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格物致知——分析股市大环境
格竹致知,王阳明得到的结论是此路不通,非成圣贤之道。我们大多数人一直在分折K线,大盘K线,创业板K线,深市K线,板块K线,个股K线。。。。。其核心是想归纳,大环境如何,并以此类推个股的可能表现。
那么大环境到底如何认知?待续
0
格竹至微——成圣的代价
既然不能研究兵学了,王阳明开始对朱熹的学说与著作潜心学研究起来。
朱熹的思想当中,“格物致知”这一观点流传已久,也广为人接受。多少读书人津津乐道于“格物致知”,却只一味地全盘照搬接受,从来没有人去深入地实践过,更不会对此提出半点质疑。
朱熹的“格物致知”,通俗来讲,“格物”就是与事物面对面,“致知”就是达到对这一事物的本质的了解。所以,“格物致知”大意就是说,在我们的生活中,在面对一件事物时,要争取弄明白每一件具体事物的道理,如此天长日久地积累,对具体事物的知识与道理了解得越来越多,最终就可以达到无所不知的境界。
这天,王阳明读书时看到朱熹在书中提到“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朱熹的意思是,天下万物,包括一草一木,皆包含事物之理。看来,要想弄明白天下事物天理,就得从格一草一木的“分殊之理”开始。正好父亲就职的官署中有一片青青的翠竹,阵阵清风吹来,那满眼的翠绿竹叶在风中轻轻摇曳,王阳明常常看得入了神。那些轻轻摇动的竹子上,到底蕴含着什么样的真知天理?是否真如圣人朱熹所言,只要每天认真对着这片翠绿的竹子“格”,就能明白其中天理?这一年,王阳明已经十六岁了,他依旧在孜孜不倦地寻找着成圣之路。也许,格竹是条不错的途径。
说做就做。正好有一位姓钱的同学,也同王阳明一样沉浸在朱熹的“格物致知”说中,二人一拍即合,推开一切事务,搬个小凳来到竹林,开始专心致志“格竹”。可他们看啊,想啊,从黎明到日落,从日落看到星光满天、夜露打湿了衣裳,依旧看不出那上面的所谓“理”来,人倒是越来越眼昏花,脑糊涂了。那位钱同学,勉强坚持到第三天,终于支撑不下去,他病倒了,就此宣布自己“格竹”失败。王阳明却不甘心,他以为那位钱同学精力太弱,所以才导致格竹失败。自此后,他更加努力地“格”,几乎到了不休不眠的地步。
高强度的体力耗费与脑力付出,终于把王阳明也击倒了。连续格竹七天之后,王阳明已是毛发蓬乱,眼圈儿发黑,眼里横七竖八布满蛛丝一样的血丝。更糟糕的是,他还高烧咳嗽不止,整个人瘦了一大圈。那竹子是再也不能“格”下去了,再“格”下去就把自己的小命“格”进去了。王阳明自然是万分沮丧,他对那位钱同学说:“看来我们做不成圣人了,你看我们格一物都这样困难,又哪来力量来格尽天下万物。”
通过格竹做圣贤的梦,也就此破灭了。那次格竹不但没让王阳明找到成为圣贤之道,还给自己的后半生留下了一个终生不愈的病根——咳嗽。多年后,他还常常受此旧疾困扰,苦不堪言。
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可那次格竹失败,对王阳明来说却是一次极大的打击。他百思不得其解,自己明明按圣人书上所言来“格物”的,为何却不能“致知”。
其实,跳出当事人的角度站在高处,今天的我们再来回头看,就不难理解阳明格竹失败的原因了。他其实是错会了朱熹的意思。朱老夫子提出“格物穷理”“穷天理”“明人伦”是他的“格物穷理”的根本,但又不仅仅局限于道德和人伦,而是将其扩展到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范围虽然扩大了,但其大纲根本还是人伦道理。朱熹的观点,天下万物虽然在表面上看起来各有不同,但从本质上说,所有的事物又都存在着最根本最普遍的理,他将这个理视为“天理”,但就每一个独特的事物来说,事物又各有各的“理”,也就是“分殊之理”。要想弄明白事物之中存在的天理,自然要从具体事物的“分殊之理”开始。
王阳明此举,无异于舍本而求末,舍弃了人伦道理,而只就一草一木去探寻其理;其方法也不对,他想一口吃个胖子,直接从竹子这件事物中就探知到万物一理,怎么可能?
其实,当时很多人也类似王阳明,对朱熹学说的精髓并不能真正地理解,这在朱熹在世时已是一种普遍现象。朱圣人曾对此无比苦恼,在给陈齐仲的书信中,他就曾说:“且如今为此学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乃兀然存心于一草一木、一器用之间,此是何学问!”这些忧虑,朱圣人其实早在自己的著述中谈到过,可惜那时阳明年少轻狂,总想走捷径成圣人,可能就略过了那一节,直接进入“格物”环节。
正是欲速则不达,成就圣贤的路可没他想象得那般快捷容易,没有风雨磨砺,没有血与泪的洗礼,哪里那么容易就出一个圣人?
王阳明格竹,不但没有找到成圣之路,反倒把自己的身体搞垮了,那可真够王阳明郁闷的。回望自己探寻圣人之道,真是充满波折。练骑射,边关考察,被父亲斥责为不务正业异想天开;读书学圣言,又格物失败,正是实践成圣难,读书成圣也难。至此,王阳明开始对自己曾经的理想产生了一丝怀疑,读书做圣人,真的适合他吗?真的可视为人生头等大事吗?朱子的圣言学说真的就那么高不可攀,放之四海而皆准吗?王阳明的心开始飘忽游移了,他不但对自己成圣人的志向产生怀疑,也开始对朱熹的著述论说产生怀疑,那并不是通往圣人境界的平坦大道啊。天下种种新的观点与学说,无不是在对旧观点旧学说的怀疑中迈出第一步的。也许,就是从那一刻起,那一颗叫作心学的种子已被他不知不觉植入心里。
种种通向圣贤的道路都被堵死了,王阳明的日子陷入一种前所未有的迷茫中。他整日病恹恹,百无聊赖,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些什么。如此一来,因格竹受损伤的身体越发糟糕下去,如何调理自己的身体就成了眼下阳明最为关心的事情。他的目光也从朱圣人的圣贤书中移开来,转而去向那些神仙养生之学。神仙养生之学,是否能帮助王阳明恢复他的健康,又是否让他从中寻找到圣人之路?
0
0
实盘走起
0
0
0
对的,这个
豫金刚石买入,决对是个错误的买点,因为它今天就跌了,更不要说明天他跌不跌。果断放弃它了。主要是因为自己看好股票没买入的机会。心急临时上的一个,屡次亏,屡次不改。——心态急燥。
所以果断停操,没考虑操作其他的了。
0
初生牛犊不怕虎——股票操作知识如何学?
王阳明有独立自创新主学的能力,他最可贵的地方不在于他15岁干了什么,我觉得应该在于他知道是为什么去干这些,并且他一直在心中都知道自己的理想和目标。为国为民,成仁成圣。这不是一句空话,需要具体的行动,他选择了从军事入手,建功立业,同时,又保境安民。我们觉得他可像主要在于他的年龄只有15岁。他不明白莫议国是的深奥哲学内涵,小百姓明哲保身,可是他绝不是一个日躬三省的百姓。往小说,他是志向远大,往大说,他毕竟是那个天将降大任之人。
那我们如何学股票知识呢?首先你要有目标,你是想年率8%呢?还是80%?上而求之,中而得之,中而求之,下而得之。这个道理,大家想必都懂。
说实话,现在是网络时代,你想学的知识,网上都会有。但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目标,你可能会把每一个可以获得的知识都了解一遍都学一遍。呵呵,这个事情我干过,我学过随便买,凭感觉买入,低吸买入,追涨买入,板上买入。。。。。真的是什么方法我都能略说出一二,然而没有用,亏损伴随了三年。
说一下,上面没有贴出卖盘的原因,一是时间过了,没有截图保留。二是卖点太烂,贴出来怡笑大方。所以说,学还需要加强,比如心态。
那么我们该怎么样学呢?学些什么呢?其实很简单,一句话,按现在股市的规则,你只要确定你的买入,第二天一定能涨,那么,你的学就算成功。那么第一天的买入,你在任何时候都没有错。不管是时间分歧还是空间分歧操作都对。
所以你看上面的几个买入方法都不对,任何一种买入方法,第二天下跌那么都错。反之,正确。
0
丧母与继母——持股与换股
王阳明丧母,并且迎来了他的继母。这本是无奈的事。但在操作股票的时候,大家肯定遇到换股的选择问题。老实说,我都持股水平真的很差,最近经常是我卖的的股票总是涨停。要是放在以前,那就更差了,换掉的股票,翩翩上涨,留在手里的股票不断加仓,股票最后重仓持有。但股票的跌势未见减弱。最后,往往重仓止损出局。说多了都是泪。
最近,买股票的标的比以前明显好些,但经常没有信心总去换。不过有一点,换个一定要换当下最强股。强势大盘加强势板块加强势股。
所以换过一定要汰弱留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