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蒂家族葡萄酒科卢美拉(COLUMELLA)纵向品鉴Vertical Tasting of Sadie Family Wines Columella作者:斯蒂芬·坦泽(Stephen Tanzer)第一次见到伊本·赛蒂(Eben Sadie)是在2002年,那是我第一次访问美丽的开普。旅行前,听圈子里的人说有一款新“车库”葡萄酒相当迷人,可能会震撼南非的葡萄酒产业。我和其他几位来自欧洲和澳大利亚的品尝者一起,作为一年一度的南非葡萄酒比赛的国际评委,邀请赛蒂先生来我们住的在帕尔(Paarl)区的酒店,在我们出门去参加晚宴前展示他的新葡萄酒,一款名为“科卢美拉”(Columella)的红葡萄酒。
赛蒂迟到了。我们等了大约半个小时,大家聚集在酒店的前厅,正打算要放弃了,这时赛蒂一阵风一样进来了,一手拿着瓶子,一手抱着一盒酒杯。就在前厅的一张桌子上,他给我们每人倒了一杯2000年份科卢美拉(Columella 2000),这是他第一个年份的葡萄酒,新近才装瓶的。我们被这款酒的复杂性和野性感到震惊,它比我们在评比中尝过的99%的葡萄酒都更为优秀。很明显,一颗新星已经诞生了。
时光切换至2014年9月份的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在纽约市哈斯西餐馆(Hearth Restaurant),赛蒂展示了科卢梅拉Columella 2000年份至最新年份的所有葡萄酒。据赛蒂说这是他的第一次开垂直品鉴会。此前我曾有机会品尝每一个年份的科卢美拉,但从来没有像这一次一张桌子上放了那么多不同年份的科卢美拉提供品尝。这个非同寻常的活动向我证明,始终以西拉(Syrah)为基的科卢梅拉Columella是整个南半球最复杂、最丰富、最值得收藏的红葡萄酒之一。最近几年,赛蒂把科卢梅拉Columella提升到了更高的水平。
科卢梅拉Columella是南非大黑地地区(Swartland,斯沃特兰)第一款杰出的餐酒。赛蒂曾经在查尔斯贝克(Charles Back)的香料之路酒庄(THE SPICE ROUTE WINERY )工作过4年,直到1998年,他决定种植自己的葡萄树,采用有机的方法。他说“这从一开始就是个极限项目:没有资料可查”。
赛蒂选择来到阳光明媚和干燥的斯沃特兰,因为他认为这个地区的土壤质量很好,还有大量的老葡萄藤,“而且那里没什么人”。斯沃特兰(Swartland)产区由三座山脉围绕。帕德堡山(Paardeberg),风化的花岗岩土壤,所出产的葡萄被赛蒂称为“野性、纯正”,深邃的单宁、与众不同的香辛和草本特质并且具有强大的整体结构。里贝克山区(Riebeek)的特征是褐色、富含铁质的板岩土壤,出产的葡萄具有红色果香,酸度高,酒精含量适中。还有一座山脉是欠开发的匹
卡特 堡(Piketberg),这里的葡萄树通常还很年轻,葡萄树种在风化的砂岩上,通常生产低酸葡萄酒。该地区还有矿质、盐份特征和和深层泥土芳香的特征。赛蒂说“酿制真正的斯沃特兰葡萄酒,真的必须引进所有的葡萄园,区域和品种”。他指出,多年来他在八个个与众不同的葡萄园工作。不仅是个可陈年的葡萄酒,科卢美拉Columella是一个产区葡萄酒(Appellation wine),赛蒂认为任何单一的葡萄园或者土壤类型都不能代表这个区域的整个风土。
同样,科卢美拉是多个葡萄品种的混酿,尽管它总是基于至少70%的西拉。刚开始的时候,用过一些慕合怀特(Mourvedre),但自2008年份以来,赛蒂增加了一些佳丽酿(Carigan)(为了酸度)和神索(Cinsault)(带来更明亮的水果和更新鲜的味道)。在收获时要仔细筛选果子,在大多数年份,去除过于成熟的葡萄以避免葡萄酒中的果酱特征。斯沃特兰地区的西拉葡萄集群重量非常低,出产率很低,多年来一直处在每公顷12-22百公升不等。赛蒂说,科卢美拉是南非生产的葡萄酒中残糖含量(Residual sugar)最低的葡萄酒,而干浸出物(Dry extract)是最高的,每升干浸出物达到38-40克的最高水平。
科卢美拉Columella完全是从斯沃特兰的很多农民那里根据长期协议购买的葡萄酿制的。赛蒂亲自密切地参与了这些葡萄园的耕种。2015年,他将在他自己的葡萄园种下第一批葡萄树,这批葡萄树包括很多目前在整个南非还没有的红葡萄品种和白葡萄品种,比如黑曼罗(Negro Amaro)、艾格
尼科 (Aglianico)、阿斯提可(Assyrtiko)等等,这里只说三个品种。(我必须注释一下,科卢梅拉Columella有一个兄弟叫帕拉狄乌斯Palladius,是一款质感和复杂得令人震惊得多品种混酿白葡萄酒,所包括的葡萄品种有白思南(Chenin Blanc)、歌海娜白(Grenache Blanc)、玛珊(Marsanne)、瑚珊(Roussanne)、维欧尼(Viognier)、赛美蓉白(Semillon Blanc)、赛美蓉灰(Semillon Gris),等等。
赛蒂的葡萄种植和酿酒哲学从开始以来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科卢梅拉Columella的新时代始于2008年份,尤其是2009年份。他解释说,“我在2008年撞了墙”,“我开始对橡木产生反感,我们的葡萄对于橡木来说太脆弱了,不适合用新橡木”,“2008年之前,我是在造酒(Building the wine)”,“现在我的脚没油了”。赛蒂曾在2001年时用40%-50%的新橡木桶熟化科卢梅拉Columella,2008年这一比例下降至10%,最近有些年份已减少到5%(全部是法国阿兰索桶(Taransaud barrels))。他总是宁愿使用轻微烤过的橡木桶,而且这些桶要尽可能要用过5年以上。
同等重要的是,早期的年份在橡木桶里保存24个月之久。“我开始想,有些好的东西在18-24个月之间消失了,但我相信葡萄酒需要由橡木陈酿而形成单宁结构”。所以他把在橡木桶中陈酿的时间缩减至12个月,然后改用厚壁(68毫米)大桶,他说这种大桶的呼吸要慢十倍以上。同时,他开始使用整串葡萄酿制,“以保持葡萄果的新鲜度”。
科卢美洛的酒精度通常在13.7%至14.1%之间,PH值一般在3.6%-3.7%之间(2003年份的异常值为3.85%)。赛蒂准备让2003年份酸化,但做不到,所以他加入了一些慕合怀特作“作为天然的酸化剂”。
过去的这些年,产量保持在很小的波动范围之内。2000年份的科卢美拉Columella共生产了425箱,最近年份产量在750箱-800箱之间(注:每箱12瓶750ml)。在过去的12年中,南非兰特的波动很大,但科卢梅拉用当地的标准去衡量一直是属于非常贵的葡萄酒。
我们逐个地品尝了这些葡萄酒,从最老的年份到最新的年份。
译者注:
以上原文(英文)及图片刊登于:http://www.vinous.com/articles/vertical-tasting-of-sadie-family-wines-columella-jan-2015
作者斯蒂芬·坦泽(Stephen Tanzer)是和罗伯特帕克、杰西丝罗宾逊等齐名的美国葡萄酒评论家。比起罗伯特帕克的慷慨,斯蒂芬坦泽的给分更加苛刻,他被誉为是“世界上最苛刻的葡萄酒评论家”
。
南非赛蒂家族的10款葡萄酒已经进入中国市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
京东 上搜索,越来越多的南非美酒开始出现在京东,值得关注。
#膜拜酒#
#京东##拾酒铺码头##Pier 19 Liquors##南非葡萄酒#
#葡萄酒大师协会2017年酿酒师大奖##世界最杰出的酿酒师#
#2017 Winemaker‘s Winemaker Aw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