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氢燃料电池真龙,舍中车而其谁!!!

19-04-17 22:54 2344次浏览
天矶盗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我国氢燃料混合动力有轨电车下线

2016-05-04 15:41
记者日前从西南交通大学获悉,由该校作为项目主持单位承担的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燃料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动力100%低地板有轨电车研制”取得重要成果。历时两年多,项目研制的氢燃料混合动力有轨电车在中国中车 唐山公司正式下线。
氢燃料电池技术是利用氢氧电化学反应发电的新兴技术,发电效率高,副产物只有水,是理想的未来交通能源技术。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陈维荣教授带领的新能源 技术与应用团队,从2008年开始,率先在国内开展了燃料电池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应用研究。

中国中车早在2016年便研制出氢燃料混合动力有轨电车!!!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11)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天矶盗

19-04-17 23:20

0
中国中车张秋敏:
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责任公司,上面李主任介绍了一下燃料电池在客车方面的应用,我下面把我们公司做的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有轨电车方面的应用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汇报的内容是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城市轨道交通现状;第二,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有轨电车;第三,对氢能的展望。
城市交通现状,现在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尤其在北方,冬季的时候咱们的雾霾天气比较严重,这就提出来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国际上的现状就是,欧洲陆续推出燃油车禁售的计划,英国、德国、法国、荷兰,日本也在现阶段大力推出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建设。国内现状,国内从今年也比较明显,大力推动氢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产业的发展,中石化中石油宣布加入加氢站、加油站混建的方式。
国家的战略需求,提出科学制定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路线,规范建设标准,推进地铁、有轨列车等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一个具备绿色节能、环保、大运量等特点的城市公共交通车辆就成为首选。此外,现在雄安新区的规划也提出来绿化智慧城市的千年大计。
城市轨道交通,我们广义的轨道交通形式主要包括这些地铁、轻轨、新型轨道交通、单轨、磁悬浮、有轨电车,我们中车刚刚研制的智能自导向轨道车辆,特征主要是有自导向、大运量等等。
现有的新能源,跟咱们今天主题比较贴切的就是储能式的,有超级电容、动力电池储能式的,在国内运行的车辆主要有沈阳、广州、南京、江苏、武汉、深圳、成都。
技术的发展趋势,也是根据城市美观提出全城无污染、零排放、能量的综合利用、降低整车能效。
供电制式对比,有不同的供电制式,一个是第三轨供电,以地铁来说,北京地铁新建的线路很多都是以第三轨供电,上面已经没有小电就是我们专业的接触网。后边中车也在承担“十三五”的课题就是感应式供电,采用咱们现在手机这种形式无线充电的功能。还有储能式轨道车辆。这些有一些缺点,下面推出一些氢燃料电池有轨电车,可以实现无地面系统供电这样一个特点。
说一下我们中车唐山公司的概况。中车唐山公司历史悠久,始建于清朝,当时有“江南造船厂,北有唐山修车厂”的称号,公司有两个生产线,一个是高速动车组,还有一个是大铁路客车。公司谱系,从60公里一直到400公里的车都可以生产。
中车唐山公司有轨电车,第一代,动力电池/超级电容混合动力形式的有轨电车。第二代,我们研制的燃料电池/超级电容,还有动力电池的有轨电车。第三代是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无轨电车,这个正在研制中。常规有轨电车是电网+轨道,第一代可以在沿途设充电站,进站充电,第二代可以实现线路两端的加氢站和轨道,第三代是线路两端只需要设加氢站。
我们氢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有轨电车是基于国家“十二五”课题,车的载体是基于公司出口到土耳其的这个低地板做的氢燃料电池有轨电车,2016年4月27日正式下线,2016年11月完成铁路行业要求的试验,一共31项。
这是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车的布局,相对于两动一拖,两头的都是动车、中间是拖车。主要的指标就是加速度,在每平米站6人的情况下,就是AW2载荷情况下的载荷,运行加速度是60千米,国家课题是大于30千米,我们做到60千米,轴重要求4.5吨,采用超级电容+燃料电池+动力电池三种的组合形成。这就是车顶的布局,低地板有轨电车主要设备是布置在车顶,从头车方向可以看到一个牵引系统,这里相当于一个动力电池+超级电容,后边是一个空调系统。中间的车就是咱们燃料电池系统,包括燃料电池两套,燃料电池+储氢系统+散热器系统。后边是车辆的参数,可以实现19米的曲线,载客量可以300多人。这是车辆内部的内装示意图。
采用的模式就是超级电容、动力电池,经过双向DC,燃料电池经过单向DC,形成一个750V母线的供电制式。
车辆的特点主要是自主开发了能量控制单元,具有几种动力实施检测、共分配、自适应能量控制功能,提出多自由度的燃料电池协同控制计能效控制方法,有效降低在多工况、不确定条件下的能耗,主要包括供电策略、动力源协同策略、制动能量回收、动力源的协同保护。下面是储氢系统的安全,还有安全检测。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