴械投降,特斯拉空头头寸的规模已达到199.5亿美金,位列美股第一。该公司也因此有望成为首个空头头寸突破200亿美金的美股,特斯拉或将再次创造历史。
资产一夜飙升超400亿元
马斯克身家超越巴菲特
Bloomberg quint报道称,得益于特斯拉股价的飙升,其CEO马斯克的身家在本周五大增61亿美金(约合427亿人民币),马斯克也跃居全球第七大富豪。

昨夜,特斯拉大涨10%,市值飙升近280亿美金。Bloomberg quint数据显示,马斯克持有特斯拉约五分之一的股份。粗略计算,昨夜,仅特斯拉的股票便为马斯克贡献了约56亿美金的资产增值。消息面上,北京时间今天凌晨,特斯拉又传来利好。据Teslarati,特斯拉的全球充电桩网络最近达到另一个里程碑,其全球快速充电站达到2000座,充电桩设备达到1.8万个。据Bloomberg quint数据,马斯克身家已经达到了705亿美元,不仅超越了巴菲特,还超越了中国首富马化腾、甲骨文创始人拉里·埃里森、谷歌创始人谢尔盖·布林。
有趣的是,巴菲特和马斯克的投资理念曾多次出现“激烈碰撞”,双方谁也不服谁。巴菲特信守护城河理论,除苹果公司外,不怎么投资科技股。而马斯克却认为“护城河”理论“过时了”,科技股带来的颠覆性创新才是投资应把握的主线。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不同媒体统计口径存在差异,不同媒体的亿万富翁的排名也会有一定不同。按照福布斯实时富豪榜排行榜的数据,马斯克的身家依然低于巴菲特。
据福布斯数据,截至美股本周四收盘,巴菲特身家为691亿美金,马斯克身家为593亿美金。
踏空股市却大手笔捐赠
巴菲特财富排名创8年新低
自3月崩盘以来,巴菲特割肉了航空股,伯克希尔的现金金额也维持在近万亿人民币的历史最高水平,这使得他踏空了这一波美股上涨行情。
近期,美股科技股大涨,使得他的财富排名一度被微软前首席执行官鲍尔默(SteveBallmer)、谷歌联合创始人佩奇(Larry Page)和布林(Sergey Brin)等人超越。
而踏空的同时,巴菲特并没有停止捐赠资产,这使得他的财富排名进一步下降。
据《财富》杂志报道,当地时间7月8日,89岁的沃伦·巴菲特宣布,对5家慈善机构捐赠总价值约29亿美元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股票。
目前,巴菲特的财富水平在彭博亿万富翁指数(Bloomberg billionaireIndex)中排名第八,这是自2012年该指数成立以来他的最低排名。
公开信息显示,自2006年以来,巴菲特已经捐赠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Berkshire Hathaway Inc。)总价值约370多亿美元的股票。巴菲特若未捐赠上述股票,其总资产将超千亿美金,超越扎克伯克,排名世界第四。
特斯拉空头今年已亏1260亿
7月日亏28亿
近期,特斯拉不断爆出利好消息,包括交付量超预期、工厂顺利复工、或被纳入标普500指数等。
今年以来,特斯拉涨超230%,空头已近乎“崩溃”。
北京时间7月10日晚间, CNBC 报道称,迄今为止,特斯拉的空头今年以来已经整体损失了180亿美元,约合1300亿人民币。S3 Partners董事IhorDusaniwsky称,过去5周,特斯拉空头的日子尤其痛苦,5周亏损金额占今年总亏损的43%。仅7月,特斯拉空头便整体损失了40亿美元,约合280亿人民币,相当于日亏28亿人民币。7月以来,特斯拉上涨了43.05%。6月,特斯拉空头的整体损失也高达37.1亿美金,约合人民币260亿元。6月,特斯拉上涨29.32%。
Dusaniwsky称,尽管做空股票时常会损失惨重,但近几个月来,特斯拉的疯狂反弹尤其具有破坏性,因而特斯拉是美国市场上最大的空头头寸。
据CNBC报道,有研究员认为特斯拉近期的股价上涨部分主要由于“轧空”现象(short squeeze)。通常,卖空者通过回购股票来弥补自己的头寸时,涉及的金额都相对较小,因而对股票价格的影响不大。但是,当这种情况大量发生时,卖空者的回购交易会推高股价,这将转而加剧空头损失。
S3 Partners数据显示,随着特斯拉股价飙升44%,卖空者在上个月买入了170万股股票。S3 Partners认为,如果特斯拉的股价继续上升,预计会有更多的空头回补。当特斯拉的损失超过风险比例限制时,空头可能会被迫平仓。巴克莱近期的分析也让空头寒心,巴克莱称,“尽管我们仍然认为 TSLA 的估值被高估,但我们认为没有什么可以阻止股价在未来几周内上涨。”
空头仍在顽强斗争
特斯拉或成空头头寸破200亿美元第一股
CNBC报道中同时提到,S3 Partners的分析报告显示,截至当地时间7月9日,特斯拉的空头头寸已达到了199.5亿美元,特斯拉有望成为首个空头头寸达到200亿美元大关的股票。目前,特斯拉仍是美股市场上空头头寸最高的股票。
此外,S3 Partners数据显示,做空特斯拉的佣金费用在同类股票中处于十分低的水平,仅有0.30%。
其实,特斯拉作为美股市场上最有争议的公司之一,被做空、被质疑的次数并不少。近期,即使该公司股价不断飙升,依然有许多分析师看空特斯拉。
近日,市场分析师Mark Hulbert表示,特斯拉的股票是一个越吹越大的泡沫,“特斯拉如此高的涨幅也意味着其崩盘是大概率事件。”
据FactSet近期对32位分析师的调查,给予特斯拉“卖出”评级的分析师有12位,而 11 位建议“持有”和,9 位建议“买入”。上述分析师对特斯拉设定的平均目标价为 774.98 美元,比特斯拉目前股价低 45%左右。
在接受FactSet 调查的 32 位分析师中,摩根大通 (JPMorgan) 分析师瑞安·布林克曼(Ryan Brinkman)给出的目标最低。
当地时间本周一,在特斯拉大涨的压力下,该分析师将特斯拉目标价从275美元上调7.3%至每股295美元,而这一目标价比特斯拉最新收盘价仍然有80%左右的下跌空间。
一基金因重仓特斯拉年内收益60%
创始人豪言:特斯拉能再涨6倍
在空头不断溃败的同时,一支坚持做多特斯拉的基金赚的盆满不满。
今年以来,以重仓特斯拉而知名的Ark Innovation ETF(ARKK)基金收益已超60%。

 彭博社数据显示,一周前,该基金的规模在46亿美元左右,而现在,该基金规模已经达到了57亿美金。
公开信息显示,该ETF是一支主动管理型ETF,由方舟投资(Ark Invest)管理,该公司创始人Cathie Wood一向坚持“只投资于颠覆性创新”。
Cathie Wood认为,“在所有衰退或危机中,我们发现创新往往会比以往更快地获得更大的吸引力。”
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该ETF前五大持仓股票为特斯拉(10.5%)、生物科技公司ILLUMINA(7.9%)、电子支付系统SQUARE(7.2%)、医学遗传学公司INVITAE CORP(6.4%)、3D打印公司 STRA T ASYS (5.2%)。

近期,Cathie Wood在接受CNBC采访时继续上调了她对特斯拉的长期目标价格。她认为,未来五年特斯拉每股股价可能会超过7000美元。这意味着,特斯拉股价或许还能在现在1000美金的基础上再涨5倍。
7月22日特斯拉发布季报或成多空博弈焦点
目前,特斯拉多空双方都对特斯拉即将在7月22日发布的季报十分关注。
近期,特斯拉一直在寻求被纳入标普500指数。若在本次季报中特斯拉实现盈利,特斯拉将满足连续四个季度实现盈利的要求,被纳入标普500或指日可待。市场分析师普遍认为,被列入标准普尔500指数成份股大概率意味着投资者对特斯拉股票的需求将提升,CNBC称,至少4.4万亿美元的交易所买卖基金在跟踪标普500指数,若特斯拉加入标准普尔500指数,大量资金将被动流入。
近期,在特斯拉公布了超预期的二季度交付量数据后,越来越多人认为其二季度的利润或将超出市场预期。
分析师Dan Levy近日表示,与几周前相比,特斯拉实现季度盈利并不是一个激进的想法。
马斯克即将获得135亿奖励卖“做空短裤”嘲讽空头
根据2018年特斯拉股东大会批准的马斯克未来十年的薪酬方案,特斯拉市值突破6500亿美元的目标可分12期完成,首期市值目标为1000亿美元,第二期目标为1500亿美元。两个多月前,由于特斯拉6个月平均市值突破1000亿美金,CEO马斯克获得了一笔当时价值约7.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3.1亿元)的股票奖励。现在,这部分股票的市值又翻了一倍。
现在特斯拉的市值已经超过2500亿美元,6个月的平均市值为1380亿美元,距离突破1500美元的股权奖励门槛仅有一步之遥。
若特斯拉6个月平均市值突破1500亿美元,马斯克将再次获得以每股350.02美元的价格购买169万股特斯拉股票的权利。
以目前股价计算,该部分股票价值25.35亿美金,约合人民币177亿。扣除将付出的成本,若以现在股价出售,马斯克将纯获利19.4亿美金,约合人民币135亿。
股价大涨除了将使马斯克获得巨额收益外,还使得马斯克在空头面前扬眉吐气。
当地时间7月3日,马斯克曾在社交网站上表示,“特斯拉将制造超赞的红缎面做空短裤(short shorts),并寄给做空者致富委员会”(Shortseller Enrichment Commission,SEC)寄一点来安慰他们,帮他们渡过这段困难时期。
这一“调侃式”的承诺,竟然真的兑现了。当地时间7月6日,特斯拉“做空者短裤”正式上线发售,售价为69.420美元。

这条短裤意外地火了,包含商品链接的推文的点赞数量一度超过10万,特斯拉网店的售卖链接甚至一度出现技术故障。马斯克随后又发了一条推文笑称,“该死,我们让网站宕机了。”据悉,2018年,马斯克曾给特斯拉空头、绿光资本的基金经理David Einhorn寄送过一箱“做空者”短裤。
A股“小伙伴”也大涨近期,在特斯拉大涨的带动下,A股特斯拉概念板块指数也不断上扬,并创出年内新高。
 本周,电池龙头宁德时代上涨21.66%,锂业龙头天齐锂业上涨27.53%。
卡车界“特斯拉”也成空头噩梦
能源卡车公司Nikola持续逼空
Nikola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凤凰城的燃料电池卡车公司,由Trevor Milton于2015年创立,一度被市场称为卡车界的特斯拉。今年6月,该公司以借壳上市的方式登录美股。该公司还没有生产出一辆车,目前收入为0,更有人称其为美国版“乐视造车”。而该公司声称已经获得1.4万个订单,总价值在100亿美元左右。在Nicola正式上市交易之前,多头就开始埋伏其股票了。今年5月,该公司的涨幅为116%。上市后,该公司股价迅速暴涨,6月,该公司的涨幅达135%。
目前,该公司市值在200亿美元左右,市值直逼老牌车企福特。
扣除融资成本后,Nikola空头今年的净亏损也达到2.87亿美元。

 7月,该公司的空头头寸增加3800万美元。本周,Nikola的空头头寸已经达到了3.9亿美元,空仓规模位于工程机械与重卡板块第四。此外, Nikola空头的股票借贷费用还出现上涨,并已达到未平仓空头头寸费用的600%,新股借贷费用在850%-950%之间。
mt199

20-07-16 09:18

0
宁德时代注意 LG化学正在高歌猛进行业新闻每日汽车崔力文2020-07-16 07:52我要分享0LG化学的强劲表现也使其全球市场份额超越宁德时代,成为今年电池行业的领头羊。随着全球汽车市场“电动化”转型浪潮的滚滚袭来,能源车 的保有量还在不断攀升。而动力电池作为其关键部件,各大供应商间的市场份额之争正趋于白热化阶段。就现状而言,这场竞赛的主角则围绕在LG化学与宁德时代身上。



根据SNE Research相关数据显示,尽管受疫情影响,今年前5月全球电动汽车电池交付量虽下降了24%,但在特斯拉 Model 3、雷诺 Zoe、奥迪 e-tron等畅销的电动车型的推动下,LG 化学的装机量却提升了 70%。同样,今年Q1季度全球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装机量中,LG化学以27.1%的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松下与宁德时代分别以25.7%和17.4%的市占率位列第二、第三


截至目前,LG 化学的市场份额已从去年的10.8%飙升至今年的24.2%,接连超过宁德时代的22.3%、松下的21.4%。在过去的4个月里,LG 化学的股价上涨超过 50%,达到近10年来的最高点。对此,LG化学首席执行官Shin Hak-cheol表示,“我们将成功挺过疫情大流行,因为疫情下我们的电池订单仍在持续增加。我们需要扩大产能,以应对积压的订单。”
此外,对于LG化学而言还有一则利好消息。
同时,根据提供该笔资金的欧洲投资银行透露,这笔贷款的到账将额外增加LG化学每年约35GWh的动力电池产能。换言之,LG化学下一阶段随着融资到账,仍会继续扩张位于欧洲市场的动力电池份额。


而在国内市场,虽不及欧洲市场的一家独大,但是随着国产Model 3的交付量进一步攀升,对于其整体装机量依然能够给予很好的补充。对比之下,作为国内动力电池供应商巨头的宁德时代压力倍增。
不过据GGII统计数据显示,宁德时代以绝对优势成为 6 月装车量最高的电池企业,装车量达 2.29GWh,市场占比达 48.78%,继续位居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第一。7月13日,有消息称宁德时代本月起将为特斯拉提供电池。虽然特斯拉和宁德时代都未正面证实此事,但截止13号中午,宁德时代股票一路涨停,市值逼近5000亿元。
所以位于国内新能源市场,宁德时代依然可以维持领先位置,但是放眼全球,LG化学的来势汹汹已然无法阻挡 ...
mt199

20-07-15 14:45

0
原标题:LG化学全球份额超宁德时代  积压8700亿订单 未来5年一直忙绿状态 来源:驱动之家
据报道,近日韩国电池制造商LG化学表示,目前该公司拥有价值150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725亿元)的订单,这将使其在未来5年保持忙碌状态,并将助其安然度过疫情大流行的危机。
此外,LG化学的强劲表现也使其全球市场份额超越宁德时代,成为今年电池行业的领头羊。
据悉,当前LG化学正在提升产能,以满足欧洲和中国市场激增的订单。LG化学首席执行官Shin Hak-cheol表示,“我们将成功挺过疫情大流行,因为疫情下我们的电池订单仍在持续增加。我们需要扩大产能,以应对积压的订单。”根据研究公司SNE Research统计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受疫情影响,全球电动汽车电池销量下降24%,但在特斯拉Model 3、雷诺Zoe、奥迪e-tron等畅销车型的支持下,LG化学的电池销量则大增70%。
与此同时,LG化学的市场分额也由2019年10.8%激增目前的24.2%,超越宁德时代(22.3%)和松下(21.4%)。
尽管疫情爆发迫使LG化学将今年的资本支出削减9%,至约6万亿韩元,但该公司计划提高明年的资本支出,并将增加部分的60%投入电池业务。今年,该公司计划将1.3万亿韩元(约占销售额的4%)用于研发,其中约40%将用于电动汽车电池。
Shin Hak-cheol预计,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将以每年35%的增速增长,2024年电动汽车在全球整体汽车市场的份额将从去年的2.8%上升至15%。其中,欧洲和中国在严格的环保法规推动下,未来将占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70%以上。
mt199

20-07-15 14:36

0
2020年中国负极材料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汽车电动化将推动市场需求高速发展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负极材料市场需求分析
目前应用最广的负极材料仍然是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两大类(以天然石墨为基础和其他负极材料掺杂形成的复合石墨),硅基等合金类负极材料虽然已开始在特斯拉/松下动力电池上应用,但仍处于推广的初期,需求还比较有限。
1、2019年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出货量将近27万吨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调研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锂电池负极材料市场出货量26.5万吨,同比增长38%。其中人造石墨出货量20.8万吨,占比负极材料总出货量78.5%,相比2018年占比提升9.2个百分点。
2、中国负极材料行业市场格局演变为“四大多小”
中国负极材料行业市场格局由“三大多小”逐渐衍化成“四大多小”。传统的三大为贝特瑞、杉杉股份和江西紫宸,三家市场份额2019年至今合计均在60%左右,而新晋的“一大”为凯金能源,其2019年市场份额达到17%。
3、疫情压制,行业遭遇滑铁卢
通过挑选3家负极材料上市公司作为样本研究发现,2020年一季度受新冠疫情压制,负极材料板块业绩下滑严重,行业增长无力。如杉杉股份2020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2.2亿元,同比下降39.8%;净利润亏损0.84亿元,同比下降336.5%。其他两家上市企业也呈现业绩下滑、亏损加剧的状态。
4、受益汽车电动化发展迅猛,行业市场空间大
全球锂电池行业受益汽车电动化发展迅猛,带动锂电负极材料需求高速增长,市场空间巨大。动力电池应用分会研究部预测,到2020年全球动力电池负极材料需求量约28万吨,复合增长率达22%;到2025年仅国内动力电池需求量将达到310GWh,相应负极材料需求量将达26万吨。
5、国内企业密集投扩产
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负极材料企业也在加速布局,在产能、技术上持续跟进,以期在激烈的市场争夺战中抢占先机。中科电气2020年1月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初步预计到2020年年底将形成4-5万吨负极材料产能。此外,目前公司在贵州格瑞特建成1万吨石墨化产能,正在进行新增1万吨石墨化产能建设,争取在2020年上半年投产,参股公司集能新材料新增1万吨石墨化产能主体设施建设基本完成。
 更多数据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硅碳负极材料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mt199

20-07-12 22:44

2
现代社会商业纠纷层出不穷,如专利侵权案、合同违约案、股权争夺案、财产纠纷案等,每个案件本身就错综复杂,双方各执一词,外界一时间真相难辩。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在法院未判决前,旁观者最好不要过早下结论。

然而,我们二级市场投资者并不是坐以待毙,不宜人云亦云,同时,做好防范措施,理清楚该事件对我们所投资的上市公司而言风险级别去到哪里,股票是赶快卖出,还是按兵不动,甚至是借机加仓?

无论如何,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此时(下周开市时)被割韭菜和被人借机洗筹、捞取带血筹码的概率同样大。

下面试图来分析和思考一下该事件的影响力。如果分析结论都这么告诉你“没事”,而你照样要卖出,那也没辙,手和脑袋长在你身上,钱和股票又不是我的,你爱咋地就咋地。你卖完了,不回头吐糟就算好了。
一,此事与上市公司杉杉股份基本没有瓜葛,因为是大股东杉杉控股、杉杉集团与对方在徽商银行上股权的争夺案,故从案发一个多月以来,上市公司杉杉股份从未公告,也无需公告,不排除有些人(含机构投资者)早就知道了,前段时间就在股票上有所行动,或者,正荷枪实弹地埋伏着等待下周开盘股票大跌时,扣动扳机,准备猎象。

二,此事在6月1、2日就已爆发了,大股东杉杉控股向上海金融法院立案、申请财产保全和冻结对方2.2亿徽商银行股票,而上市公司杉杉股份在6月10日出了几份公告,其中2份是:11亿美元现金收购LG偏光片业务和向大股东定增31亿元用于收购之用。6月28日杉杉控股与LG化学、张江港高新区签订协议,正式收购LG偏光片业务和启动新建项目。
真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

现在想起来定增公告里这段话意味深长,算是提前打了预防针,也显示公司办事老练和底气十足,收购志在必得。

“11、为尽快推动上述项目顺利实施,公司将以自筹资金先行对持股公司增资, 履行交割手续,并在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募集资金到位后,对公司前期先行投入的自筹资金予以置换。
收购标的资产事宜不以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得到中国证监会的核准为前提,若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未能成功实施,公司仍将以自筹资金对持股公司增资。”

三,二级市场投资者担心上市公司爆雷、自己踩雷。首先,我们必须搞清楚什么叫“雷”?无外乎这几种:公司亏损;大量商誉减值、坏账准备;大股东质押比例过高、现金流断裂,不断卖出上市公司股票、掏空上市公司,拆西墙补东墙;拟收购的企业或项目落空;上市公司对外投资(含购买理财产品)失败,资金流失;财务造假;产品禁售或引起事故,造成很坏社会影响;发生严重生产和伤亡事故;等等。
请问:上市公司杉杉股份符合哪一条?

1,大股东杉杉控股质押杉杉股份的股票数是0。公司资产负债率不高47%;手头现金22亿元;2015-2019年度已对外定增2次,共募资54亿元;公司生产、经营一切正常。
2,杉杉控股的资产超过百亿,对付这20、30亿的官司绰绰有余,而且,凭借老郑闯荡江湖多年、老辣,对付这点事也不是什么难事。
3,杉杉股份的隐形资产或可变现资产,请查询我上一篇文章“重读杉杉股份19年年报 哪些重要内容值得关注?哪些事情值得期待?”这里只引用文末的部分结语:

“公司已明确表示,“对于锂电材料业务之外的业务(包括能源管理、充电桩、锂离子电容等业务如非新能源业务),公司将进行资本架构重组和业务调整,或择机实施相关股权或资产的处置。”

2019年公司卖出宁波银行部分股票,兑现约8亿元,还将进一步减持,如果把余下的6947万股全部卖出,又将获得现金约20亿元;把当时参与洛阳钼业定增的4.712亿股卖出,又将获得约20亿元;转让稠州银行股份估计也能兑现约10亿元;转让穗甬控股30%股权估计也能获得约10亿元现金。
以上合计:约60亿元。

4,公司此次拟斥资55亿元收购LG偏光片70%业务,除了手头上握有现金22亿元,还可以向银行融资贷款(注:公司负债率47%,还有贷款空间),以上的60亿元更是能够随时待命、补缺,而且,向大股东郑永刚定增31亿元,因此,最大可调配资金可达130亿元,对此次55亿元的收购,资金不是问题,而杉杉股份前几年开工的锂电池正、负极材料和电解液项目资金已经投入,现在大部分项目已经投产,这130亿元中余下的资金完全能够满足日常经营所需资金,所以,有关媒体称,公司现金流紧张、缺资金去收购,完全是不了解公司实情、隐形资产,胡说八道。”

 有人在扯什么黄山中院和上海金融法院同级,只能说too 傻!too simple!
仅从行政级别上来说,上海金融法院是厅级单位,现任上海金融法院院长赵红兼上海高院党组成员,是从最高法院前办公厅主任(厅级)位置上调任上海金融法院,知道什么是最高法院么?而黄山中院仅是很小一个地市的处级单位。
上海金融法院是中央重要的司法探索,由亲自拍板决策,全国人大颁令成立的。是一个区区地级市中院能比的么?全国有哪家中院需要全国人大发令成立?
杉杉集团郑永刚不愧是老谋深算,不出手由你们跳,一出手就直捣要害。一则声明,同时打脸中静弄虚作假欺骗恶诉,又让黄山中院被人看笑话。小小一个黄山中院,手伸太长,上海金融法院已受理立案的案子,也敢重复受理立案?后面只能按照最高法的要求,撤销立案,还能有别的选择么?
从杉杉控股的声明中看,时间脉络清晰,事实清楚,逻辑说服力很强,中静存在致命硬伤!相信以郑永刚团队的老谋深算,又是在老巢上海审,一定会赢下这场诉讼。
新能源之前的退坡不利影响已经迎来行业向上拐点;收购LG偏光片更是大手笔成为世界行业龙头,坚定看好杉杉!收购LG偏光片已在实施中,杉杉控股和LG成立合资公司上月底已在张家港经开区正式签约。该事项不需要证监会行政审批,已经在做了。交易所问询函只是例行公事,回复时间滞后原因是交易所纠结LG一些商业数据细节,而LG公司方面不愿披露,之前两次上传回复函交易所都要求补充数据所以没发出来,在协调商榷中,仅此而已。07-11
mt199

20-07-12 22:39

1
昔日盟友今反目 百亿股权交易遇阻!徽商银行第一大股东变更悬了!一夜之间,十余年的盟友对簿公堂。
由于一笔金额达121亿元的徽商银行股权交易未能完全实施,徽商银行第一大股东中静系(指中静新华资产管理公司及相关主体,下同)与交易对手——杉杉系(指杉杉控股有限公司及其相关主体,下同)在两地打起了官司。
7月9日,中静新华资产管理公司(简称“中静新华”)发布公告称,因杉杉控股有限公司(简称“杉杉控股”)未按照约定履行协议,故终止协议。该公司已将杉杉控股告上法庭。
次日,杉杉控股回应称,中静新华诉讼“纯属恶意诉讼”以及“违约在先”,并已就此提出诉讼。
面对第一大股东与交易对手之间的纠纷,徽商银行相关人士在回应记者时表示:“这是我们行股东和交易对手之间的纠纷,我们也在关注中。目前我行经营状况很好。”
中静系与杉杉系,缘何从昔日盟友到反目?这笔百亿股权交易中到底发生了什么?
双方互诉结果:各有资产被冻结2019年8月,中静新华与杉杉控股签订框架协议一份。
协议约定,中静新华向杉杉控股及其指定的主体转让三部分资产,转让总价为121.5亿元人民币。这三份资产包括:中静新华持有的微商银行内资股、H股股份,以及持有的中静四海实业股权。中静四海直接持有徽商银行内资股股权。
此前,中静系在数年内通过频繁增持,已稳居徽商银行第一大股东位置。截至2019年6月末,中静系合计持有徽商银行16.12%的股权。
如果该笔股权交易成功实施的话,中静系将可以完全退出徽商银行,杉杉系则可以上位徽商银行第一大股东宝座。

徽商银行2019年年报披露前十名普通股股东持股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交易标的资产里的中静四海实业,实际上是中静系与杉杉集团十余年里亲密合作的明证。2007年,中静系与杉杉集团共同重组中静四海实业,以此作为平台入股受让了1.41亿股徽商银行股份。
然而,即使合作了十多年,这次耗资达121.5亿元的股权交易并不顺利。时至今日,卖家要求返还已过户的资产,并要求赔偿;而买家则指责对方设置障碍、违约在先。
中静新华在其公告中表示,双方约定,杉杉控股应于2019年11月15日前付清全款,但截至2019年11月15日,杉杉控股仅向中静新华累计支付了29.3亿元人民币,截至2020年6月1日,累计支付了48.9亿元人民币。杉杉控股未能按照协议约定的时间,向中静新华支付全部转让价款。
因而,2020年6月1日,中静新华向杉杉控股发送了关于终止“框架协议”的通知,单方面终止协议。
中静新华还表示,因杉杉违约给中静新华造成重大损失,估算损失金额约82.82亿元人民币。因此,除目前已收取的杉杉控股支付的48.9亿元人民币外,中静新华还有权进一步向杉杉控股主张损失赔偿。
而杉杉控股在其声明中回应称,“中静新华针对杉杉控股的诉讼纯属恶意诉讼,既无法律依据,亦无事实依据。其目的是通过恶意查封杉杉控股流动资金,来干扰我司的正常经营。”
杉杉控股表示,按照协议约定,杉杉控股及杉杉集团已累计支付交易对价38.90亿元,但目前中静新华仅向杉杉集团交割了中静四海51.6524%股权的标的资产。这部分资产对应的交易对价为18.82亿元。
而杉杉控股已付的剩余20.08亿元的股权转让款,中静新华并未向杉杉控股交割相对应的交易标的资产。
“中静新华在办理其持有的近224,781,227股内资股过户过程中,拖延提交转让资料,在相关部门审批、办理过户过程中设置障碍,时至今日仍未过户至杉杉控股名下,违背了协议约定,导致后续履约无法进行,对此中静新华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杉杉控股的声明称。
双方发表言辞激烈声明的背后,则是:中静系和杉杉系分别在安徽、上海两地向对方提起了诉讼。杉杉系于6月2日在上海金融法院提起诉讼,中静系则于近日在安徽省黄山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杉杉系称,鉴于6月2日上海金融法院已受理的案件与中静新华在黄山中院的诉讼为同一法律纠纷,且该诉讼已由上海金融法院先立案。因此,7月6日,杉杉控股已向黄山中院申请将此案裁定移送上海金融法院审理。
一顿操作下来,双方目前均有资产被冻结:中静系持有的约2.25亿股徽商银行内资股、杉杉系合计价值13亿元的银行存款及名下的杉杉股份( 600884 )股票资产,已分别被相关法院冻结。
总得来说,中静系诉讼请求可以总结为:恢复交易前原状。

中静系公告内容
而杉杉系的诉讼请求则为:该退款的退款、该过户的过户。

杉杉系公告内容
对于杉杉系的公告,中静系相关人士回应表示,以该机构的公开信息为准,并不多作说明。
争议疑云据了解,中静系与杉杉系达成的徽商银行股权交易协议涉及的三个标的资产,只有中静新华原持有的中静四海实业51.6524%股权已经完成过户。

来源:天眼查
天眼查信息显示,中静四海股权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2019年8月29日,中静四海实业投资人出现变更,变更后由杉杉集团100%持股;同时法定代表人变更,由变更前的“GAOYANG”变更为“郑驹”。郑驹为杉杉系相关公司的高管和股东。

当前,中静新华持有的微商银行内资股、H股股份归属问题,成为双方争执的焦点。
中静系认为,杉杉系未能如期付清全款,所以整个交易违约;但杉杉系认为,他们前期已付了相关款项,但是中静新华没有完成交割相应的股份。
“当时约定的是‘分步交易、分步交割’。从实际操作来看,中静新华仅仅交割了中静四海的股权,但是并未交割中静新华所持有的2.2478亿股内资股。”接近杉杉系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双方协议中并未有‘其中一步没有实施,即意味着整个交易失败’的相关条款。”
对于双方的争议,上海市联合律师事务所律师江宪认为,杉杉集团受让的中静四海股权部分交易资产,已完全履行;但未完全履行框架协议中三个交易资产中其余两个标的的交易。
在江宪看来,中静新华只能就杉杉控股未履行的部分适用定金罚则,没收未履行部分相对应比例的定金。对已履行部分,未交割部分应予交割,已交割部分则无权要求恢复原状、解除合同。
值得注意的是,中静系和杉杉系声明中提及的已付交易数额,存在大致10亿元的出入。杉杉控股的声明中表示,杉杉控股及杉杉集团已累计支付交易对价38.9亿元,但是中静新华的声明表示,杉杉控股已累计支付48.9亿元。
虽然徽商银行对于股东与交易对手之间的纠纷不作评论,但其在2019年年报中表示,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的相关规定,订立协议后至股份完成交割前期间,杉杉控股及中静新华均视为持有上述买入或出售的股份权益,均为实益拥有人。
打赏
mt199

20-07-12 22:26

0
2020年7月12日,华为余大嘴在其微博预告华为HiCar将于今日正式上线。此前,据业内人士消息,华为基于5G的HiCar技术将于6月首次出现在比亚迪汉EV上,然后从大约30个不同的汽车品牌进入车型。华为汽车始于2013 年成立的车联网业务部,2018 年后加速布局,定位智能网联汽车增量部件供应商,2019年5月华为成立了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战略地位再升级。随着比亚迪汉的上市,2020年搭载华为汽车解决方案的车型或将大量量产。
华为智能汽车延续“云-管-端”架构。
云:智能车云;管:智能网联;端则从最初的车机扩展到了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三大终端。
1)云-智能车云:以高算力AI芯片昇腾系列构建客户黏性,车联网平台、中央网关、云产品及服务。
2)管-智能网联:智能网联是华为在消费电子行业的传统优势所在,主推5G+C-V2X 车载通信模组、T-Box、车载网关几类产品。
3)端-智能电动:智能电动是华为原网络能源产品线成熟产品在新能源汽车上的技术延伸。华为 mPower智能电动主要包括BMS电池管理系统、MCU电机控制系统、车载充电系统及车下充电模块。
4)端-智能座舱:打造 CDC 智能座舱平台,短期看HUAWEI Hicar,长期看鸿蒙OS操作系统。
5)端-智能驾驶:整合车云+硬件+OS,硬件端主攻激光雷达和高算力芯片,软件端主攻高精度地图和计算机视觉。
华为汽车产业链合作企业
总结如下:
云-智能车云合作企业:上海博泰;
管-智能网联合作企业:启明信息中国汽研中国移动大唐电信千方科技、裕太车通等;
端-智能电动合作企业:宁德时代、富临精工小康股份等;
端-智能座舱合作企业:航盛电子、上海博泰等;
端-智能驾驶合作企业:四维图新祥鑫科技等;
车企合作:上汽集团长城汽车、比亚迪、江淮汽车东风汽车、一汽集团、北汽新能源、福田汽车、沃尔沃、奥迪等;
生态圈:5GAA 30 余家企业。
$宁德时代(SZ 300750 )$
关注华为汽车业务有或潜在合作企业:
布局智能网联测试和大数据的示范区平台企业中国汽研、新能源电池龙头宁德时代、高精度地图龙头四维图新、汽车软件服务商中科创达
电机电控及智能座舱产业链中,关注国内自主智能座舱龙头德赛西威,以及域控制器下游核心执行器厂商如线控底盘的伯特利

 新能车,特斯拉一、电动化趋势不可逆,3~5年后井喷
许艳华:新能源电动汽车的现状及未来趋势研判
1、新能车的关键在电池。电池的四个主要指标:续航里程、电池寿命、充电速度、成本。目前从特斯拉官网看,前面三个都没问题了。剩下的就是成本问题。降成本会随着技术进步而持续,其中有些变数,后面分析。
2、现阶段因为成本问题,整个产业仍然处于导入阶段,还不能自循环,依赖政策的保驾护航。因此现阶段对政策非常敏感,碳排放标准、双积分、补贴,都是要重点关注的变量。导入阶段一直会有政策呵护,但会通过打拉结合来形成降成本和规模扩张的周期性节奏,造成波段机会。预计3~5年后和燃油车购置成本平价时,需求井喷,过渡到发展阶段。
3、动力电池用到80%左右就退役了,未来要有一个梯次利用(储能)和再利用的大池子,这个池子反过来又促进成本下降,形成良性循环。
二、天空才是特斯拉的天花板
皮卡订单突破20万,特斯拉又将陷入“产能地狱”?
马斯克:对实现L5级别自动驾驶或是完全自动驾驶非常有信心
领跑者特斯拉的崛起
特斯拉在品牌、电机电控、BMS、无人驾驶、智能联网方面,建立了全方位无可比拟的优势。
深度揭秘马斯克如何带领特斯拉走出产能困境
特斯拉产能瓶颈原因水落石出,马斯克称二季度有望走出产能地狱
马斯克第一性原理的战略前瞻思维,配合超强执行力,无往不利。市场曾经担忧的产能爬坡问题,其实就是担忧现金流出问题。好公司会经历问题公司到明星公司再到现金牛的蜕变,这是一般规律。
三、电池技术路线
固态电池、燃料电池?市场总期待新技术带来的惊喜,未来也一定会有某款候选新技术成为主流,但到底是哪种及何时,当下是未知的。无需操心,看特斯拉将来用哪种新型电池再说吧。
四、关于车厂自产电池
特斯拉2.35亿美元收购电池制造商Maxwell
特斯拉开始自产电池,“宁德时代”们惊呼狼来了
大众收购国轩高科,动力电池迎来“三国时代”
1、车厂后向进入电池节点,是为井喷的来临提前布局。在此之前,对车厂来说只是负累,比亚迪就是例证。
2、特斯拉为啥收购Maxwell?如果电池真有革新性技术突破,特斯拉希望自己拥有。基于现有成熟技术的电芯,它是不会介入的了。疯狂扩张期,钱永远不够花,多造车子才是正道。
二者的策略,看似不同,其实都是有限度的后向整合策略,消减上游优势,增加采购谈判筹码。
五、比亚迪们,蔚来们
比亚迪业务详解:汽车、电子、二次电池光伏云轨云巴
比亚迪们(造新能车的传统车厂)的机会,是井喷来临后,在特斯拉顾不过来的市场,厮杀出一个好位置。比亚迪凭借多年积累,具备获得好位置的条件。王老板超喜欢搞超级多元化,其实特别适合进入以效率和成本作为竞争要素的行业,这些行业技术发展趋于稳定。现阶段市场的热情,包含了主观成分,未来仍有很多不确定性。
唯一的竞争对手,蔚来的底气是什么
蔚来汽车再度融资百亿,市值飙升至中国车企第五
蔚来们(新能车新进入者,特斯拉模仿者),处于特斯拉和比亚迪们的夹层,不但被上下挤压,还有同层次的众多竞争。未来的关键看点:井喷何时到来;到来后是否有马斯克般的执行力,跨过产能地狱。市场太大,总会有机会。目前蔚来跑在最前,最受资本追捧。加油!
六、电池产业链
电池是一个不断降成本的产业。因此需求扩张速度必须大于价格下降的速度,产业才能持续正增长。
2020全球动力电池巨头竞争力对比
现阶段,电池厂比车厂有序,寡头格局已经形成,过得比车厂好。车厂会通过有限度的后向整合策略消减电池厂优势。
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及2020策略:电车已成燎原势,坚守主流供应链
恩捷股份深度:优秀基因铸造隔膜龙头,海外+涂覆贡献成长新动能
隔膜:资本壁垒、规模成本优势、经验曲线、客户粘性,海外渗透低。行业已形成良好格局。
七、钴
特斯拉每年采购6000吨钴的背后
特斯拉要憋个大招:无钴电池、超级电容还是干电池
要从产业可持续的高度来理解钴。无钴化是必须的,但是未来相当长时间,钴还是必需的。
苟且的方法,低端刀片/CTP式磷酸铁锂,高端811三元锂,可以有效降低钴需求。但如果不能从技术上彻底避开钴,钴还是会飞起来的,影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八、锂的机会
全球锂资源抢夺战
锂业“一哥”之争:赣锋、天齐谁主沉浮?
高集中度是矿业的产业特性,现在锂矿也是寡头格局。井喷来临时,锂矿厂会形成对电池厂和车厂的博弈优势。天齐锂业的激进和一根筋,导致陷入财务困境的同时,也获得了好的产业位置。未来谁主沉浮?拭目以待。
九、非电池供应链
轻量化压铸件和底盘,pack热管理系统,高压直流继电器。
十、策略
1、长线:特斯拉、新能车非电池核心供应链头部标的(新能部分业务占比高);
2、井喷前:跟踪政策周期,波段操作电池产业链头部标的(电池、隔膜、锂业);
3、井喷到来:电池产业链头部标的;潜在的低端电动车龙头;特斯拉潜在头部竞争对手(市场总是需要竞争对手)
mt199

20-07-11 22:22

0
市场目前情绪高涨,纷纷喊着蔚来不差钱了,发展越来越好。可是,不差钱了,资本市场的期望也就高了。之前几元钱的时候,是赌它活不下去。资本市场给它30分,现在资本市场对它的期望可能已经80分了,如果它这一年只完成了60分呢?很多小伙伴说,毛利半年转正,股价还能上一个台阶。转正是李斌之前的承诺,已经很大程度在股价里体现了,如果转正,只是符合预期,如果没有呢?资本市场没有确定的事。
还有说ec6推出也是大利好。ec6本来就是二代平台没钱搞起来下过渡的产物。价格过低,挤压es6,价格过高,又拼不过modely。
model y成为Tesla下一个爆款,相信是大概率事件。而ec6如果对蔚来销量提振不大,资本市场会如何反应?又有人说,ec6本来就是小众。我还是回到思考的原点,资本市场对它的预期已经不同了。
我们不是站在买入的成本去看蔚来,是站在蔚来目前的股价和市值,去考虑目前蔚来的发展还有多大的可能去超越资本市场的预期。蔚来的发展从来都是机遇和挑战并存,之前差钱的时候担心活不下去,现在又有新的挑战。在股价低的时候想想蔚来好的地方,在股价高的时候多想想蔚来不足的地方.

看看国产Model 3的销量,我们还能自欺欺人么?车动态207 浏览2020-07-11其实在特斯拉Model 3没国产之前,虽然我们对新能源市场颇为重视,但是也并没有太强的危机感;虽然也知道特斯拉的强大,但是总有一种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的倔强。可是我想说的是,看看特斯拉国产Model 3的销量,我们真的还能够继续自欺欺人么?


据乘联会数据显示,国产Model 3在6月份的终端累计销量为14954辆,环比增长35%稳居冠军,这个数据究竟有多夸张呢?紧跟Model 3销量之后的全新 比亚迪秦 ( 参数 | 询价 ) EV,其销量仅4106辆,还不及国产Model 3的零头多。此外,6月份,中国纯电动汽车销量为6.7万辆,同比下滑了40%,但是特斯拉的市场份额却增长了23%。


和国产Model 3销量相辅相成的是,特斯拉的市值。7月6日,特斯拉在开盘不就便毫无征兆的突破了1300美元大关,盘后股价进一步大涨至1400美元,涨幅之大华尔街的分析师都已经快跟不上了。而经过这一轮大涨之后,特斯拉的总市值已经超过2542亿美元,超越丰田,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企业。


这很显然,当初那条被认为是一条"鲶鱼"的特斯拉,俨然是一条鲨鱼。其实这个结局,我们早就应该料到。从特斯拉在上海建厂以来,其一直掌握着主动权,产品力、品牌力统统不在话下,在所有车企都笼罩在疫情的影响之下之时,特斯拉却因为中国市场的加持,迎来自己一次次的"高光时刻"。


可是更可怕的是,这些还远不是特斯拉的真正水平,特斯拉有望在来年出现大幅增长,是因为为中国市场生产价格相当合理的Model Y,已经开始试产了。


写在最后
总而言之,无论是对于造车新势力而言,还是传统车企而言,特斯拉都是一个难以忽视的对手。不管我们认不认可特斯拉,它的存在,都有着极其强烈的象征性意义,尽管这背后有诸多的天时地利人和。而特斯拉在中国的好戏,估计才刚刚刚开始。

周末愉快老铁们,经历了2周的火爆行情后,场外很多人按奈不住,好在这几天上面出了措施降了降温,要不然还真让人有点害怕!
前天晚上出动社保和大基金减持,就是看市场有点压不住,弄几个象征性的标的来给让市场冷静下,防止走出疯牛,从效果看挺好的,至少周五上证调整了,金融等权重板块带头让市场冷静了一波。
这个周末为了防止周末效应,再次发声,因为股市的赚钱效应已经扩散到较大范围了,周末这两天肯定有很多人在聊这一块,大家周末没事了,在一起吃个饭,聊聊天。上周A股暴涨,赚钱效应显著,最避不开的话题就是股市。谁谁又在股市上赚了多少钱,某某基金收益又多少了。
很多原本没有炒股、买基金的人也会受不了诱惑,开始炒股、买基金,这样往往会造成周一股市大涨。
为了防止股市无脑上涨,上面周末也没休息,再次给市场打预防针,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督促引导资金“脱虚向实”。深入开展市场乱象整治“回头看”,依法严厉打击资金空转和违规套利行为。当前特别要强化资金流向监管,规范跨市场资金往来和业务合作,严禁银行保险机构违规参与场外配资,严查乱加杠杆和投机炒作行为,防止催生资产泡沫,确保金融资源真正流向实体经济中最需要的领域和环节。
这则消息还是在给市场降温,控制一下近期过快的上涨节奏。严禁银行保险机构违规参与场外配资,严查乱加杠杆和投机炒作行为,防止催生资产泡沫,这都是防止市场走15年股灾的老路,把控制风险,放在第一位。
这对市场来讲不是多大的利空,长期来看更是好事,只有一开始就把杠杆、配资控制住,后面的上涨趋势才会走得更久、更稳。上面要的是慢牛。
不得不说上面为了让市场走稳真是煞费苦心,一边控制着可能会出现的风险,一边又澄清窗口指导的利空传闻,意思就是,咱希望涨,但不要太快太猛,免得hold不住。
所以老铁们应该明白上面的意思了吧,场子热了总得需要裁判来控制下节奏,这样挺好的,村长帮我们控制方向盘和速度!
看了A股之后娘子早上又看了看美股,发现特斯拉又爆了,美股收盘,特斯拉大涨10.78%,市值突破2800亿美元,马斯克的资产一夜暴增61亿美金。

对应的A股的新能源车、特斯拉、锂电池板块下周可能又要表演了,而且这一方向上两周整体涨幅还不是很疯,平均涨幅为14%,娘子觉得机会还是挺大的,大家下周注意一下相关龙头。
mt199

20-07-11 22:15

0
中证网讯(记者 崔小粟) 
7月10日,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畅销纯电动乘用车型中,上半年国产特斯拉Model 3产量为4.98万辆,产量在纯电动乘用车型中排名第一,配套电池为LG化学和松下的三元电池。


宁德时代供应链,谁最值得关注宁德时代作为锂电池龙头,其产业链机会巨大,其在动力电池出货量在2020年具有高度确定性,按照产能预估,2020年出货量可能达到48GWh,市场规模达到500亿左右,相比2019年增速达到45%。同时宁德时代下游合作厂商众多,足以抵御行业突发的系统性风险。
高增速自然能支撑高估值。目前宁德时代整个供应链都处于利润和估值双增的阶段,今天我们就来梳理一下其供应链:
1、正极领域:
在2020年的需求规模达到137亿,是整个锂电池构成里规模最大的。
但是,我们在之前的文章里也说过,由于正极材料占锂电池成本超过30%,且正极材料的技术壁垒不高,宁德时代的正极材料供应商有6家。且宁德自己还在研发建设正极工厂,可以看出为了降低成本,宁德时代在扶持不同的供应商,避免一家独大。所以现存的正极材料商未来会遭受到毛利率下降,且出货量下降的风险,从未来看,正极材料在整个供应链上是没有什么话语权的。
2、负极、湿法涂覆领域:
在负极领域,宁德时代扶持了东莞凯金,凯金在负极领域的占比约40%-50%;另外,杉杉股份占比约20%;璞泰来占比10%.
湿法涂覆:璞泰来是宁德时代的主供应商,占比超过50%;但是,正因为深度绑定,璞泰来的高管很多出自ATL,宁德时代在此领域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反而璞泰来没有较强的话语权。
3、隔膜领域:
宁德时代在此领域的议价能力稍弱,湿法隔膜龙头恩捷股份具有较强的话语权。恩捷股份是全国龙头,市占率第一,恩捷股份(收购苏州捷力),对宁德时代的占比超过了75%;干法隔膜龙头——星源材质占比约5%,是培养中的供应商,不会太强势。
4、电解液领域:
天赐材料占比60%,江苏国泰20%,新宙邦10%。
产业链主要公司梳理:
1、湿法涂覆、负极领域:璞泰来
(1)在隔膜涂覆,璞泰来是宁德时代最大的涂覆膜供应商。公司涂覆膜约占宁德时代装机量的50%,是宁德时代最大的涂覆膜加工供应商。
(2)在负极材料方面,璞泰来对ATL的销售占比,超过55%。璞泰来的核心高管,很多都直接在ATL公司核心技术部门担任过高管。
公司总经理陈卫先生曾就职于 ATL,任副总裁,在 ATL 任职时间超过 10年,拥有公司总股本11%;公司研发总监方祺先生曾就 职于 ATL(任研发高级工程师)、杉杉科技(技术中心主任);公司监事、子公司东莞卓越总经理王晓明先生曾就职于ATL,任部门经理。
2、隔膜领域:恩捷股份具有较强的话语权
恩捷股份是湿法隔膜龙头,对宁德时代的供应占比约65%,恩捷收购苏州捷力后,对宁德时代的供应占比大概会超过75%;
3、电解液领域,可关注:天赐材料、江苏国泰
(1)天赐材料:收购凯欣后,成为宁德时代的主力供应商,占比约60%;
2019年公司出货量约近5万吨,市占率26%,规模国内第一。2020年公司出货量预期达到7.5万吨,增加50%,其中宁德时代贡献近1万吨增量。
(2)江苏国泰:对宁德时代的供应占比在20%;
江苏国泰控股子公司华荣化工(占78.895%)有2500吨锂电池电解液生产能力,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40%,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宁德时代是华荣化工的重要客户, 华荣化工在福建宁德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建设年产4 万吨锂离子动力电池电解液项目。江苏国泰2020年预计净利润可达到13亿,目前江苏国泰总市值100亿上下,不到10PE,具有一定的安全边际。
总结:
从以上分析来看,宁德时代一直在通过入股的方法培养自己的供应商,同时分散供应商来降低成本,在正极、负极领域体现得非常明显,宁德时代在这两个领域具有很强的议价能力,这两个领域的供应商比较弱势。
在隔膜领域,由于技术壁垒稍高,且恩捷股份通过收购,形成了一家独大,因此恩捷股份会显得强势一些。
在电解液领域,其供应商的议价能力也不强,但是天赐材料、江苏国泰,之前涨幅相对不是特别大,因此在风口+情绪的推动下,还可以关注

7月10日,特斯拉、恒大健康股价双双大涨,两家公司的股价持续攀升,折射出一个显而易见的逻辑,即中国市场已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的胜负关键。有分析指出,按照恒大健康的产销条件,今年底就可无限接近特斯拉,未来公司产品线和产能一旦实现超越,届时其股价表现将非常值得期待。新能源汽车,仿佛已成为股票市场中没有天花板的板块。7月10日,特斯拉股价再次大涨10.78%至1544美元,市值上摸2864亿美元,折合港元超2.2万亿。而在港股市场,恒大健康(00708.HK)同日亦再度大幅飙升17.11%至20.40港元,市值升至约港元1763亿。
两家公司的股价持续攀升,折射出一个显而易见的逻辑:中国市场已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的胜负关键。特斯拉今年第二季度在中国的交付量为3.1万辆,占其全球销量的1/3,这也是其市值一跃超过丰田等传统汽车,成为行业第一的最重要原因。
如果说特斯拉的市值登顶代表了资本市场对其强大现状的评估,那么恒大健康的股价飙涨则是反映投资者对其未来的乐观预期。
目前特斯拉有热卖车型3款,工厂同样有3座,其中上海工厂产能达15万辆,在产业竞争中有显著优势。而恒大健康则是规划了14款新车,并将在全球建设10个生产基地,首期规划总产能高达100万辆——首款车“恒驰1”今年就会亮相,上海、广州两大基地更将会在近期竣工投产,首期年产能20万辆。
对比不难发现,恒大健康的产销条件,今年底就可以无限接近特斯拉,有了特斯拉现时超2.2万亿港元的市值作参考坐标,恒大健康今后半年的股价已可预期。而未来恒大健康的产品线和产能一旦超越特斯拉,届时其股价则是不可想象。
mt199

20-07-10 22:39

0
国际车企纷纷联姻国内动力电池企业,在特斯拉国产热销的示范效应下,纯电时代加速到来了。可以预见以下必然发生的事件:
1.纯电时代国产品牌蛋糕越来越小。除了比亚迪和广汽的新车还凑合看看,长城吉利北汽的廉价电动简直不堪入目,也就跑跑网约车。电动车本质还是汽车,传统豪强车企的道行很深,优势显而易见。
2.电池供应商加速洗牌,排名前三吃掉绝大部分乘用车市场。乘用车不像电动轻卡或者大巴,对电池组要求比较高,只有足够规模的头部玩家才有订单。
3.电动时代主要车企的坐次与油车变化很大。不负责任大胆预测,市场占有率坐次如下:大众、特斯拉、蔚来等新势力、国产品牌(广汽上汽比亚迪)、日系。
4.宁德时代可能翻倍,国轩高科可能五倍。 

真是水涨船高。宁德时代蹿到了4500亿市值,比亚迪也跟到了2420亿,始终保持基本一半的水平。
合理不合理不重要,牛市就是瞎起哄。这不,冷不丁的,比亚迪成了中国车企市值第一了,华丽丽的变身了。
一年以前,上汽集团4000亿,比亚迪一千亿出头;现在,上汽2200亿,比亚迪2400亿。上汽腰斩了,比亚迪翻倍了。
我早早看准了50以下的比亚迪可以买,每次也都执行了,但是没敢重仓。甚至跌到36的时候,还有些慌了,以为以前的经验失效了。
总想买的更便宜,总怕买的不够最便宜,担心这次下跌是一蹶不振,这是股市不赚大钱的根本。
价值为锚,看长期。太对了。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