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你是我的小苹果

19-04-21 22:20 6909次浏览
年保玉则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有什么大不了的,开个新贴嘛~
只要我高兴,一天开新一千张,保证每贴能上生活版

[视频]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88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年保玉则

19-09-29 19:57

0
柿柿~  末来半年到一年时间内,将是简阳房产出手比较好的机会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房价在疯涨一段时间后回调,然后会在第二机场建成开通后再次起飞
你有时间,可以先查查资料,最好是实地看一看,有没有比较满意出手的地块或楼盘
年保玉则

19-09-29 19:54

0
 
  
  
年保玉则

19-09-29 19:40

0
年保玉则

19-09-29 19:40

0
年保玉则

19-09-29 19:37

0
4F是最高等级:浦东,大兴,芦葭天府国际 
简阳这地方,如果你资金多,可以投资一部分买地,而不是买房了
年保玉则

19-09-29 19:35

0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编辑锁定成都天府国际机场(Chengdu Tianfu International Airport)
位于成都高新东区(简阳市)芦葭镇。机场毗邻国家级新区--四川天府新区 [1]  ,距成都市中心--天府广场51.5km,是“国家十三五”规划中计划将要建设的我国最大的民用运输枢纽机场项目,定位为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 [2]  、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等级最高的航空港,将负责成都出港的全部国际航线,将建成“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人文、智慧、绿色机场。
机场一期工程按满足到2025年,共计4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70万吨、飞机起降量32万架次的目标设计,新建3条跑道,航站楼总面积126万平方米;飞行区等级为4F,总机位资源为245个。远期工程将再建设3条跑道,满足年旅客吞吐量9000万人次需求。 [3]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从立项到批复仅15个月。到2020年成都即迈入双机场时代,成为中国大陆地区第三个拥有双国际机场的城市。 [4] 
2016年5月27日,机场全面开工建设,一期工程计划于2020年12月28日竣工。预计2021年上半年建成投运。 [5] 

 
年保玉则

19-09-29 19:25

0
大家知道,机场与港口被认为是中心城市基础设施的两张王牌,谁掌握了这两大王牌,谁就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占据“沿街旺铺”的黄金地段。

过去30年,是工业化的30年,中国经济的主要战场在港口。未来30年,是科技+金融的30年,港口的战略地位下降,机场地位攀升——这也是为什么纽约、伦敦、香港等城市的港口逐渐衰落但机场仍然兴旺的原因。

简单来说,机场主要是拉人的,港口主要是拉货的。

工业时代,物流是经济运行的血液,大城市必须要有港口作为配套,否则你无法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节点,也就无法聚集足够的产业和人口。

服务业时代,大城市的工业普遍转移到小城市了,对港口的依赖度降低,反而对机场的依赖度与日俱增。因为服务业越繁荣,人类活动的密度就越高,人流取代物流成为经济运行的血液。

所以,我一直成为未来大城市的核心资源会以机场为中心来配置,整个城市的引力场,会从港口这一端转移到机场那一端。对购房者来说,未来城市,靠近机场的房子会比靠近港口的房子更有价值。

因为机场是中心城市高质量客流的最大来源,被认为是基础设施的基础设施,一般只要机场修好了,地铁、城轨、高速公路都会跟着修过去,再然后是产业和人才跟着过来。

换句话说,未来30年,你会看到,整个城市最值钱的基础设施会以机场的需求为中心来配置。在此意义上,机场就是城市中心,它不仅仅是一些商务活动的中心,还是城市资源配置的中心。
年保玉则

19-09-29 19:06

0
柿柿~  不管年轻时积累了多少资金,也不能对老年生活的到来可能遭遇的困境掉以轻心的 
首先不能欠太多外债,特别是高息外债,因为利息会吃光收入
重要的是医疗保险要覆盖到位,医保只能报销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是需要靠商业保险配置的
保险分给付型和报销型,最好是前者搭配上后者,这个很重要,你有研究过吗?记得好好研究一下,趁身体健康时赶紧买上
然后才是分散投资,人民币资产和外币资产组合,贵金属、房产, 虽然量子计算机出现,BTC最大的变量出现,但,家庭成员一人一颗还是可以持有的
为未来打算,对不对?
年保玉则

19-09-29 18:46

0
我很庆幸自己当年莫名其妙地被分在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不然我现在可能也对电脑智能机软硬件没啥概念一筹莫展,而不是略知一二了
年保玉则

19-09-29 18:42

0
罗振宇:“我们这个岁数的人已经不拿理想骗自己了”

和大众印象中的“罗胖”相比,罗振宇其实看起来并不算胖。在他的同龄人之中,他体型正常,甚至可以归为身材保持较好的一类。

在接受完经济观察报记者采访后,罗振宇要准备第二天的60秒微信语音,参与新课程策划会,筹备即将到来的2019-2020《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这家公司每一项与内容有关的事情,罗振宇都得参与。46岁的罗振宇,还在与自己死磕。他相信时间的魅力,不愿有丝毫浪费。

罗振宇是一个风口浪尖上的人,外界关于由他引发的知识服务与知识焦虑话题争议不断。他又是一个受益于时代大潮的人,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年代考上大学,在电视媒体黄金期成为央视制片人,就连自己创业,也赶上了移动互联网崛起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好时机。

他的故事,是一个普通家庭出身而又刻苦努力的人,通过奋斗改变命运的故事,也是在关键时点把握机会,调转船头更进一步的故事。他说,他见证了这个社会从机会稀缺变为机遇丰裕的过程。

那个机会稀缺的年代

1990年9月,17岁的青年罗振宇第一次离开安徽芜湖,来到了湖北大城市武汉。那是他改变自己命运的起点。

高考考完当天,罗振宇兴冲冲来到一个同学家玩,同学很沮丧。罗振宇问他:“你干吗呢?”同学回答说:“我刚下班,我知道我考砸了,去我爸爸厂里当工人去了。”

在当时,当大学生和当工人,是天壤之别。罗振宇的中学老师给他打过一个比方说,考大学对你们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这一生是坐飞机走还是自己走路,就是有这么大区别。”

安徽芜湖是一个地级市,那是一个很小的地方。那一年,全安徽省,12个参加高考的人中有一个能有机会上大学。如果当年没有考上大学,罗振宇现在会有怎样的人生?他不得而知。

他可以确定的是,这种“机会稀缺”贯穿了他们这代人前半辈子几乎所有的选择。包括后来考研究生、就业,他们这代人前半生的思考模型是,机会就这一个,对了就对了,错过就永远没机会了。有的人进大国企,有的人进外企,有的人考公务员,不管走哪条路,都是机会稀缺的。

罗振宇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父母都是普通工人,他母亲甚至跟他说过,只要能考上大学,我们从此不再见面都可以。

作家柳青说过一句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罗振宇属于年轻时选对道路的那一拨。

他考上了位于武汉的重点大学,又在4年后考上了位于北京的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原北京广播学院),从几万人的小城市来到了几百万人的大都市,在那个年代的起步期,就坐上了顺风车。

2019年,这个时代已经完全不同。考大学不再是人生唯一选择。现在,大学生工资可能没有拥有一技之长的挖掘机工人多,专业保姆一年赚二三十万元很正常,不想正常上班的年轻人可以选择做抖音网红,富士康工厂流水线上的女工也有成为脱口秀达人的可能。现在的人生,有了太多可能。

罗振宇本人也受益于当下。年近40岁,他选择创业,这是年轻时的他想象不到的机会。

活到46岁时,他印证了一个时代转型,“这个社会正在从一个机会稀缺性社会,变成一个机遇丰裕性社会”。“我们这代人前半辈子都生活在机会稀缺阶段,现在完全不是这样了。我们这家公司倒了,我一点儿都不会觉得丧失信心,那就再来一局好了,随时有机会。”他郑重其事地对记者说,现在每个人可以把命运抓在自己手里,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地方。

从体制内到体制外

对于抓住自己命运这件事,即使在机会寥寥的年代,罗振宇也很擅长。

1999年,罗振宇来到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这是他人生的另一个转折点。在央视待了9年,回顾这段时间,他的感觉“非常重要,让我能站在一个时代的高度,去思考我看到的所有事。”这种机会,即使在现在,也是稀缺的。

刚来到央视的罗振宇,只有临时工的身份。此后,这个身份伴随了他9年时间。直到以《对话》制片人的身份从央视离开,他还是非台聘。

他告诉记者,那个年代的央视,进入的门槛比现在高多了。1993年,央视进行了新闻业务大改革。许多人耳熟能详的《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都在上世纪90年代兴起。罗振宇赶上了电视媒体的黄金期。

进入央视4年后,他成为知名栏目《对话》制片人。罗振宇曾经提到,当时国外政要来中国有必须要做的三件事:爬长城、吃烤鸭、上《对话》。他是这个栏目最核心的策划人和把关人。

“我是央视第一个不是台聘的制片人。”罗振宇告诉记者,这也是时代给予的机会。

当时,央视整体组织迅速扩张,刚进入的年轻人有了出头的机会,尽管他们没有正式员工身份。但后来,身份变得没有那么重要了。那种全新的机会下,新旧两代人截然分明。罗振宇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能不能使用电脑打字,就是两代人的隔层。会打字的是新人,不会的是老人。老人跟不上时代的脉搏,空出位置给新人。

那是上世纪90年代的年轻人遇到的前所未有的机会,“就是你在合适的时候站到了社会扩张的那个局部。”“这个很简单,像最早的一批红马甲,股市上的交易员都是年轻刚毕业的,因为中国股市打开,这个人有机会就打开了。最早的一批投资人也都很年轻,那是因为这个时代的膨胀性带来的。”

罗振宇之后,央视非台聘制片人越来越多,“现在制片人这一级基本上都没有正式身份,主要是外聘的人”。罗振宇在央视9年期间,中国电视行业经历过了传统媒体最后的高峰期。那个红火的年代,央视内部捧出了白岩松、敬一丹、马东、张泉灵、崔永元,外部捧出了易中天、于丹。央视播出的电视剧都是万人空巷。

2008年,罗振宇隐约感觉到,世界变了,易中天和于丹走红的事件让他感觉到,“整个行业的价值,在往人身上转”。他想到了离开。罗振宇走后,央视有过一波主持人离职热潮。

现在,罗振宇与马东是最受瞩目的两个人。马东创办了米未传媒,在综艺制作上一枝独秀。今年夏天最热综艺《乐队的夏天》,以及现象级综艺《奇葩说》,都是马东的作品。罗振宇也在《奇葩说》担任过嘉宾,现在与罗振宇一起合作少年得到的张泉灵,也同样去《奇葩说》当过嘉宾。他们这一拨央视离职人,在互联网的连接下又重新站到了同一个舞台上。

做时间的朋友

2015年,42岁的罗振宇干了一件大事。他与深圳卫视合作,做了一场知识类的跨年演讲《时间的朋友》。他一个人站在舞台中央,在万众瞩目下,讲了整整4个小时。

这档节目当年收视超过娱乐性质的晚会,成为热议话题。那是他创业第3年。他说,要把这件事干20年。

《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不是罗振宇干的第一件死磕时间的事。更有时间属性的一件事是,他有一档脱口秀栏目《罗辑思维》,每天日更,从视频节目到音频节目,从2012年至今,没有一次停止过。

罗振宇在罗辑思维*上线时承诺,微信60秒语音他要连续发10年。今年已经是第七年。他向记者调侃说,“还有3年就能刑满释放了”。

连续10年每天不中断地做一件事,是一件很痛苦的事。记者问他:“不累吗?”他迅速回答:“当然累,累的要死,但这样才对。”“人死了之后,躺下随便休息,那个时候就没有选项了。现在有选项的时候,我当然要把生命的每一份时间和精力榨取出来干活。”

他补充说,你想把事做成,你就得想干事,就这么简单,“我认识的人都这样,我们不跟好吃懒做的人打交道。”

39岁才开始创业的罗振宇,也赶上了好时机。2012年创业初期,中国移动互联网刚刚萌生,罗振宇收获了微信*第一波红利。之后,他成立了公司,随后推出得到App,始终专注知识服务,从几个人的小团队成长为几百人的中型公司。

当前,罗振宇的公司仍在扩张。一年时间,得到从200人扩张到500人,还新增了得到大学和少年得到业务,之前的央视同事张泉灵,也被罗振宇挖来担任少年得到董事长。罗振宇之前曾经计划,要奋斗到80岁。

2019年,他46岁,距离80岁差34年。不过记者采访时,他又有了新想法,“能活多久就奋斗多久,我活90岁就奋斗44年,活100岁就54年,得把生命填满,这是唯一的要求”。

奋斗的动力,在于他想做的事情还没有做完。他说自己不是为了赚钱,他创业之前,就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也不是为了理想,“我们这个岁数的人已经不拿理想骗自己了”。

他认为,自己眼前有一个百年一遇的全新知识表达机会,他要为此努力奋斗,“你能够把自己的生命填满,为这个社会创造价值,这当然就是最好的一生了”。他对现在这种状态非常满意。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