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2日,
特斯拉电池日活动将举行,百万英里电池等四项重大技术或将公开。特斯拉公司2020年年度会议将于
太平洋时间2020年9月22日星期二下午举行,被马斯克称为特斯拉历史上最重要的活动电池日将在2020年年度会议结束后在美国加州工厂立即举行,这也是特斯拉首次专门针对电池技术举办发布会。
本次电池日活动受到业内的关注,此次发布会涉及电动车领域最重要的零部件——动力电池,自然也让无数人充满期待。据悉此前预热的特斯拉在电池方面四大技术“核弹”(百万英里电池、
无钴电池、干电极技术、硅纳米线技术)极有可能会在此次活动上抛出。
1、百万英里电池
最令人期待的电池日话题将围绕所谓的“百万英里电池”,这是一项长寿命电池技术。针对于此,杰夫·达恩(Jeff Dahn)领导的特斯拉电池研究团队已经发布了数篇研究论文,可能为潜在的技术变革提供支撑。据悉,百万英里电池将采用下一代“单晶”NMC 532负极和新型电解液,在完成4000次充放电循环后依旧拥有90%的电池容量,对于现有技术而言,这个数字一般是1000次循环。研究团队表示,该电池组即使使用30万公里后,衰减的电池容量仍不会超过10%。
特斯拉作为电动车第一企业,在电池里程延长的技术进行了大额的投入,也收获了不小的成绩。2015年,专注于锂电技术产业化的杰夫·戴恩团队进入特斯拉,研发寿命更长、成本更低、能量密度更高的锂离子电池。去年9月底,杰夫·戴恩团队发布论文介绍他们正在测试的新一代锂离子电池,采用下一代单晶阴极和新型电解液,团队认为新研发动力电池能够驱动电动汽车行驶超过160万公里,如果用在电网
能源储存方面则至少可以使用20年。
值得一提的是,
宁德时代也将长寿命电池作为重要研发方向。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曾表示,公司正准备生产
可持续运行16年、累计行驶里程超过200万公里的动力电池。“如果有人下单,我们就生产。”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命门,电池容量、寿命是决定电动汽车好坏的主要参数,也是全球电动汽车企业最头疼的问题。如果电池寿命不高、容量小,会导致电动汽车贬值过快,市场的接受度变低,长里程电池的出现必将是一个里程碑的事件。
另一个助推百万英里电池的技术是硅纳米线阳极,有人认为此前官方发布的电池日预告图显示的就是该技术。该技术将使电芯的重量减轻一半,占用的空间仅是当前锂离子电池的一半,从而可以带来400瓦时/千克的能量密度(目前特斯拉Model 3的电池密度约为250瓦时/千克)。如果使用这种阳极,在相同重量下,特斯拉Model 3长续航版的WLTP续航里程可以超过500英里。
一家正在开发这项技术、名为Amprius的公司已经搬到了特斯拉的旁边,不过马斯克否认与该公司有任何联系。虽然马斯克不太可能宣布将硅纳米线电池在2021年用于汽车,但他很可能会披露未来三到四年应用该技术的一个路线图。同时,尽管马斯克与Amprius的公司没有任何联系,但后者也一直在开发这项技术,并表示在未来3-4年可被量产。
2、无钴电池
从名称上可能不容易发现,磷酸铁
锂电池不使用钴,钴是一种稀有金属,有数据统计,钴在地壳中的含量较低,丰度仅为0.0025%,全球陆地钴的储量约为710万吨,区域分布却十分集中,刚果(金)在全球钴储量的占比为 52%。在全球目前的钴元素消耗中,约50%左右用在锂电池上。再加上开采过程中涉及到的童工问题,降低钴的用量已成大势所趋。特斯拉的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已经宣布,能够制造生命周期里续航里程达到120万英里的电池,可以使用16年,不过这涉及到从锂离子转向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这是电动汽车电池成本太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与锂离子电池相比,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降低,但生产成本更低且具有更高的耐用性,因此,如果特斯拉宣布大量使用磷酸铁锂电池将是向价格可接受的电动汽车迈出的又一步。不过宁德时代的技术最初可能专注于中国市场,与欧洲或美国市场相比,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定价在与本土电动汽车制造商竞争时更重要。磷酸铁锂电池技术暂时可能不会用于其他市场。 目前特斯拉电动汽车主要采用NCA三元锂电池,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钴金属。但钴作为稀缺金属,产量少且分布不均,未来的持续性应用非常困难,不利于产业发展,寻找替代性技术非常必要。而无钴电池的出现,必将对现有的电动汽车电池产业翻天覆地的改变。
关于无钴电池,其他动力电池企业也均有相关的布局。7月30日,据路透社报道,特斯拉的电池供应商
松下计划在两到三年内量产无钴电池。今年5月,国内动力电池企业蜂巢能源宣布正式发布两款无钴电池。其中,L6薄片无钴长电芯经过矩阵式PACK搭载到纯电动车上后,可以实现880公里的续航里程。据报道,目前特斯拉正在和宁德时代合作研发无钴电池,双方合作的方向比较偏向于磷酸铁锂电池,目前磷酸铁锂版本的国产Model 3已经出现在了工信部的新车目录之中。
3、干电极技术
相对于前两项技术,干电池电极的相关技术数据还不是很透明。2019年5月,特斯拉以2.1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Maxwell Technologies,Maxwell成立于1965年,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是全球第一的
超级电容器制造商,在电池业务方面核心拥有著名的“干电极技术专利+超级电容”。而干电极技术也很可能是马斯克在本届电池日可能宣布的技术突破之一。这似乎就是由Maxwell的干电池电极技术推动实现的。
据悉,该技术将生产效率提高了16倍,并将制造成本降低了20%,这是将电动汽车推向大众市场的两个关键因素。收购麦Maxwell半年后,有传言称特斯拉正在推动降低电池生产成本的Roadrunner项目。为此特斯拉购买了Hibar,后者专注于生产电池生产设备。换句话说,特斯拉正准备大量生产属于自己的电池,并将降低成本、提高能量密度视为核心。干电极可以生产出更厚的电极,使电池的能量密度得到大幅提升,用该工艺制成的三元锂电池电芯单体能量密度最高可达到500Wh/kg,而目前主流的三元锂电池电芯单体能量密度为300Wh/kg左右。干电极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在电池使用之后,持续为其补充锂金属,可弥补电池的容量衰减,而采用湿电极法制备的电极,难以补充金属材料。
4、硅纳米线技术
该项技术比较隐秘,此前一直没有露出痕迹,大众也只是从特斯拉发布的电池日最新海报中猜测的。特斯拉电池日海报上有一些抽象的线条,这是一种新的电池材料——硅纳米线的结构图,所以部分海外媒体认为特斯拉在电池日上发布的将会是基于硅纳米线技术的全新电池,而非之前所传闻的干电极技术。据介绍,采用硅纳米线技术后,电芯的重量将会减轻一半,占用的空间也会是当前锂离子电池的一半,同样体积的电池其能量密度也更高。
5、电动飞机
由于电池的重量较大,电动汽车通常很重,但这并不是阻碍电动汽车发展的问题。然而,对于飞机而言,情况却有所不同,因为每一克重量都对飞机有影响。此前有消息称,特斯拉可能正在研发电动飞机,然后马斯克今年早些时候也谈论了制造特斯拉飞机的可能性。马斯克表示,在未来至少五年的时间里,他不会制造电动飞机,不过马斯克称,只有电池的能量密度达到400Wh/kg,电动飞机才会变得具有可行性。在本月的电池日,特斯拉不太可能明确宣布将制造电动飞机,不过可能在电池达到这个能量密度方面给出一些暗示。
6、特斯拉重点布局中国产业链
据外媒转引两位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正计划将中国制造的Model 3汽车出口到亚洲和欧洲市场。对此,特斯拉中国方面回应称暂时未收到消息。特斯拉的工厂目前主要在美国、中国、德国以及荷兰的组装工厂。目前,中国是全球主要国家中复工复产率最高的,加上中国的制造业优势、齐全的供应链,市场认为上海超级工厂供应欧亚市场的说法有一定的可信度,不过具体还需要跟进特斯拉最新表态。受益
新能源车的发展,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过去5年增长了近9倍,从竞争格局来看,动力电池行业集中在中日韩三国,2019年行业CR10达到了87%,CR5达到了75%,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动力电池占整车成本高达30%,是核心环节也是中国重点发展的
新兴产业之一。业内人士认为,2020年特斯拉有望实现其零部件国产化率从30%到近100%的转变。多家企业进入特斯拉供应链,零部件内容涵盖动力电池及电池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电机电控、白车身、底盘、中控系统等。另外,多
家电池材料企业是松下、LG化学与宁德时代的供应商。
电动汽车板块值得长期关注
在松下之外,特斯拉近年来重点引入了LG化学和宁德时代作为新的动力电池供应商,多家国内的产业链上市公司进入供货序列。在正极材料上,有
当升科技、
厦门钨业等;负极材料上,有
璞泰来、贝特瑞、
杉杉股份等;电解液上,有
新宙邦、
天赐材料、
江苏国泰等。
特斯拉电池的技术更新不但加速了公司本身的成长,对于A股相关的供应链个股来说,也是新的投资机会。尤其目前中国成为全球主要国家中少数产能全开的地区,A股多家上市公司在电池制造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或者储备了一定的技术,特斯拉板块个股在未来或将受益于特斯拉自研电池的发展。
特斯拉上半年全球交付量达17.9万辆,Model S/X交付2.28万辆,Model 3/Y交付15.63万辆,其中上海工厂交付45,754辆。2020年特斯拉计划销售规模为50万辆,未来随着新车型的陆续投放、产能的快速爬坡以及国产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产业链个股有望持续受益。供应商中,新宙邦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9亿元,同比增长12.94%;实现归母净利润2.38亿元,同比增长77.31%。
旭升股份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64亿元,同比增长32.06%;实现归母净利润1.41亿元,同比增长65.97%。
特斯拉产业链个股中,宁德时代、新宙邦、
三花智控等8股受到20家以上机构的
密集调研,关注度较高。机构给予了33股目标价,30股具有一定上涨空间,
中国宝安、
安洁科技、
中鼎股份等7股的上涨空间均超过了40%。
结语:特斯拉电池日确定了,那么现在还值得埋伏吗,想做的可以去试试,后果自负,如果选择优质股当成中线做,那么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