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内资金基本都满上了,公募基金去年初几乎都是满的(因为之前一直做多走牛),去年一路下跌过程中只有极少的基金撤出,到最后才减了点仓,现在又满上了。私募基金去年受伤面积很大清盘数量史上最大,不清盘的多数也很受伤。今年趁败家子又来搞运动,监管暂时性放松,空仓的私募基金以最快的速度满仓往上做,*赶紧趁火打劫一下。这两部分资金已经合计平均达到百分之七十几,什么概念呢?就是2015年顶部仓位比例,或者是去年1月公募基金的持仓比例。整个2月份仅仅十几个交易日,机构持仓比例增加了10%,后面谁来抬轿呢?
当然是靠韭菜,这是不灭定理。现在只能指望场外新韭菜跑步进场,实际增加的新韭菜资金与当下的火爆成交额比可以忽略不计。主要还是靠场内资金博弈,一个是犹犹豫豫的人都进去了,做多赚了点钱的又从家里拿钱进来或套信用卡钱进来,总之仍然属于场内资金,再一个就是场内资金不断放大杠杆照死里做多,这两者都属于短线资金,后者最要命,现在无法知道融资盘每天增大多少,只能事后知道了。
2015年井喷时间比较长是因为创业板在13年和14年指数都创了新高,市场是有赚钱效应的,等到14年下半年沪市启动中小创就步入井喷行情了,进场资金变成加速流入再加融资杠杆不断放大。从基本面上来说,13-15年
移动互联正在崛起,实体经济有很大亮点,智能手机正处在换机潮,与此相关的产业链上公司都是盈利的。现在除了几个妖股有赚钱效应,整个市场哪有什么赚钱效应,多数股民还深套其中呢。场内资金耗完直接就崩了,如果马上做个调整,或许后面还有戏。